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快樂其實很EASY

文:黃靜儀(國立嘉義大學)

  也許因科技昌明,社會進步迅速,整個人類的大環境都在變遷,外在條件的評估,人類應該生活得更美好;而內在因素是人生的變革無法以公式化來衡量,當人類內心的思想跟不上社會變遷的腳步時,產生了一種不和諧的「文化失調」,是非不分、權力鬥爭、沽名釣譽、唯利是圖等種種價值觀的混淆,許多的問題因而衍生……。

  喜、怒、哀、樂、愛、惡、欲謂之「七慾」,是人的七種基本情緒。歡悅而喜、氣憤而怒、悲傷而哀、興奮而樂、偏好而愛、嫌厭而惡、希翼而欲,這都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本能。然而,隨著社會進步,人類生存的能力因競爭激烈而進化,在愈來愈多的能力增進時,似乎也逐漸失去了「快樂」的本能……。既然要追尋「快樂」,必先探究「不快樂」的原因,茲將原因歸納成下列幾項:

  1. 傾向以外在條件做為衡量的標準:追求高學歷、高收入、高職位、高品質……,一切皆以「實利」為衡量的標準。達之則沾沾自喜;不達則落落寡歡。「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僅重視外在華麗,而忽略了內心真正的需求,以致內外失調,產生矛盾,便遠離了「快樂」的本質。
  2. 人慾不易滿足:「坐這山、望那山」,人的貪瞋是快樂的頭號殺手,因慾望控制著情緒,將自己陷入永無止境的慾望中,漠視周遭的一切人、事、物,進而忽略生存的價值與生命的意義。
  3. 情感教育的失敗:情感教育可因應生活中的實際需要,促進個人自我實現,但在智育掛帥的環境中,不但較少教導該如何處理負面感受,也鮮少以正向情感去肯定自我。日積月累,情緒壓抑的結果、造成感覺已麻木不仁,甚至對「快樂」的感覺是相當陌生的。
  4. 缺乏自省及肯定的功夫:人大都外求,少有內省。只有向前進,較少回顧與反省今日的我與昨日的我有何不同?即使反省,也都是檢討錯誤,較少肯定自我的表現。努力卻得不到回餽與鼓勵,自然容易因興趣缺缺而產生疲乏及無力感。

  其實,人際社會的複雜,壓力與日俱增,一個不小心,許多煩惱、憂愁便相繼而至。然而,「快樂」與「不快樂」是如影隨形的,找出了「不快樂」的原因,將其摒除,「快樂」自然就出現了。因此,不妨以下列的態度來面對生活:

  1. 沒有框框、不自我設限:社會的變遷是快速且多元化的,生活在此多變的世界中,不應讓自己固著在某一點,或是心胸狹窄、視見短小。一個快樂的人,必須隨時能夠調整角色,因此,我們宜保持角色的彈性,以多元觀點,兼容並蓄的胸襟,朝全方位來發展。
  2. 強化自我管理的技巧:一方面能夠以自我認知、自我改進、自我說服、自我磨練、自我成長及自我實現等技巧來掌控自我;另一方面,也要能懂得學會放鬆自己,唯持內心的寧靜,以追求潛在的真我。
  3. 不要與他人比較:所謂「人在福中不知福」,許多的抱怨與不滿皆來自不必要的比較,殊不知真的快樂大都來自心靈的喜悅與滿足,因此,若能常懷感激心地「知福與惜福」,便會因無所爭而「得福與造福」。有福之人,必與「快樂」結緣。
  4. 注重健康:健康的身體是追求成功的基石,更是人生永久的財富,一切事業的根本。沒有健康的身體,名利、財富、學問……,都將歸於零。因此,生命經由完美的健康管理,才能呈現幸福與快樂。

  快樂是一種選擇,也是一念之間的取捨,當你要快樂時,無人能使你痛苦;而當你沉溺在痛苦中,別人也無法給你快樂,所以「快樂」的權利是在自己的手中。其實「快樂」何需遠求?一杯咖啡、欣賞落日、迎接晨曦、睡覺、聽聽音樂、逛街購物……,都能擁有好心情。所謂「歡樂的心情是一種無敵的大軍,足以對付各種困難」,隨時保持「HIGH」的狀態,不斷地肯定自我,並適時給自己掌聲及鼓勵,「快樂」就是怎麼EASY。常與「快樂」為伍,生命不但更充實,也更精采!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