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職人圖書館特搜—「跟著職人腳步,踏訪主題圖書館!」

吃貨迷 Foodie

飲食交織於文化體內,在此抽絲剝繭
我在中華飲食文化圖書館

圖書館主任推薦飲食相關書籍,歡迎到館翻閱


 下了行天宮捷運站,10分鐘左右的腳程,我來到三商大樓前。若不是有心人,很可能會錯過這扇大門,而我內心的吃貨魂,也為等會兒的造訪興奮不已。

三十年前的楔子,
以書冊一點一滴拼出飲食文化的面貌

 地下一樓的「中華飲食文化圖書館」,精巧的空間收藏近三萬筆飲食相關書籍、論文與多媒體資料,是創立三十餘年間,由創辦人翁肇喜先生,及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的成員們苦心蒐羅而來。圖書館成立於1989年,與同年誕生的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是翁先生對自身文化的認同與回饋。初出社會時,他在東京的舊書攤遇見一疊中國宮廷食冊,當時沒有能力買下,卻始終惦記於心,事業穩定後,一點一點地從世界各處蒐集飲食古籍,拼出中華飲食文化的面貌,也藉著圖書館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

飲食,
在此用平面開啟你的三維世界觀

 走入館內,兩側陳列著國內外餐飲期刊,中、英、美、法、日等語言,如《料理. 台灣》、《專門料理》、《Thuries Gastronomie Magazine》......,無論專業人士與否,最新的潮流資訊都有著難以抵抗的魔力,也是一般圖書館無法提供的資源。身為專項圖書館,從以菜系分類的東西各國食譜、飲食哲學、文學、文化研究、論文古籍,甚至價值兩萬元以上的專門圖籍,三十一年此處未曾淘汰館藏,並不斷增加中。

 此外,基金會本身亦出版《料理. 台灣》雙月刊,採訪撰寫國內外餐飲新知與相關討論;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及各式活動,邀請知名餐飲人士或學者對談、分享。除藏書保存文化,亦以各種方式為餐飲人士、學生及愛好者,提供全面而專業的資源。

幫助讀者找到需要的資訊,
成為無可取代的嚮導

LC Wang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即時的訊息供給已由網路霸據,而過濾與整合就是圖書館的任務——「我們希望幫助讀者找到需要的資訊。」圖書館主任李承宇說道,「只要告訴我們想找的內容,就能替你指出所在的書櫃。」每年度選書、添藏、收集各國食譜,以及館藏數位化、建立線上資料庫等,都是基金會人員的工作;而我想,他們就是圖書館的嚮導,也是最無法為科技取代的寶藏。

給「吃貨迷」們,
各種角度的飲食探索方針

 我們請承宇主任推薦不同主題的飲食書籍,想要滿足對食物求知慾的你,不妨來一趟圖書館、以茶或咖啡相佐,好好享受被「食物」包圍的感覺吧!

LC Wang |王孝言,大家都叫我阿吸。北藝大動畫學系畢業,不務正業的視覺工作者。愛吃鬼經歷26年,吃貨經歷10年,上山下海進廚房與市場,帶著速寫本走天下,目標成為食物設計師。



雜誌迷 Magazine

雜誌立體化的瑰奇蹊徑,
探詢boven雜誌圖書館的核心靈魂


門外望去,光線溫和內斂(圖/boven雜誌圖書館提供) 曾被日本知名書店蔦屋讚譽「世界少有的雜誌服務」,boven雜誌圖書館2015年以「雜誌閱覽專門店」為主軸,至今已蒐集逾5萬冊來自歐、美、日、亞的雜誌。近2年更因應主理人周筵川(Spencer)針對市場的調整,將位處地下室的內閱空間向1樓延伸,清透的玻璃箱子與綠意搭配輕食及飲品,溫柔補綴這個都市與閱讀的孔隙。

