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圖書館─太陽圖書館開幕 節能新地標

文:鄭秀圓 照片提供:臺北市立圖書館提供

  位在臺北市青年公園內「太陽圖書館暨節能展示館」落成,這是繼北市圖北投分館、石牌分館後,第三座節能建築圖書館,市圖希望透過這棟建築讓民眾享有便利的閱讀,並且更親近綠色節能生活。

「太陽圖書館」是臺灣首座智慧型節能建築圖書館,節省成效高達8成。
  2011年10月29日,位在臺北市萬華區青年公園內「太陽圖書館暨節能展示館」(簡稱太陽圖書館)正式開幕,是臺灣首座智慧型暨節能建築圖書館。相較於北投分館綠建築,太陽圖書館省電效果更好,節省成效高達8成,除了主動產能和被動節能,還採用了自然塗料,讓圖書館具有「會呼吸」的能力。臺北市立圖書館副館長袁美敏表示,太陽圖書館由茂迪公司已故董事長鄭福田出資興建,希望透過圖書館的興建,推廣建築節能觀念,讓一般民眾更親近節能綠生活。


企業出資捐贈 傳遞節能概念

  太陽圖書館由太陽能產業茂迪公司捐贈興建,由於前董事長鄭福田出身於萬華子弟,年輕時曾在青年公園高爾夫球場當球僮,基於對這片土地的歷史情感,3年前興起捐贈圖書館回饋鄉里的想法。為了推廣能源教育及環境保護理念,將圖書館打造成太陽能建築物,讓每位進館的民眾都可以享受綠色生活的美好。
 

副館長袁美敏期待太陽圖書館的建立,讓更多民眾認識節能概念。(潘云薇攝)  這次建築管理與規劃特別邀請「汗得學社」社長胡湘玲參與,她也是知名書籍《太陽房子》的作者,因此對於太陽房子的打造具有多年實務經驗。在建造設計方面,則由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張清華和郭英釗監造,根據德國2007年開始生效的建築能源效率標準為準則,並同時邀請德國專家顧問來臺參與,針對青年公園的氣候、溼度與溫度等進行計算和模擬,讓建築物發揮最大的節能效果。


  袁美敏表示,透過這樣的節能環保建築設計,當炎炎夏日室外高達32~35度時,圖書館內則只有23~28度,不會讓人感到燥熱;冬天寒流來襲,室外僅有9度時,館內卻可以維持15~17度,在自然狀態下保持「冬暖夏涼」,環境相當舒適宜人。
 

建物會呼吸 社區新亮點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太陽能技術不斷提升,之前已經有兩座綠建築分別坐落在北投以及石牌,太陽圖書館為第三座節能綠色建築,其效能比其他兩座還要來得高。太陽圖書館採雙面透光設計,不僅可以主動產能、遮陽,加上設計與建築融為一體,也成為附近社區建築景觀之亮點。


  除了主動產能之外,屋頂和外牆、門窗系統、自然採光、通風設計等,這些被動節能設計省下不少電力,也保持室內環境的舒適。屋頂和外牆採用隔熱性較好的木質纖維板,可以有效阻隔噪音、減少熱輻射效應;門窗系統、入口雙層門都使用氣密式窗子,減少室內外不必要的熱交換,將熱傳導和熱輻射降到最低。


  圖書館四周為大面積開窗,因此館內可以利用大量自然光源,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而最大面積開窗為南向與北向,可以產生對流效果,保持室內空氣的均衡。這些都可以減少空調的使用,達到節能最大的功效,形成冬暖夏涼的效果。


無人智慧圖書館 設置專線個別服務

  除此,太陽圖書館採用「自然塗料」,所含的原料都來自100%天然植物、礦物性物質,不含揮發性溶劑,不論對施工者或是空間使用者來說,都沒有任何危害健康的問題。另一方面,還可以調節溼度,保有透氣性,達到抗菌、防霉的效果,營造更舒適的閱讀環境,成為「會呼吸」的圖書館。
 

館內環境舒適活潑,是孩童閱讀的天堂。  圖書館面積總共為200坪,一樓為智慧管理圖書館,民眾可持市圖借書證或結合圖書證的悠遊卡便可以進入,二樓則是節能展示館,以節能推廣作為特色,除了常設展之外,未來將舉辦講座活動。


  目前一樓館藏為1萬8千冊,提供熱門的大眾書籍、兒童圖書等,並且配合二樓節能館的特色,設置太陽能產業相關著作區,讓民眾更深度認識節能綠建築。除此之外,一般民眾到北市圖各個分館,有時候會不巧碰到公休、國定假日而吃上閉門羹,如今,太陽分館開放時間長,從星期一到星期日早上8點30分至晚上9點,全年無休服務讀者。袁美敏則補充,「如遇到不會操作系統或是有疑問時,館內特別設置一台電話專線,民眾可透過專人服務獲得解答。」


節能展示館 推廣與自然共生

  二樓為節能展示館,由汗得學社負責管理,當初鄭福田因為看了汗得學社社長胡湘玲所著的《太陽房子》,深受感動,認同太陽房子為未來的趨勢,所以才興起捐贈的念頭。汗得(Hand)是Humanity、Alternatives、Nature以及Dialogue第一個字母縮寫組成,強調「雙手實作」的精神,透過不同文化、族群及建議,彼此溝通對話,實踐健康、安居與自然和解的生活態度。


  展示館陳列相關節能建築設施介紹、德國太陽房子資訊等,開放時間為上午9點至12點、下午2點至5點,每星期一、三、五下午開放民眾參觀,其他時間只接受團體導覽,六、日則休館。


遠端監控 定期上架維護

  太陽圖書館坐落在公園內,民眾可以透過借書證自由進出,這十分方便也相對需要顧慮安全。市圖特別委外請保全人員在開放時間進駐,並且利用RFID系統(無限射頻認證)保護館藏。


  雖然為無人管理的圖書館,市圖還是會定期派專員整架,了解讀者圖書歸還的情形,並招募志工作維護。另外,館內設計遠端監控系統,由王冠英圖書館監督館內狀態,如果發現需要支援的部分,會機動性前往現場處理。透過經常性的維護與管理,讓圖書館維持既有水平,民眾可以持續享有舒適的借閱環境。


  閱讀有很多種形式,透過建造太陽能圖書館,讓讀者更深刻閱讀節能建築知識。袁美敏有感而發地說,從建造北投圖書館開始,便開始對綠建築有深刻的了解,而太陽圖書館的興建不論在外殼設計、自然塗料等運用,更注入相當多的節能概念,在過程中習得許多環保節能知識,獲益良多。


  現階段,市圖正積極招募導覽志工,規劃以輪班的方式服務大眾;二樓展示館除了常設展之外,將會舉辦節能相關講座,讓民眾體驗綠建築的舒適,也能深度認識節能知識。

自動借書系統全年無休,相當便民。民眾可以在2樓「節能展示館」深度認識節能生活。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