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自我價值感的提升-《薩提爾的家族治療模式》

文:莊雅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生)

  「問題總是在的,問題本身並不是問題,人怎樣去面對問題才是問題,是這些應對方式困擾了人,不是問題困擾人。所以我們學到不同的應對,我們處理問題方式就不同,問題也就不同了。」(Satir)

  這段話是我初次認識Satir印象最深的一句話,也因為這段話,所以開始我對人的問題有了不一樣的看法,就像Satir這樣以一種成長的模式來看待人的問題一般,並且認為所謂的問題只是一時困擾我們,問題的起因只是我們在過去經驗中並沒有機會學到正向、適當的反應,所以現在我們要學的只是一種新的應對方式而已;這樣一種肯定人原有的內在資源是我接觸Satir之後體會最深的一個地方;也因為有這樣的信念之後,所以在面對如憂慮症、輕度精神官能症的當事人時,我仍能相信當事人是有資源可以自我成長的,諮商員只是幫助當事人去面對問題,澄清問題癥結所在,並且肯定當事人原有的應對模式,只是要在其因應問題上多加些什麼而已。如此肯定和尊重當事人原有的面貌,是其深信改變的原動力所在!而這本新書亦是加深了我對「改變」的認識。

  以下我將分別介紹書中「肯定內在資源與提升自我價值感」、「改變與轉化」兩個部分中,關於我自己閱讀後心得的整理。

肯定內在資源與提升自我價值感

  Satir認為人的生命是追求自尊的過程。她形容人的自尊有如一個罈子,罈子可表達出此刻自己對外界、對他人,及此時對自己內在的感受。當罈子滿滿的時,就代表他覺得此時此刻是可以掌握自己,他是位統整、一致、坦誠、有責任、欣賞、信任自己的人,他是處於高自尊的狀態。雖然有時一連串的刺激、挫折會導致如罈子枯乾、有裂痕,但他們明瞭也坦然接受,因他知道生命本是如此,他可以運用自己原已擁有的豐富內在資源度過。

  但是有些人,他們的罈子常裝滿的是苦水或是枯乾的,他們感到自己無用,別人會欺負他、輕視他,他不敢呈現真實的自己,他的自尊是低的,但他為了保護自尊而在此壓力、威脅下,他學習採取了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四種溝通型態來求生存,Satir相信人類這四種溝通方法,是從成長過程中學習而來的,並且知道這是他最好的生存之道,因此這是值得我們尊重的。

  這也讓我去體會到許多來尋求協助的當事人,其實正都處於一個自尊比較低的狀態,所以他們表現出來的是人際間的衝突,或是以指責、討好等方式來面對問題,所以他們面臨了社會適應的困難,而此時我從這個觀點來思考,反而去欣賞當事人內在資源的美麗,即使他現在是一個指責型的人,這也是其自我保護方法,在過去的生活中,這指責的確可以為他帶來許多好處的,也是他求生存之道,只是這套方法並不適用於現在的情況,而他並不需要去改變過去,只是要學的是「有彈性」的因應模式,不再只是「固著」某一溝通模式;而這也回應了生命的能量是流動的、不斷發展與成長的人本精神,當當事人是可以有彈性面對問題與尋求資源時,那麼諮商就可以產生效果了。

  雖然自我價值感會隨著不同的生活機遇而起伏波動,尤其是在挫敗時、壓力時,都很容易使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降低,而Satir認為要幫助一個人改變,必須先提高其自我價值感,因為要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提升之後,才能使他成為一個開放的系統,願意接受新的訊息,如此改變才有可能發生;筆者自己在晤談過程中,也常遇到當事人因較低的自我價值感阻礙了個體的成長,而在諮商過程中,當事人表現出來的是逃避與退縮。而究竟如何在諮商情境提升自我價值感呢?這個部分諮商員可以做的就是一起來幫助當事人「自愛」了,當事人可以先自愛,就像是先填滿罈子裡的水一般,當事人是統整的、一致的時候,才能以客觀的觀點來面對目前的問題;所以先向內找資源來滿足當事人自己的需求,當別人不能澆水的時候,當事人要來滋潤自己,自己愛自己,如此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值得被愛的,當事人才會有「能量」來面對改變。至於如何帶出改變,就要透過轉化的歷程了。

改變與轉化

  Satir認為這外顯部分(行為因應)只是個人冰山的一角,只是呈現他內心裡一小部分的心理狀態;個人冰山的底層還有感覺、對感覺的感受、觀點、期待、渴望等數層,層層之間相互作用。而唯有透過這些層面發現、覺察、了解與接納,才有改變的可能,Satir把她稱之為轉化的過程,轉化將帶給我們一個重新架構的選擇,使我們進入一個表裡一致、高自尊的狀態。

  Satir相信人的轉化,是在舊有的狀況下加上新的部分,使成嶄新的風貌,故在轉化生存姿態時,只要將每一姿態中已有「完整」、「一致」的種子,再添加新的要素,即可萌芽成長;例如討好型在關懷別人時,要把自己放進去,同時也問自己是否仍需要別人的關懷,更真誠的面對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感覺,不必一味的討好別人讓自己的能量掏空,那麼就能以平等來與人溝通了。指責型需要開始覺察及尊重他人的存在,因而不須在指責、批判他人的情況下,仍能肯定自己,並開始嚐試與孤單接觸;超理智型要把情緒、感覺、知覺與現在的聰明、才智並列,並增加對自我及他人的覺察,而不是以知識將自己的感覺隔離,而在溝通時給人不真誠的感覺;而打岔型須增加對自我、他人與環境的覺察,才能針對所接收的訊息做適當的回應。

  此外在改變的層次上,Satir認為可以做的是灌輸察覺,像是探索原生家庭經驗時,可以讓當事人覺察自己的防衛,以及承自家庭的規條,是如何的阻礙現在的溝通;另外Satir所慣用的「身體雕塑」也是覺察具像化的一種,這個部分我自己在參加家庭重塑工作坊、心理劇的時候,就特別感受到這覺察具像化的震撼力了;以我自己的經驗,透過身體雕塑可以面對自我內在壓抑許久的情緒、感受;在壓抑的情緒宣洩之後,對過去事件的再體驗,且產生了不同的觀點,而改變的力量就由此而產生了,當我是被了解、被尊重,有安全感且有團員的支持時,那麼做決定的勇氣油然而生,我是可以決定做我自己的。

  在看完書之後,我常反問自己這些理念或是從書中汲取的知識,對我的影響是什麼?我想「我」的影響是很重要的,我必須一再地去反思,與自己的經驗做統合,才能去統整出自己所相信的「諮商能使人改變的因素是什麼?」就像是我不管再怎麼去學都不可能是和Satir一樣,但是我很感謝她整合了她的經驗幫助我對於諮商的學習,而我相信她所言的:

  「治療工作是去擴展、修正、重塑個人對其他人,對自己的因應。於是他們以比較健康和切題的方式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問題本身並不是問題,因應的方式才是問題。因應是自尊、家庭系統規則和外界連結的結果。」(Satir)

  這真的是一本值得諮商實務工作者閱讀的好書,所以把它推薦給現在正在接案的諮商從業人員,或是在校的輔導老師,我相信這一定能觸發您去省思、統整自己過往的家庭經驗,並且提升自己概念化個案的能力。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