載體的解構與重現 獨一無二的閱讀服務
 對Spencer而言,boven不僅扮演實體刊物的容器,他更亟欲「以雜誌概念經營空間」:「boven是一個相當有趣的載體,可將躍然紙上的展覽介紹、專訪與對談立體化,成為實際策展行為」。他與團隊持續解構、重新編輯,將原先附著於頁箋的文字發展於實體空間。另一方面,Spencer接續「分享經濟」的脈絡,實施「靈感的場所計畫」,將概念的觸角延展為B2B模式,已與設計公司、商場、co-working space、旅店等近百座場域合作,根據空間的生活狀態,提供最適切的選書,相較於一般直觀的交易行為,boven販售的卻是超脫商品本身的服務精神。

 為靈感珍選由「觀點」賦予讀者最佳體驗Spencer揭露自己對於手捧紙本所帶來的期待與興奮,是電子載體始終無法賦予的,而他認為最大的關鍵在於「延續性」-「實體刊物的優勢在於純粹、連結度高,也不會發生軟硬體損毀導致資料遺失的問題。」當讀者的目光在扉頁遊走,從邏輯與連結度與版面設計上,即可獲得高度專注,人們罕見地拋卻電子媒介的排擠效應,心無旁鶩的達成知識內化。

 Boven的選書專注於生活美學的提粹,囊括設計、藝術、時尚、美食等領域,Spencer從編輯企劃力、排版設計與攝影風格著手,尋找富有自我「觀點」的雜誌,達成就算語言不通,也能透過圖像閱讀,激發迥然靈感的目的。談到臺灣雜誌市場的現況,Spencer認為近3-5年逐漸發展因為政府受到關注與青年認同意識抬頭,形成富有臺灣在地特色與連結的內容,比如臺南《正興聞》與香港《100毛》,建立和受眾讀者的高度連結。

Boven與讀者的相互成就
臺灣人即是雜誌人

楊涵硯 「比起每個單位做相同的工作、互相消耗,我相信各自補足市場的閱讀需求是我更注重的。」Spencer 堅持以定期出版的期刊雜誌提供最精準的服務,也樂見各式獨立出版的小誌(zine)與作品集在臺灣的發展。他謙遜地將boven 的形成歸功於臺灣人對於外來資訊的渴求,「對我而言,臺灣人即是雜誌人,我們具備做雜誌所需的各種特質,包含高度彈性與樂於嘗試各種有趣的事物。」

楊涵硯|出身中文系受古典文學薰陶,卻「不務正業」的另闢媒體與行銷的蹊徑,在編輯之路上行走已近5年。不僅是雜誌,任何呈現在紙本載體的一切形式例如zine、lookbook、攝影集等,都能吸引我的注意、抓住我的眼球。



藝術迷 Art

閱讀與走讀並重的村落圖書館——大崎村落創藝基地

木造與花木自然地令人嚮往(圖/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提供) 「整個社區是一本很有啟發的書,在這體驗生活的日常,比看實體的書更加有收穫」,令人訝異的是,身為一位在地圖書館的經營者,在圖書館內反而不是先拿起館藏與我推薦,而是邀我一起走出圖書館,進入大崎走走。

改造社區舊有的活動中心
在不同世代創造另類的空間價值

 過去作為村落倉庫使用的舊中山堂,2012年時一場社區清潔日,夥同參與的南藝大建研所師生從破碎的天花板中發現了木行架,遂揭開了空間過去在日治時期為日本警察分駐所的歷史,兒童藝術圖書館的概念在往後3~4年的籌備期中孕育而生,並透過眾人集資募款讓空間在2015年時以另一種新面貌和社區見面。

 在空間當中可以發現有許多巧思,特製的書架、置物空間依著牆面而設,讓公共活動空間拉大,而外觀也巧妙與社區做連動,包含提供烹煮功用的歡喜廚房、青芒果學堂等,最特別的是圖書館前的廣場,時而成為農忙時節的集貨場中心,又會化身成學生舉辦藝農市集的用地,或是村內年末的大辦桌聚會,彼此的交錯發生,自成這座村子特有的生活習性。

