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圖書館與社區資源的整合運用—以「十七公里生態休閒觀光帶」為例

文:李世英

新竹市沿海十七公里生態休閒觀光帶


新竹市沿海十七公里生態休閒觀光帶

  新竹市政府為促進本市經濟發展,規劃了「沿海十七公里生態休閒觀光帶」的構想,希望有助於提升在地生活品質,並進而帶動地方繁榮。身處在此市的公共圖書館,為了走向社區、親近民眾,則須再次思考與社區資源結合的服務方式,因此本文嘗試從介紹新竹市十七公里生態休閒觀光帶的規劃內容為出發點,探討公共圖書館如何配合社區資源提供推廣服務與館藏內容。

十七公里生態休閒觀光帶規劃緣由

  新竹市的海岸線依曲線測量為19.35公里,直線測量14.25公里,平均值為16.8公里,統稱為17公里海岸線,其間有豐富的生態資源、自然景觀和人文資產,具備產業經濟、教學研究、及發展生態觀光事業的雄厚潛力。

  針對新竹市濱海資源,林政則市長提出「新竹市沿海十七公里生態休閒觀光帶」規劃案,整合新竹市海岸線的各種自然及人文資源,希望發展成國際級的海洋觀光區,為地方注入經濟動力。

  面積僅104平方公里的新竹市,物產豐富,有山有水、靠山也靠海,其中海岸線更長達17公里,這種得天獨厚環境,使得新竹市在發展休閒觀光上取得有利的條件。

  新竹市的海岸線北起南寮里,南至南港,長約十七公里,屬離水堆積海岸,上千公頃的潮間帶是北台灣最大的海濱溼地,孕育了大量的蝦蟹螺貝類,並擁有漁港風貌、紅樹林公園、賞鳥區、沙灘區、風帆運動區、自行車步道,其間加上市政府積極推動的風力發電廠、海水淡化廠和客雅水資源處理中心,將使全區具備生態資源、產業經濟、教學研究及環境品質指標等多重價值,不但有助提升在地生活品質,更充滿發展「無煙囪」旅遊事業的雄厚潛力。

  林政則市長以增闢休閒環境為重要施政目標,提出「新竹市沿海十七公里生態休閒觀光帶」計畫,以「觀光休閒」及「自然生態」兩大主題貫穿,在新竹市沿海初步集思廣義擬定設計了24處旅遊景點,希望把新竹市海岸線開發成國際級觀光帶,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這項構想恰與中央政府提出的「觀光客倍增計畫」及「水與綠建設計畫」相吻合。

  預計完工後的「新竹市沿海十七公里生態休閒觀光帶」將包括帆船運動公園、南寮休閒舊港、新竹漁港複合遊憩中心、環保休閒公園(含海水淡化廠及烤肉區)、新竹市苗圃、海灘區(含玻璃水族館或活魚儲運中心)、大腳丫公園、環保科技展覽園區(含環保局辦公大樓)、海天一線觀景區(飛灰堆置高地)、港南濱海風景區、港南運河、金城湖賞鳥區、紅樹林公園、客雅水資源處理中心、香山濕地自然生態區、美山蔚藍海岸區、海山漁港(含休憩及飲食活動)、鹽港溪口南岸區、南港半月型白沙灣、風力發電廠、五座自行車道特色大橋及南寮漁港至海山漁港藍色海路等景點,全區串連成帶狀行程,提供多元化、多面向的美食、美景、遊憩、運動及文化巡禮等休閒功能,成為全台灣知名的觀光休閒基地。

帆船運動公園

  新竹市沿海十七公里生態休閒觀光帶的首站「帆船運動公園」,設置在大陸先祖登陸竹塹的第一站「竹塹港」,此處位於頭前溪河口段的舊港橋畔,原為國有財產局管轄的河川地,由於這裡的風浪不大、安全,市府取得該區的使用權,將原來的簡易碼頭做為帆船訓練的聚點,未來水岸將種植垂柳綠美化,到時風帆和柳枝隨風飄揚,將是一幅美麗而悠閒的景緻。

  新竹市向來以風著名,素有「風城」之稱,很適合發展海岸風帆運動,在十七公里海岸生態休閒觀光帶規劃案中的「帆船運動公園」,希望提供風帆運動愛好者一處基地,創造屬於新竹的特色運動,營造新竹市成為「風帆運動城市」,讓民眾不用出國也能享受乘坐風帆船的樂趣。

