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騙子、小偷、醉鬼、聖母瑪莉亞—電影「中央車站」導讀

文:楊美言(開卷讀書會工作室召集人)

片  名:中央車站(CENTRAL DO BRASIL)
導  演:華特薩勒斯(WALTER SALLES).巴西
出片時間:1998年
得  獎:1998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獎最佳女主角
     1998全球獎最佳外語片
     1998美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壹、影片概述

一、影片主題
  朵拉─一個在中央車站代客寫信維生的單身中年女人。熙來攘往的人們寄付她對家人、愛人的萬般思念和無限祝福,她卻往往回報以冷然和欺騙,甚至禁不住金錢的誘惑,將甫遭喪母、流落中央車站的男孩約書亞拐騙賣給器官販賣集團。在備受罪惡感煎熬後,冒險解救約書亞;並在母性的驅使下,陪伴約書亞去尋找素未謀面的父親。

  前途越荒涼,處境越艱難,二人從起初的敵視、相互扶持到宛如母子。幾番曲折後,終於找到約書亞的二個哥哥,朵拉黯然離去。

  約書亞的尋父之旅,是朵拉的救贖之旅,母性驅使朵拉付出,付出喚醒朵拉的善良本性和愛的本能,進而諒解父親.釋放了自己。約書亞和朵拉相互解救了對方,體驗了人性的真善美。

二、影片內容
  巴西里約熱內盧中央車站,從全國各地湧進里約討生活的人們熙來攘往,即使在貧窮的邊緣仍然樂觀,對未來充滿熱情和希望的他們,將滿腔的愛與思念、祝福與期待,藉由朵拉之手化為文字,朵拉卻以冷漠、無情、欺騙斷殺人們的希望。

  安娜帶著兒子約書亞,請求朵拉寫信給約書亞思念的父親耶穌。不料信才寫完,安娜就因為等待撿拾陀螺的約書亞而被公共汽車輾斃,約書亞從此流落車站,走投無路的約書亞決定向朵拉索回給父親的信,而和朵拉展開糾纏對立。

  對約書亞不憐憫的朵拉,帶約書亞回家,第二天卻把他賣到器官販賣集團,並將分得的一半利潤一干元買了夢寐以求的電視。朵拉好友對其所為深不以為然,痛斥她「凡事總有個限度」,朵拉為罪惡感一夜輾轉,次日即隻身營救約書亞。為了彌補虧欠,朵拉決定送約書亞到「邦吉蘇」,找尋父親。開始一段摩擦、衝突、困厄的旅途。

  朵拉原本趁約書亞醉酒熟睡之際,在約書亞的背包留下一筆錢後離開,不料巴士遠去,朵拉發現約書亞竟也跟著下車,而背包還在車上!身無分文的二人,幸運遇到四海為家的卡車司機,朵拉原以為遇到生命的「救世主」,在主動吐露情意後,卡車司機卻害怕落跑。朵拉將僅存的手錶充當到邦吉蘇的車資,順利找到耶穌的家─耶穌卻早已他遷!原本滿懷喜悅的二人,不堪期待落空,又不敵飢餓,終於爆發衝突,朵拉斥責約書亞「你的父母不該生下你」;並指其為她生命中的「劫數」!約書亞憤而逃離、淹沒在祭典人海中;朵拉驚惶尋找、聲嘶力竭呼喚著約書亞,是時祭典火焰和群眾的激情正達到高潮,朵拉終於體力不支倒地。

  曙光中,朵拉發現自己躺在約書亞的懷裡,二人相視一笑,朵拉淚眼盈眶。坐困山窮水盡,約書亞突發奇想,竟在村集吆喝代客寫信,留話給主─朵拉重操舊業。賺得大把鈔票,約書亞為朵拉買了洋裝。再度找到耶穌的住所,無奈耶穌早已不知行蹤,朵拉告訴傷心的約書亞「我很想帶你回家」,牽著約書亞的手踏上歸途。

  在候車站,遇到耶穌的兒子─約書亞同父異母的哥哥。朵拉唸著耶穌自里約寄回來的信,原來耶穌深愛著安娜,到里約去找安娜,朵拉終於相信耶穌和約書亞想像中的一樣好!