社區成為最好的閱讀養分
透過留在社區實踐地方創生

 「我只要工作累了就會去社區走走,跟金桔阿嬤、菱角粿阿嬤、社區阿伯聊天,會得到很多很有趣的知識、人情的交集,這些部分很難單從書上看到,透由很多的談吐跟觀察、與人交陪,我覺得就是最好的閱讀經驗」已經進入大崎九年的建叡和妻子婉慈定居於此,從圖書館推展到整個社區的努力, 許多發想是與在地激盪出來的,他們以藝農的身份自稱,並推展村是遊戲小島的概念在在地萌芽,當初在社區留下的原由,也是因爲大崎村落創藝基地。

 「催生了這座圖書館,不捨讓他成為蚊子館」,在硬體的建置完成後,空間經營是緊接而來的課題,建叡與夥伴一開始嘗試與社區建立顧館的維護體系,但大家都有各自的職業背景,並非是在學院裡所學習的理論可以套用的,種種而來的挑戰讓建叡決定留下,憑著一股不服氣,不希望因此而放棄,離開大崎。

在實踐中持續調整
擴大在地圖書館的集客力

蘇峻弘 從過去服務性質到現在逐漸導入商業模式來達到自主經營,更名為大崎村落創藝基地,其實也是反映出空間多元的應用與想像,除了既有圖書功能,因應村落少子化衝擊也希望未來能朝向自我出版,保存更多在地書寫,建叡的建築專長,讓更多來自都市的孩童進入大崎體驗,透過空間靈活運用,導入鄰近南藝大師生投入、辦理大專生創客營等,讓社區發生更多樣化的發酵,也持續期待各方遠道而來的朋友在此邂逅。

蘇峻弘|目前正就讀南藝大材質創作與設計系,除了在系上專攻陶瓷創作之外,也是一聽到哪裡有藝文活動就往哪裡衝的跟風青年,曾投入藝術教育服務、地方創生等,目前為哲學星期五「南藝策劃志工」。



繪本迷 Picture book

繪本迷遊圖書館——斗六市立繪本圖書館


親子共讀繪本的美好空間 誰說繪本只是給小孩看的!大人的生命歷程對於繪本內容與圖畫,有著更多與自己生命經驗結合的詮釋,那往往創造了個人對於不同繪本的喜好與情感連結。這座以繪本為主藏的「故事城堡」。透過與沈秀茹館長的訪談,更新且完整腦中這城堡的模樣外,也誠摯邀請您能一起來作夢。

童趣繽紛的夢幻城堡
 幸福感瀰漫的城堡,整體空間色調則融入了斗六在地的茂谷柑橘與文旦綠。分齡分區的空間規劃,一樓學齡前區設定為海洋世界意象,再經由「傑克魔豆」的豌豆梯一路螺旋抵達二樓學齡區的白雲深處,潛藏在護城河意象下的地下一樓,為展演或會議等多功能空間,為館內活動提供了彈性且多元的面貌,完全滿足一座城堡的夢幻要件。

踏上迎賓紅地毯,
感受城堡裡的國際交響「閱」

 自2016年這座城堡每年也繼續以閱讀為題在IFLA耕耘國際城市外交。二樓國際繪本區也因著旅美鄉親陳蓓蓓女士為斗六孩子收集歷年所有凱迪克獎得獎繪本逐年豐富。

親子共讀繪本的美好空間 而空間活絡需要仰賴人作為橋梁,每週的說故事和繪本讀書會、年度閱讀節系列活動、繪本話劇巡迴等,這座城堡因一群能量飽滿的可愛館員與志工穿針引線讓一切都更臻完善與閃亮。