南寮休閒舊港

  南寮休閒舊港,南寮舊港於民國三十八年完工啟用,面積3.4公頃,為台灣早期頗具規模之港口,加上近海漁場遼闊,漁產資源豐富,且位居台灣西北部漁業中心區,及南北漁船往返航路之中心點,不但成為各地漁貨匯集之良好場所,亦為颱風期各地漁船避難的重要港口。

  南寮舊港及其周邊聚落為新竹市早期發展地區之一,見證了新竹市的歷史發展過程,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但在新竹漁港開闢之後,南寮舊港的功能逐漸式微,呈現如今荒廢的狀態。林市長在沿海十七公里生態休閒觀光帶規劃中,將在舊港引入漁人碼頭、漁村文化博物館、環港步道等觀光遊憩設施,並輔導設置傳統商業街區,以活化及保存舊港的文化資產,進而結合新竹漁港的觀光發展潛力,創造南寮地區更整體性與多元化的遊憩價值。

新竹漁港複合遊憩中心

  新竹漁港於民國八十年六月三十日開航啟用,現在不但是桃竹苗地區一大漁港,而且還成為新竹市重要的觀光景點,每逢休假日,從早到晚遊客絡繹不絕。「新竹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於民國八十五年四月完工啟用,八十八年七月再增建二樓完成,規劃有大型餐廳2間,攤位44個,全區冷氣空調設施,1500個用餐公共座位。販售新竹沿海及全省各地的特色海產生鮮。目前,整座漁產品直銷中心由新竹市政府委託新竹區漁會經營管理,成立以來已明顯的增加漁民收益。

  由於慕名而來的遊客與日俱增,原規劃空間及服務已無法滿足民眾所需,林市長計畫把原來海產「生猛海鮮」的特色加以延伸,將結合海景、夜色、咖啡、美食等,發展新竹漁港擴大夜市,為漁民引入更多的商機和收益。

環保休閒公園(含海水淡化廠)

  環保休閒公園原址為早期的廢彈場、保安林,加上原有的環保公園,面積遼闊,其中規劃有海水淡化廠及烤肉露營區,初期將規劃興建人行棧道及自行車道,以完成整個沿海十七公里生態休閒觀光帶之銜接。未來將陸續完成簡易的運動場、表演場、展示場、水舞公園、沙雕場、海灘球場、腳踏車出租場、停車場、露營烤肉區等等設施。

  區內規劃的海水淡化廠是以逆滲透生產純水,每度售價約二十餘元,可以紓緩新竹科學園區每年發生的缺水問題,讓珍貴的水資源做更有效能的運用。目前針對新竹科學園區進行海水淡化廠設置投資意願調查回收資料,贊成興建者居大多數,還有廠商表示有意投資,顯示海水淡化廠是具實用性和前瞻性的必要建設。

新竹市苗圃

  南寮苗圃位於新竹市北區海濱路邊,面積達二公頃,種植各類綠化苗木,每年提供各學校、社區、機關各類綠美化花木計五萬多株,為新竹市改善市容、社區、學校之景觀,是全市主要綠美化苗木培育地點,新竹苗圃栽有綠化苗木黑板樹、龍柏、台灣海棗、裂葉福祿桐、刺桐、垂榕、白千層等,美化花木短仙丹花、玫瑰花、扶桑、二度梅、茶花、桂花、七里香、鵝掌藤等,以及各類四季草花松葉牡丹、一串紅、夏菫、萬壽菊等,共計五十餘種,十二萬八千多株。

  南寮苗圃為提供更多樣的苗木及服務,二期工程正在規劃進行,未來面積將再擴大,逐步朝觀光苗圃方向規劃,提供市民親近自然花草、學校戶外教學的地點,提供市民另一處最佳休憩場所。

海灘區(含玻璃水族館或活魚儲運中心)

  海灘區與環保休閒公園相鄰,柔軟細緻的沙灘很適合從事各種沙灘活動,尤其沙雕、沙灘排球、沙灘足球及飛盤等,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在此盡情玩樂,配合一旁的公園露營區、烤肉區,這一片休閒地是極適合閣家郊遊的地方。

  置身此區遊客可欣賞落日餘暉,霞光滿天,伴隨風聲、浪聲、樹林葉片沙沙聲,形成一幅美好的畫面。本區完工後將規劃沙雕場、海灘球場、腳踏車出租中心、停車場、露營烤肉區等設施,將是民眾親近海洋的熱門活動區。

