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針對數位時代在臺灣打造的第一座公共圖書館,徹底翻轉圖書館只是承載資訊的量體概念,以關心環境、尊重環境原有的生命與脈 絡為出發點,形塑出可親近、可互動的多元文化空間。
當圖書館不再只是單調刻板的藏書閣,而是回歸到人與環境的角度作為設計發想,將為圖書館帶來多大的改變?聳立在臺中五權南路上,這棟造型獨特的 國立 臺中圖書館,可答覆所有疑惑。
流動的曲面造型 象徵知識河流
不規則的白色外牆,彎彎曲曲不斷變形的建築構造,完全顛覆一般人對圖書館既有的想像。它源自於在地的發展歷程,大甲溪及大肚溪兩條流域間的灌溉 溝渠 孕育了聚落、城市,形塑出大臺中地區現今的地景樣貌。負責這次建築設計與監造工程的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潘冀表示,建築團隊以尊重地景、融入都市肌 理為出發點,運用電腦程式,將圖書館周圍的城市線條,與數學概念「莫比烏斯環」、「克萊茵瓶」兩種無限延伸的形體交錯重疊,轉化為圓弧L型,象徵數位知識 流動的美學意象,並將環境切割成「都市」與「綠地」兩種紋理,建築凸面朝向都市一側,凹面融合綠帶廣場配置,和附近的綠園道相互呼應。
結合環境元素 創造自然與人文的交融
建築表面則以水的波紋作為基調,呈現河川卵石的意象。潘冀指出,臺灣空氣狀況不佳,考慮到外牆清潔保養的方便性,特別選用馬賽克作為外牆建材, 但是 馬賽克傳統的拼貼技法,容易形成不雅觀的界縫線,為了完美呈現曲面的流暢度,建築團隊不斷實驗各種可能性,特地請廠商製造8種不同粒徑的馬賽克,貼出自然 無接縫的壘石紋理。
外牆有如魔鏡般的流線型連續水平帶狀窗, 而展現出多層次的流動感,彷彿是一條時空光廊,映射出不同光影的城市景觀。換個角度,改由室內眺望窗外的美景,會發現隨著樓層的高低,視野也大不相同。潘 冀表示,圖書館四周擁有豐富的景觀資源,室內設計特別採取「outside-in」的概念,將戶外的景觀視野完整引入室內,讓建築與自然不再是互斥的兩條 平行線,並將不同高度所產生的城市框景,分別轉化為該樓層的設計主題與色彩,連書架、桌椅等配備設施也會依據主題量身打造。


一樓以群聚活動為主題,森林、動物為創作元素,塑造出活潑、多彩度的童趣世界,通過互動投影牆,有一座知識森林,還有兔子、長頸鹿、與小松鼠等 可愛 動物的陪伴,小朋友可以選擇在花朵閱覽桌,也可以坐在綠灌木弧形書架,看著自己喜愛的童書繪本;二樓則是垂直樹陣,以直立木質的弧形牆與光柱反映樹林概 念,並轉化成數位多媒體的閱覽空間;三樓將窗景所見的綠色樹冠引入室內,設計成書架及各種閱讀家具的樣貌,仿如穿梭於樹梢的空間體驗;由四樓望向窗外即是 建築天際線,內部的書架特別以灰色高低錯落的排列形塑出都市景象,書架間鏤空的橘黃色框格,則作為書籍展示及照明使用,與夜晚大樓窗外燦爛的都會燈火相呼 應;登上五樓,迎接讀者的是浮雲意象,純白的曲線家具與蔚藍天空相映,塑造雲般的輕柔氛圍,抬頭仰望屋頂,大大小小的圓形天窗,隨時間、氣候的變化,天光 灑入室內的色彩也會相繼轉換,如同調色盤般五彩繽紛。
有本事設計 就有能力蓋出來
這棟超吸睛的圖書館建築,也讓國中圖新館在啟用後,像是臺中的新地標,總是吸引滿滿的人潮與目光。會有如此亮眼的成績,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不容易,光是建築工法就是一大突破。建築有仰角、俯角、往外凸起、向內凹入等大大小小不規則的曲面造型不斷在變形,建築團隊為了讓設計理念原汁原味被呈現,要 求營造單位不厭其煩製作局部MOCK UP模型,運用電腦科技,模擬每一個曲線斷面,以二次構件掌握建築外牆板的變化。
但工程技術上的問題,即便再困難建築團隊也理應克服挑戰,潘冀說:「有本事設計出來,就要有能力建蓋出來。」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立31年以 來, 經手過500~600個工程、案子,臺灣在國際上一流的科技廠辦,台積電、聯發科技、友達光電、華碩電腦廠房及臺北真理堂全人關懷大樓、文化大學城區部大 夏館增建工程、埔里基督教醫院、中原大學圖書館等傑出建築皆出自於他之手,他是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獲得美國建築師最高榮譽FAIA認定的臺灣建築師。潘 冀對於每件作品都一視同仁,追求專業、不隨流俗、不走旁門左道的建築路,即使建築經費嚴重虧損,他也堅持帶領建築團隊設計、建造出一幢與時空、環境和諧相 映,融合真善美的人文圖書館。
公共工程查核制度 過程繁瑣
因此,工法技術再繁複,對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來說,都不是最大的難題,反倒是查核制度,讓潘冀備受困擾。長久以來,臺灣的公共工程皆採委員查 核 制,也時常同屬多個上級單位,必須分多批次執行查核,建築團隊總要反覆進行簡報,解釋建築設計概念、工法程序等基本問題。潘冀認為,臺灣公共工程的查核體 系,應該向上提升,不需要疊床架屋的勘查制度,而是應以負責的態度,專業的高標準,統一提出正面積極的建議,讓建築團隊得以全心投注於工程建設,把最好的 作品呈現給民眾使用,才是上上策。
此外,潘冀也提出,臺灣應該更加重視建築作品的原創者,好比談論一本書,不可能忽略作者,一部電影,不可能不提製片,但絕不是要賦予建築師多大 的光 環,而是建築作品一旦完成了,通常要存在環境中好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經過的人群毫無選擇,非看不可,躲也躲不掉。對原創者的重視,不但有助於建築環境的 健康成長,也是非常正面的評論體制,在公眾的監督下,建築師對自己的作品更加負責,不會因為毫無知名度,就隨意完成一件品質低劣的建築作品。
國中圖樓層配置介紹
圖書館樓層
|
區域配置
|
B1F
|
密集書庫區
|
停車場
|
自修閱讀室
|
1F 群聚活動
|
Lucky Books
|
商店區
|
數位體驗區
|
還書區
|
24hr 還書口
|
流通服務檯
|
自助預約取書區
|
諮詢檯
|
兒童學習中心
|
2F 垂直樹陣
|
視聽欣賞區
|
語言學習區
|
多媒體典藏區
|
聽視障資訊中心
|
資訊檢索區
|
數位休閒中心
|
數位美術中心
|
國際會議廳
|
藝文走廊
|
會議室Ⅰ
|
會議室Ⅱ
|
數位學習教室
|
3F 樹冠
|
世界之窗
|
樂齡學習資源區
|
影印小間
|
期刊報紙閱覽區
|
討論小間
|
臺灣資料區
|
多元文化服務區
|
Taiwan Corner
|
多元學習教室
|
地圖區
|
視聽室
|
行政區
|
4F 建築天際線
|
社會科學
|
討論小間
|
影印小間
|
應用科學
|
自然科學
|
語文資料
|
行政區
|
5F 浮雲
|
外文圖書閱覽區
|
討論小間
|
影印小間
|
藝術資料
|
人文資料
|
青少年區
|
行政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