 在繪本讀書會以成人的角度去解讀故事的意涵,透過思考與分享又更能深刻覺察與內容連結的內在歷程,這樣個人的感受和陪同孩子共讀時又有很大的不同:透過共讀更能了解吸引彼此的是什麼,和孩子一同探索書中藏著的各種巧思與童趣,長長的紅地毯就這樣導引我們進入閱讀世界。

雄偉城堡的友善細心
 相較於圖書館為顧全廣大讀者,這樣專心照顧孩子、以繪本為主軸的城堡不偏不倚對上自己喜歡孩子與偏食繪本的胃口。

 這裡對於一個多角色使用者來說是個龐大且戰力堅強的教材庫,依著書目編號直接在書櫃上「找」到指定書,而不是尋寶式「尋」到的瞬間都會心存感激,那便利背後有太多看不見的付出與分工確實的圖書館作業系統,面面俱到的細節,讓不同使用者都被不著痕跡地好好照顧了。

圖書館的心使命
丁晴 這座城堡生命力蓬勃,化作平台配合閱讀推廣政策,收藏「雲林繪本區」協助在地繪本與作家抬升至更可被注目的高度,在農業大縣裡的繪本城堡,無論您幾歲,都歡迎您搭乘著書本馬車前來。

丁晴|在醫院早療單位服務過,曾是社福單位第一線教保老師;現在是一個五歲半暴風長大女孩的母親,親子共讀推廣者。啊,忘了說!是個調皮的人,發現書中作者巧思時,默默和作者遙遙擊掌的那種。




鐵道迷 Railroad

走讀鐵道魂的記憶風景——富岡鐵道文化圖書館


富岡分館以「鐵道文化」為特色,內有鐵軌模型造景 富岡,地處桃園楊梅一隅,是個典型的客家聚落,區域內多是農田,其間錯落著埤塘,舉目盡是一派寧靜的農村景緻。走在一度繁華的老街上,瀏覽義民廟、歐式古宅,遊人們又可以感受到小鎮豐富且多元的文化底蘊。

 來到富岡,不可不提富岡火車站,源由1916年(大正14年)時任總督初設竹北信號場,1929年(昭和4年)廢止,另於現址設伯公驛,民國44年改稱「富岡」至今,民國77年車站重建,民國93年再度整建,現為臺鐵三等車站。

 對於鐵道迷而言,吸引著他們的倒是臺鐵富岡車輛基地,簡稱富岡基地,於2013年啟用後,一直以來是臺鐵唯一具有能力維修蒸汽機車的地方,因此,每有回送,總是不乏大批鐵道迷沿線追逐。

分館設立,以鐵道與樂齡為題
 2018年6月,於車站旁的靜巷內,桃園市立圖書館富岡分館遷移至此,明亮的空間,規劃多處獨立的閱覽與活動區域,而館方的定位則以服務社區內樂齡族群,與針對鐵道文化的推廣和活動舉辦為特色,短短年餘,成效卓著。

屬於鐵道迷的秘密基地
 展望未來的發展,在年輕的主任帶領下,館方計劃以「鐵道文化」與「童趣」為主軸,規劃多元的活動內容,讓一般民眾可以從富岡分館的鐵道資源中,領略迷人的鐵道文化與傳承,而更讓鐵道迷期待的則是,除了持續豐富館藏外,館方開放的態度,讓熱愛鐵道文化的人能夠有機會參與與互動,為鐵道迷打造一個溫暖的家。

傾聽鐵道迷的聲音
湯大炎 何謂鐵道迷?這個問題著實很難回答,每個人都有喜愛鐵道的初衷,來自於對火車莫名的感動與癡迷,尤其生長在長途運輸公路尚不發達的年代,火車所乘載的,更多的是離鄉背井的鄉愁與求學時期的叛逆。景色不再;但看著窗外移動的地景,那種油然而生的複雜情懷,彷彿置身在一首史詩般地交響樂裡,時而悠揚,時而撼動,再經過時間的發酵,那情感早已不知覺地溶入血液中,成為靈魂的一部份。在那與現實特殊地平行時空裡,鐵道迷有著自己的語言,自律而互相保留友善的距離,沒有性別、年齡的隔閡,彼此平等而獨立,又彷彿信奉著某種信條,或許狂熱,在某時某地聚集;或許獨行,寄身在鐵道的脈動裡,默默潛水,不必多言。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或許,在鐵道迷的行跡地圖上,富岡圖書館將是一個新的必訪之地。