  由於此區緊臨新竹漁港,計畫中也研議興建玻璃水族館或活魚儲運中心的可行性,希望在休閒之外,也兼顧教育或漁業的發展。

大腳丫公園

  大腳丫公園原址是新竹市垃圾掩埋場,經過復育綠化之後,目前已有初步成績顯現,配合以泥土填實的廢輪胎堆置出造型,趣味橫生。目前大腳丫公園的構想,除完成復育外,還要具備休閒、遊憩、運動、環保教育等多元功能,給民眾「化腐朽為神奇」的全新感受。

  大腳丫公園的再生地植物綠化工程,目前依進度進行中,由於地勢較高,視野很好,是觀賞新竹海岸線的好地點之一,也可作為地區生態緩衝與微氣候調節的元素。此處在全線自行車路線中,有一挑戰體能的爬坡道,與相鄰的勞工運動公園海岸防風林綠帶連成一氣,發展新竹市休閒綠色自行車道網路。

環保科技展覽室(含環保局辦公大樓)

  新竹市環保局辦公大樓是旅美建築大師貝聿銘精心設計的建築,是新竹市環保工作的堡壘。為了讓環保工作不僅是單純的處理廢棄物,林市長指示環保局朝「環保科技展覽室」的目標進行規劃,做為環保教育的示範點。

  環保科技展覽室功能包括導覽服務台(書面資料及人員導覽)、焚化廠解說區(電動海報模型、電視播放介紹)、模型展示區、環保文物區、環保問答遊戲區、多媒體放映區、地球生命館及靜態展示區等等。

  本景點期盼以新竹市垃圾焚化廠作為良好楷模,以其達成環保教育中心目的。創造出活潑的學習環境場所。塑造新竹市海濱區之風土特色,建立環保生態觀光之模範城市。

海天一線觀景區

  新竹市海岸線景緻優美,在掩埋場復育工作完成後,將成為ㄧ處新的景觀區。本區利用焚化爐燒出之灰燼堆砌而成的飛灰堆置高地,位於環保科技大樓的一側,高出海平面約20公尺,是良好之景點,一面可以欣賞到貝聿銘建築師所設計的環保局辦公大樓,另一面則是天成的海天一線美景,視野遼闊、一望無際,每逢夕陽西下時分,晚霞遍布眼前,美景令人讚嘆。

  林市長對此處觀景區十分推崇,這裡的美景也漸為大家所知,偶而可以看到一對對穿著婚紗的新人穿梭,在此攝取夕陽美景的浪漫鏡頭,炎炎夏日在此還有涼涼的海風陣陣吹拂,讓人覺得心曠神怡。

港南濱海風景區

  港南風景區至金城湖賞鳥區,為一帶狀觀光帶。港南風景區前身為港南青年活動中心,為新竹市唯一之海水浴場,後因水質及水域不佳而關閉,市府遂利用現有設施,規劃為一設施完善之休憩場所。

  本區內設施計有:烤肉區、兒童遊憩區及野餐區等,由於區內建物風格特殊、植栽茂盛,又可遠眺新建焚化爐建築及海岸,例假日吸引大批遊客流連忘返。市府近年來亦利用風景區內防汛道路,規劃為自行車道,並由民間企業贊助七十輛自行車,供出租遊客使用,使風景區朝多功能、多目標休憩方向發展。

  受到海岸線侵蝕影響,新竹港南青年育樂中心近年已由原來的海水浴場型態,轉型為濱海公園,是多元化的綜合遊樂區,是新竹市沿海重要遊憩點。

港南運河

  流經港南至金城湖間的港南運河,為一寬約20公尺、長約1500公尺之水圳,未來將投資大筆經費,整治南段至金城湖河道,使河道能貫通並引入遊樂船隻,塑造親水環境,創造成為新竹市的活動溪流。

  港南運河與金城湖銜接後,可做為各項親水活動的基地,未來的龍舟賽可以移師到運河舉辦,大學校際的划船比賽也可帶動推廣,促進地方多元運動發展,同時也可以帶動沿海休閒帶的生命力。

金城湖賞鳥區

  客雅溪口北岸金城湖一帶是大批水鳥重要的棲息地,曾經被喻為「魔鬼湖」的這裡,原本是一片積沙荒地,經過開發後,現在是北台灣一處重要的野鳥棲息地,在附近出現的鳥種至少有250種,登錄的鳥類多達277種,其中被農委會列為保育類的有30餘種鳥類及9種海洋哺乳類。

