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探古知今 冬日暖暖溫泉趣

文:許瓊丰 照片提供: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清代秀才郁永河描述北投硫磺谷300 年前的面貌:「更進半里,草木不生、地熱如炙;左右兩山多巨石,為硫氣所觸,剝蝕如粉。白氣五十餘道,皆從地底騰激而出。」昔日此瘴癘未開之地,今日已是國人重要的休閒、泡湯名勝景點。

 

往臺北名勝溫泉地─北投的道路。

  臺灣地處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處而多火山與地震活動,因此多地熱與溫泉資源,隨著各地溫泉的開發,溫泉旅遊成為大眾的重要休閒活動。
 

  人類很早就開始利用溫泉,相傳中國軒轅黃帝在黃山溫泉洗澡,而歐洲在羅馬帝國時,因軍隊征戰開始利用溫泉治療,往後在19 世紀德國貝爾茲(Erwin von Bälz)將科學論證的溫泉醫療理論帶入日本,使日本對溫泉療法研究更加興盛。日本自古就開始了溫泉文化,注重身體清潔外也主張溫泉功效,因此在1896 年後引進臺灣,改變了清代臺灣傳統社會以廟會和民間戲曲為主的休閒娛樂,加入旅遊泡溫泉新型態的觀光與旅遊,時至今日仍是國人旅遊最佳選擇之一。
 

  臺灣溫泉的開發由北投、陽明山開始,之後陸續在各地發現不同泉質的溫泉,因為各有效用,加上當地獨特景色展現出與眾非凡魅力,足見臺灣自然資源的豐沛。此次的「冬日暖暖溫泉趣」展覽,由日文舊籍介紹臺灣溫泉,展開一趟發現之旅。
 

移植的文化 臺灣在地的好溫泉

  溫泉的形成與地質有密切關係,北投是臺灣最早發現溫泉之處,但1697 年郁永河跋涉至今日硫磺谷採硫,目的是在尋找礦源。直至1893 年,才由德國硫磺商人Quely 首次發現溫泉。接著,進入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因日本人喜愛溫泉,所以開始在臺灣各地發展溫泉,也將溫泉文化引進臺灣。
 

北投溪第三瀧,岡本要八郎最初採集北投石結晶之處。

  1896 年日本人平田源吾在北投開設第一間溫泉旅館「天狗庵」後,各式旅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另外也開始建設公共浴場,1913 年完成北投溫泉公共浴場(今北投溫泉博物館)時,此區正式進入溫泉業的繁榮期。陽明山與北投皆屬大屯火山群彙,陽明山舊稱草山,日本人形容「小澗幽邃、遠翠近碧、山容水泰」就像仙境一般,故有「臺灣的箱根」之稱,至1927 年「臺灣八景」票選中,名列「十二勝」之一。1930 年為慶祝昭和天皇登基(御大典紀念事業),也興建了公共浴場「草山溫泉眾樂園」(今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帶動至此泡湯的風潮。為方便旅客至溫泉地,公路與鐵路的建設當然不可或缺,從國立公共資訊圖館「數位典藏服務網」中島春甫的著作《臺北近郊の溫泉案內》與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編的《臺灣鐵道旅行案內》兩書,可以了解溫泉地的發展與旅遊介紹。
 

  溫泉分布與地質有密切關係,因此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將大屯山火山群彙的地質調查編輯為《大屯火山彙地質調查報文》,接著1905 年岡本要八郎在北投發現全球產量極稀少卻含有微量鐳放射線的北投石,而撰著《北投石調查報文》。溫泉依化學成分不同,對人體有不同的醫療保健效果,因此可參考日文舊籍西川義方著作的《溫泉讀本》。各類泉質有其特別功效,在幸田春義、大曾根順一編輯的《カメラから見た臺灣》中,可走訪19 處重要溫泉區。
 

珍貴臺灣地質景觀 散步泡湯無處不風景

  臺灣的地理位置造就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加上氣候溫暖與豐沛雨量,產生風景秀麗的環境與溫泉,目前統計溫泉露頭點達150 餘處,因此國人很容易前往各地親近溫泉。
 

  溫泉區周邊皆有美麗風景,同時也因為具有豐富地層構造,因此值得在泡湯同時規劃一趟地形與自然生態的考察健行,如此可以親近自然並了解保護山林的重要性。近年這類活動,可參考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各項生態旅遊訊息,另外還有知本溫泉區舉辦回饋臺東在地的公益馬拉松、各地溫泉季等活動。溫泉除了泡湯,也能應用在發電、溫室、植物栽種、醫療保健等方面,因此休閒時,來趟溫泉泡湯是一段遠離塵囂、淨化心靈旅行的好選擇。
 

======================

「冬日暖暖溫泉趣」展覽

----------------------

時間:2020 年1 月2 日(四)~ 2020 年4 月19 日(日)

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總館三樓

期刊櫃檯旁迴廊區(週一休館)

======================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