湯大炎|熱愛鐵道文化,在Youtube經營【湯大叔追火車】頻道,自娛也娛人。



生態迷 Ecology

北投圖書館的奇蹟重生


(左)改建前,(右)改建後(圖/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提供) 如果時間回到20年前,可能從來沒有人想過北投圖書館竟會成為北投的重要地標——他可曾是一間海砂屋。

 座落於北投公園內的圖書館如今已是第三代建築,但最為北投當地人有印象的,恐怕是過往那個第二代,水泥建造,地上三樓地下一樓的二丁掛建築物。長長幽暗的迴廊,高高放滿書的書架,以及沙沙的閱讀聲,如此稀鬆平常的圖書館,沒想到竟在西元2006年後搖身成為全世界票選前20大美麗的圖書館之一!可以說是環境造就了他,也是他造就了現在的北投公園,相互輝映。

 具有百年歷史的北投公園,老樹成蔭,時不時就可以看到從陽明山上飛下來猛禽老鷹。豐富的生態環境,加上具有120年的溫泉特色文化,以嶄新綠建築的設計,一舉成為北投重要地標!也因新建築太過漂亮,重新開館後竟成為北投最熱門的觀光景點,是唯一一個訂下禁止攝影規約的北市圖分館。

 北投分館的館藏特色是「生態保育」與「綠建築」,時常碰到松鼠等小動物在窗外陪你閱讀。而台達電不定期捐贈綠建築相關主題的圖書,讓許多對環境友善建築感興趣的同學特地來此取經,不只讀書,也希望讀懂北投圖書館的設計巧思。

 然而,環境優美是有代價的:為了保持通風及良好閱讀環境,北投圖書館無法使用傳統高層架的書架,有限的空間無法將十萬冊的館藏通通展出,館方做起館藏特色主題書展,只希望讓來到這裡的讀者不只看書,更能透過引導,發現這裡的優美環境想要告訴大家的事。

危機就是轉機——
寶可夢之亂反開啟異業經營的模式

 為了增加推廣效益,北投分館更試著突破靜態的閱讀,走出圖書館,走入環境。其實開啟外展活動是2017年一次偶然的契機:當時因寶可夢之亂民眾頻頻踩壞維護不易的木棧板,本以為多了惱人的業務,但在機緣下,北投分館主任沈東玫結識一位賞鳥老師,發想趁寶可夢結合賞鳥進行生態推廣活動,果然大受好評,進而開啟後續一系列其他圖書館少有,但卻非常受民眾歡迎的動態環境活動。

走過不路過,
歡迎一起駐足體驗北投的美好

林智海 訪談的末端,分館主任說道,她覺得能在北投分館服務真是是件幸福的事!雖然因疫情的影響,許多室內活動都受到影響,但也託大家開始把腳步放慢,更能享受從捷運站一路走來,公園環境變化的美麗。現在也正陸陸續續安排夏日的主題活動,希望待疫情緩解後,讓大家一起來體驗不同的閱讀樂趣!

