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編者的話─城市文學容顏

文:邱奕嵩

  如果說,台灣像是一本閱讀不完的書籍,那麼,每個縣市就是一篇篇美麗的篇章;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山水、歷史以及文化容顏,等待我們去書寫。

  創作者用不同的心情與姿勢去緬懷家鄉,也用不同的角度與觀察去紀錄城市,城市文學與美學不斷地滋長,累積了城市的文化厚度,也創造了許多子民的共同回憶。

  這些回憶不應憑空消散,只有不斷傳播與發酵,才能描繪出更多彩的城市容顏。因此,各縣市政府都積極投入打造屬於自身獨特的文學樣貌,也許是設立在地作家文學館、闢建文學步道,或者系統性出版專書、舉辦文藝活動或文學獎。這些努力,除了足以彰顯各地的文學特色之外,也是為下一代留下見證與寶藏。

圖片  早在十幾年前,宜蘭縣政府即曾出版系列的「蘭陽文學叢書」,其中有一本書名即是《拿什麼給下一代》。這樣的書名也恰如其份地反映當時出版者的心情,也因此,後來這類的書籍在台灣各地遍地開花,每個城市、每個縣市都很努力地要為子孫傳承更多文學的成就。

  現在,我們不必再擔心「拿什麼給下一代」,當詩歌可以在東海岸傳誦、文學館也可以深入鄉間,文學獎更成了各縣市政府的必要儀式之後,各種多樣的活動與出版品不斷迸出,像是台灣豐富多樣的生命力一樣,隨時在推陳出新,如同電影中的那句流行般「百年傳統,全新感受」。

  如同,正夯的國境之南──屏東,就以「旅遊文學館」,作為在地的號召,他們相信,旅遊是屬於屏東的,旅遊文學在屏東,也是方學未艾,值得期待的呈現方式。

  再往北走,南瀛地區更是台灣文化發展的重鎮,因此在台南縣有台灣唯一以縣市政府發行的文學刊物,也有歷史悠久的文學營隊,當然也有數不盡的名人作家。認識文風鼎盛的台南,也讓我們更認識台灣潛在的文化底蘊是多麼豐厚啊!

  不必再細數每個地方的文學樣貌了,現在就走出去,去圖書館看看這些藏書,也深入各鄉里,輕撫各地的文學容顏。

  你會發現這是持續跳動的脈博,而且容顏溫度益發溫暖。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