  次日一早,朵拉穿著約書亞為她買的洋裝、點了口紅,留下安娜給耶穌的信,獨自返回里約。在車站她寫信給約書亞,她想念她的父親,她想念一切的一切……。

貳、影片特色

一、編導手法
  自然、平實,無疑是導演華特薩勒斯的風格。為了強調演員的說服力,片中的約書亞就是他尋尋覓覓找來的車站擦鞋童。在不賣弄鏡頭技巧,不刻意故弄玄虛的作風下,側重由演員的演出,帶出劇情發展。女主角內斂、外放自如的演技,小男主角生活化的演出,扣緊劇情一氣呵成,在流暢中深蘊寓意,緊湊中見細膩,深刻感人,發人深省。

二、劇情寓意導論

 1短視投機的民族性
  世人常以樂天知命、自然率性、熱情洋溢、生氣蓬勃欣賞巴西人。卻又以只重眼前、橫衝直撞、不顧後果、把握現在等說法形容巴西人。影片中的年輕人,抓起車站擺攤的美容用品就跑,卒被私刑一槍斃命,可見其短視盲目。女主角朵拉也是典型,教職退休的她,有安身立命之所又有一技之長,卻見錢眼開,把握現在、不顧後果將約書亞賣了,在飽受良心折磨後,才奮力營救。

 2聖母聖子點明影片意旨
  巴西有90%的天主教徒,影片中處處可見宗教深入生活及影響力,如約書亞一家父兄之命名,傳福音的卡車司機,宗教畫像圖騰、吟唱聖歌、祭典活動等。尤其頻頻出現的聖母手攜聖子像,出現在中央車站、朵拉家牆上和祭典中,更有點出影片主題的意旨。

  影片開始,安娜牽著約書亞的手。安娜死後,朵拉帶著約書亞尋父,在碰了二次釘子之後,朵拉真摯表明帶約書亞回家,朵拉牽著約書亞的手踏上回家之路的鏡頭,呼應著聖母聖子像!象徵朵拉從一個女人晉升為母親的角色,也象徵朵拉從一個騙子、人口販子,為洗滌罪惡,以行動贖罪的艱辛過程後,因為付出而有愛,因為愛而使心靈獲得提升,彷如聖母瑪莉亞的聖潔。

 3從無情到有情
  朵拉慣常以冷漠無情面對來來往往求助於她的人間喜樂悲哀,甚至死亡!並隨喜怒、偏見任意擱置或撕毀人們的希望。

  在村集中寫信時她的神情與求助者心情起舞,返回旅居後,制止約書亞棄置信件,並在第二天將信付郵寄出。朵拉的轉變在於歷經漫長的旅途中,她體悟到多少不能讀寫的勞苦大眾,必須透過代客寫信者交換悲歡歲月,聚合、命運或許就繫於不起眼的一封信。於是在黯然返回里約的車上,朵拉寫信給約書亞「我很久沒有寫信…」時,忍不住老淚縱橫!朵拉終於理解,信是命運、是情感的寄託,從無情到有情,朵拉深刻走過。

 4從成長的扭曲到往事的釋放
  朵拉的冷漠無情,對信件的嘲弄、過濾、棄置行為,肇因於她對人性的不信任─一切緣自酗酒、對母親負心的父親。朵拉十三歲離開父親,多年以後最後一次見到酒鬼父親,他竟不認得她,還輕薄她!從此她認定,天下的父親都是一樣的,酗酒打老婆、出外耍寶、拈花惹草、拋棄妻子兒女。

  她擱置安娜給耶穌的信,就有自認「解救」女人的偏見,對約書亞口中的爸爸她更心存懷疑。直到代讀耶穌請人寫給安娜的信,她才知道原來安娜辜負耶穌,耶穌九年來的深情等待。給約書亞寫信時,她終於承認─約書亞的父親和他想像中一樣好;朵拉也想到開火車的父親讓她拉汽笛的往事。朵拉想念她父親,她從往事中釋放了自己。

參、結語

  導演華特薩勒斯,無疑是以寬宏的胸襟與理解的眼光,來看待人生之「惡」─朵拉的背信、拐騙、欺詐,乃至旅途中「飢寒起盜心」偷竊雜貨店的行為,他都以成長的扭曲、人性之常不得不然來處理。

  他著力於朵拉從贖罪到回歸自我--真善美的發揚。朵拉在困頓的旅途,和約書亞建立了患難情誼;和超越血緣的母子情感,愛與付出,讓朵拉得到救贖!旅途尾聲,朵拉見證了超越時空的真情,使她想起她的父親也曾帶給她的美好,美好將她從禁錮多年的情感牢籠釋放了出來。朵拉的眼淚,有愛、付出、理解與寬恕。

  生命所以美好值得追憶,因為曾經愛過和付出!即使不美好,也因為理解和寬恕,而使人性得以超越!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