林智海|北投說書人,人如其名的「自嗨」。從小在環境美麗的北投長大,有趣的生物圖鑑就是我的童書。原本要成為一個森林人,結果誤打誤撞就成為故鄉的說書人,傳承文化與故事。





攝影迷 Photography

Lightbox攝影圖書室 點亮臺灣攝影環境與文化
秉持FREE TO ALL知識自由的核心精神


老屋改建的攝影專門圖書館 堅持攝影資源的免費共享,致力打造所有人(FREE TO ALL)皆能自由學習攝影的場所——Lightbox攝影圖書室(以下簡稱Lightbox),由民間發起,是全臺首間以攝影為主題的非營利專門圖書館。後為容納更多藏書,團隊申請「以修代租」進駐位於溫羅汀巷弄內的30 坪舊北市府眷舍,歷經重整修繕,新館的空間和理念更獲得北市「2019年老屋新生——社區空間類」首獎。

 新館左側斜坡入口處有明顯的FREE TO ALL字樣,呼應Lightbox創辦核心理念。整館採無障礙空間設計,以灰白基底的牆面結合溫馨的木頭質調,空間明亮且挑高寬敞。館內攝影藏書目前達4,000本以上,為國內外機構或個人自由捐贈。Lightbox創辦人曹良賓表示,「邁入成長的第二階段,首先將完善新館的空間設置及使用者經驗,重整組織內部工作步調。在未來3-5年內,將努力擴充館藏、製作索書號系統及網站檢索系統。」

是攝影專門圖書館
更是孕育攝影交流的平台

 Lightbox長期關注藝文環境的機構與平台,不定期與國外配合攝影機構合作,創造國際交流的機會。館內經常舉辦攝影講座,讓國內外的攝影家、藝術創作者、攝影愛好者齊聚一堂。如「Photo Talks」,由講者分享創作與思辨的過程。「Photobook Hour」邀請攝影家或編輯分享攝影書從無到有的產製學問。「VOP Nights」則由《Voice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雜誌主編李威儀、撰稿人與讀者的漫談之夜。曹良賓表示,為強化推廣教育的功能,目前規劃的新活動有:解答攝影相關疑問的「Office Hour」、針對特定主題(如:新聞攝影)規劃「大型書展與系列教育活動」,並延伸舉辦「書展共讀會」,讓大眾認識攝影在生活中的多元面向。

 除典藏攝影圖書與攝影活動的營運型態之外,Lightbox團隊亦致力於攝影資訊的匯整共享,發起編製「臺北攝影地圖」,彙整雙北地區攝影機構的分佈位置。更發起「#MeToo運動與當代攝影」討論會,探討在藝術創作與倫理道德的議題,並和律師事務所擬定「人像攝影契約」,供攝影師與模特兒參考範本。

延續回饋社群的核心精神
一起打造屬於臺灣的攝影之家

鄧淳 Lightbox始終堅持FREE TO ALL的精神,強調免費入場、自由學習攝影的環境,依靠社群的力量,逐步累積館藏資源與知名度。曹良賓說,「最長遠的目標是希望10年後成為『臺灣攝影資訊中心』。」回憶3年前初次踏入Lightbox的心情,是感謝有如此珍貴的寶地與團隊,未來期望一同照亮並建構屬於臺灣的攝影文化推廣園地。

鄧淳|將攝影視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平日是上班族,下班後變身為攝影師,期許影像風格如同自身真摯、溫暖的性格。相信世上所有瞬間即是永恆。對自己的認知是:喜好與世無爭的風象特質,擁有水象敏感細膩的心,多數時間卻像火一般的女漢子。






吃貨迷 Foodie
中華飲食文化圖書館

臺北市中山區建國北路二段145號B1

雜誌迷 Magazine
boven雜誌圖書館

臺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107巷5弄

藝術迷 Art
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

臺南市官田區大崎里10號

繪本迷 Picture book
斗六市立繪本圖書館

雲林縣斗六市莊敬路66號

鐵道迷 Railroad
桃園市立圖書館 富岡分館

桃園市楊梅區中華街66巷45號

生態迷 Ecology
臺北市立圖書館 北投分館

台北市北投區光明路251號

攝影迷 Photography
Lightbox攝影圖書室

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69巷19號

職人圖書館特搜——「跟著職人腳步,踏訪主題圖書館!」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