  金城湖賞鳥區有整齊的水田和溼地,加上路旁有高大防風的木麻黃林,還有出海口外的泥質海灘,魚蟹螺貝非常豐富,除了吸引大批鳥類聚集以外,也成為美麗的景觀,市府在此已規劃有單車道和解說牌,在假日時經常可見親子同遊,做自然知性的教育之旅。

  金城湖賞鳥的最佳時機為每年9月至次年5月,只要帶著高倍望遠鏡和賞鳥指南,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很快的享有賞鳥的樂趣。

紅樹林公園

  新竹市客雅溪和海山罟一帶的紅樹林是少數非河口型的水筆仔純林,由於生長於潮間帶的上方,受海浪的作用力較低,全盛時期更曾高達五千三百餘株,在堤岸內外、排水溝及鄰近濱海一帶都有紅樹林的分佈,但後來因西濱公路的闢建,海山罟紅樹林大量銳減,目前分布於海堤外的水筆仔,樹型細密而高大,與客雅溪口較矮小的水筆仔在外觀上各具特色。

  新竹市政府在紅樹林一帶規劃了公園,佔地7,708平方公尺,是新竹市第一座以生態工法設計的生態公園,公園設置腳踏車專用道、賞鳥棧道、中央軸線步道、沙雕場、小型攀岩場,不但老人家可以散步,好動的小孩們也可以在此找到安全的刺激感。

客雅水資源處理中心

  客雅水資源處理中心位於香山浸水垃圾場三姓公溪南岸、西濱公路以西、大庄溪以北17.2公頃之沿海土地上,規劃闢建水資源處理中心,處理新竹市之生活污水,以解決歷年來之毒魚、蛤蠣事件等類似案件再度發生,維護沿海漁民之生存空間,以及自然生態的平衡。

  客雅水資源處理中心緊鄰「新竹市濱海野生動物保護區」,於沿海設有海域堤防,堤防上規劃設置人行步道及自行車道、觀景與草坪活動等柔性親水設施;於防風林帶內規劃設置植林木、休閒涼亭、戲水活動區等設施;在中心本體規劃為下部空間,為收集市區之污水回收處理中心,上部空間利用為鄰里休閒公園、運動活動空間等設施,完工後不但可以改善環境衛生,也可提升市民休閒生活品質。

香山溼地自然公園

  香山濕地是由頭前溪和鳳山溪的河口漂沙形成,有1025公頃的面積,為北台灣面積最大的濕地。這裡孕育眾多海洋生物,已知的物種包括海蟲30種(其中2種為世界首度被發現的新種)、貝類118種、螃蟹43種、棘皮動物2種、魚類208種以及鳥類274種。

  新竹香山潮間帶是跨越兩大洲的候鳥遷徙必經之處,也是牡蠣養殖的場所,在此出沒的和尚蟹及萬歲大眼螃蟹,是新竹市海岸最引人的生態景觀之一,此地的招潮蟹超過四億隻,使得香山成為台灣沿岸招潮蟹族群最繁盛的泥灘地。

  香山濕地已被列為保護區,在此可以體驗擷貝、牽罟及採蚵等樂趣,而此處的蚵田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也是當地的一大特殊景觀。

美山蔚藍海岸

  美山堤防一帶,隨著香山濕地遊憩知名度的提高,不僅吸引了人潮,連攤販也來此聚集,對當地環境、交通形成負面影響問題,市府將此區列為「美山蔚藍海岸」,將透過有效的空間使用來改善當地的環境。

  香山濕地靠堤坊一帶,具有典型的沙丘景觀與數量豐富的濕地植物,這裡優雅的景緻成為本處海岸風景特色之一,夕陽照在海面上並肆意的將金黃色潑灑在藍天上,更顯得浩瀚無垠,這些美景在「美山蔚藍海岸」上都可以一覽無遺。

  「美山蔚藍海岸」範圍位於大庄釣場南面香山海堤,到南港派出所附近的鹽水港海堤之間的堤防,未來將區分為濱海散步道、濱海自行車道及堤岸綠化工程等項目,完工後,民眾可在此欣賞到香山濕地自然公園特有的香山夕照、觀景、潮間帶生態及水筆仔美景。

國旗公園(含國旗博物館)

  西濱快速道路新竹段與新竹市海岸線平行,沿途景色宜人,但並無新竹市的明顯地標,林市長在與基層交流時,聽到「國旗博物館」的建議,認為適宜在外籍工作者密集的新竹市來推動,於是提出在海山漁港入口處設計國旗公園的計畫。

  預計設置的國旗公園位在西濱快速道路旁,此區將收集展示全世界190餘國的國旗,做中英對照說明,介紹各國國旗的來由和有趣味性的特殊國旗,充滿教育意義,也可以培養下一代的國際觀。此處並規劃國旗主題產品販售處,讓民眾可以購買到喜歡的國旗紀念品。

  國旗公園在新竹市沿海十七公里觀光帶中,將是最為亮眼的地標,完工後將把各國國旗高高展示,往來的民眾只要看到這個五彩繽紛的景觀,就知道「新竹市到了」。

海山漁港

  海山漁港有大片的海埔新生地,近來已經成為香山地區居民假日的休閒去處,市府在此規劃休閒碼頭,加設護欄及座椅等設施成為海釣平台,提高海釣活動的安全性。這裡也是「藍色海路」的一端,休閒碼頭可以讓民眾登船享受乘風破浪的快感。

  海山漁港朝向休閒漁業生態旅遊發展的新趨勢,勢將成為周邊地區唯一提供海濱餐飲及休閒購物的旅遊據點,除了販售當地的漁業特產外,取地利之便,來自南香山一帶特有的酪農業產品、有機蔬果等,亦將增加海山漁港購物賞遊的特色。新建的媽祖廟將是當地漁民新興的信仰中心,其凝聚的人氣亦將帶動海山漁港休閒碼頭的發展。

海山漁港內觀海平台

  海山漁港內觀海平台位於海山漁港最前端的橋堤入口處,視野廣闊,為了讓旅客可以登高望遠,特別在此處設計了二層樓高的觀海平台,提供眺望港區的據點,可觀賞專業漁區的作業情形,及眺望香山灘地、蚵架景觀。

鹽水港溪口南岸區

  鹽水港溪出海口是一處小而美的生態區,這裡在有心人的培植下,成功的以人工栽培水筆仔,形成一小塊紅樹林生態,此區是瀕臨絕種的臺灣招潮蟹主要棲息地之一,還有其他許多蟹種在此繁殖,是新竹沿海螃蟹種類最豐富的地方。

  在鹽水港溪出海口附近,在頭前溪和客雅溪大量漂沙的長期堆積下,現已有一處沙灣形成,假以時日將繼續形成自然界奇特的「潟湖」景觀,非常值得世世代代觀察下去。

  配合沿海自行車道暢通,在鹽水港溪口將跨河興建特色大橋一座,未來除了可以騎自行車漫遊海岸之外,行人也可以在此散步,觀察奇妙的自然生態和海景。另外在鹽水港溪出海口的安檢所兩側未來規劃增建遊客服務中心及小型供應站等,提升該處休閒的品質。

風力發電廠

  新竹市向來以「風城」聞名,天然的風力資源未獲妥善利用,十分可惜,林市長上任後把推動「風力發電」視為市府全力發展地方特色的重大工作,希望為新竹市高經濟產值的環境,提供更多樣化的另一種能源。

  「風力發電廠」值得發展推廣的原因在於潔淨能源的特色,沒有任何排放物的污染,更不會因製造能源而耗費其他的能源。未來「風力發電廠」正式設立,更可成為新竹市增加新的觀光景點,結合海濱、漁港,成為新的休閒帶。

  新竹市政府及台灣電力公司已共同協商和現場實地勘查,達成了多項共識,目前這項計畫正和農委會及專家學者做進一步討論中,確定不會造成生態的危害後,才會進行規劃執行的工作。

南港半月形白沙灣

  海山漁港以南的南港濱海區有豐富的景觀風貌,此區內側為泥灘地,外側為沙灘地,除了有濕地生態之外,還有一片美麗的半月形白沙灣,景緻美的讓人動心。

  南港濱海的溼地是斯氏沙蟹的主要棲息地,數量龐大到有十億隻以上,蟹群出沒的景象十分壯觀,這也吸引了大批水鳥來覓食,組成一個自然的食物鍊,如此龐大的生態陣容,都是拜此區人為干擾及污染的程度較低所賜。

  南港濱海區的半月形白沙灣景色優雅,由於知道的人並不多,所以較少污染,是新竹市較乾淨的沙灘,冬季時東北季風強勁,常可見風砂滾滾的自然現象。在新竹市沿海十七公里觀光帶計畫中,這裡規劃了木棧道和觀景區,以方便遊客沿途欣賞,又不致破壞自然美景。

南寮舊港-海山漁港藍色海路

  乘坐遊艇出海遨遊已經成為一種新興的休閒時尚,在新竹市沿海十七公里生態休閒觀光帶中,特別挑選南寮舊港到海山漁港間為「藍色海路」,在舊港至海山漁港間開闢遊艇行程,並希望在明年夏天就可正式開航,讓民眾有機會悠遊海上、眺望新竹市。

  林市長表示,新竹沿海漁民常發現中華白海豚在藍色海路一帶出沒,通航後將會是重要賣點,透過海上遊艇的開航,將拉近市民與海洋的距離,把海洋文化融入生活、融入科技、融入國際,進而永續的推動休閒漁業政策,造福漁村的生計。

  有關藍色海路未來的經營,市府將參考淡水漁人碼頭的藍色公路及花東賞鯨遊艇票價,提前著手辦理商船營業登記。林市長也表示,南寮開辦商船營運,可為未來兩岸直航預作準備,增加國際能見度。

五座自行車道橋樑新建工程

  為了暢通新竹市沿海十七公里生態休閒觀光帶的自行車道,新竹政府在五個跨越溪流處規劃特色大橋,民國91年先進行橋樑設計競圖作業,並提供獎金,向各界徵求設計高手和特殊作品,橋樑工程則自92年度起陸續執行。沿海自行車道的五座特色大橋,分別跨越港北溝(長70公尺)、華江橋旁的無名圳(70公尺)、客雅溪(240公尺)、三姓公溪(35公尺)、鹽水港溪(100公尺),將搭配生態保育考量,設計出各種不同的形式,豐富景觀特色,預計橋樑寬度4公尺,包括2.5公尺自行車道及1.5公尺人行步道。

  林市長鼓勵有能力設計的單位,朝「盡量創新」、「盡量作怪」、「愈與眾不同愈好」的方向去規劃,希望為新竹市海岸線增加特色和地標,給予這條觀光帶更多的附加價值。

圖書館與社區資源的整合運用

  公共圖書館一向被定位為社區資源中心,它提供服務的本質應該是以社區民眾為主。因此,針對市府極力推動的十七公里生態休閒觀光帶,圖書館能配合提供的服務項目,將分幾方面探討分述如下:

館藏發展方面

  針對十七公里海岸的生態休閒、環保資源收集相關資料包括圖書、期刊、剪報、小冊子以及非書資料。圖書館一旦成為民眾的資訊中心,則民眾便會樂於常來圖書館,並且親近圖書館,也唯有符合社區需求的圖書館才能發揮其社會教育的功能。

推廣活動方面

  為能擴大圖書館的讀者群,主動策劃與介紹圖書館與社區資源結合辦理的相關推廣活動

  • 愛鄉!讀鄉!:以沿海生態區為主題辦理「愛鄉!讀鄉!」活動,例如舉辦生態之旅的導覽活動來延伸閱讀,讓當地居民以實地探訪的方式認識家鄉、了解家鄉,更重要的是激發愛鄉土的情懷。
  • 辦理書展:以十七公里海岸線的蝦蟹貝、鳥、紅樹林等生物為主題再搭配漁港風貌、風帆等特色辦理相關的書展、演講或徵文活動,藉由這些活動讓民眾對當地社區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 籌組讀書會:號召社區居民組織讀書會,共同閱讀、討論與海岸風貌相關的主題,不但可凝聚社區居民的向心力,更可達到配合市府宣傳當地特色的目的。
  • 影片欣賞:採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播映與十七公里海岸相關的影片,讓喜歡靜態活動又對海岸生態有興趣的民眾,可前往圖書館欣賞精采影片。
  • 資訊運用:採定期培訓民眾使用電腦,教導民眾上網搜尋十七公里海岸相關的報導與影片,進行E化訓練,強化民眾使用圖書館資訊功能。

參考文獻

  1. 新竹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http://www.hccg.gov.tw。
  2. 黃錦綿。「高雄市立圖書館與社區資源結合」。在2002年海峽兩岸公共圖書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林昕宜、胡修如、周孟香主編,初版(台北市:文建會,民國91年),頁31-38。
  3. 程良田。「公共圖書館與社區資源結合:以台南縣文化局圖書館為例」。在2002年海峽兩岸公共圖書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林昕宜、胡修如、周孟香主編,初版(台北市:文建會,民國91年),頁23-30。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