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迷們最期待的台北電影節即將在6月份熱鬧展開!今年適逢柏林圍牆倒塌20年,因此第11屆台北電影節特別選德國柏林作為主題城市,從6月26日到7月12日在台北熱鬧展開。而今年的主視覺更設定為「蝴蝶與熊的美麗相遇」,透過代表台北電影節的翩翩蝴蝶與代表柏林的熊的相遇,呈現本屆台北電影節的精采和與眾不同!


台北與柏林的城市交流與電影對話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萍表示:「去年是台北電影節的10週年生日,主視覺是破繭而出的蝴蝶自由飛翔,而11歲的台北電影節則是一隻純白的蝴蝶,因為白色象徵所有的可能性與期待。由於今年的主題城市德國柏林的市徽是一隻熊,因此第11屆的台北電影節的主視覺就成為蝴蝶與熊的美麗相遇,期待2個城市的相遇,能夠激盪出更多創作的火花!也期望能夠給電影工作者一雙翱翔的翅膀,幫助他們能夠在不受限的情況下,擁有更豐富的創作力與想像空間。」
1990年再度成為德國首都的柏林,不僅有著濃厚的政治歷史與文化,隨著歷史與電影技術發展,在影史上也創造了各種電影類型與流派。歷經默片時期、2次世界大戰、柏林圍牆、德國新電影與新起的一代。今年台北電影節更是別出心裁,以不同時期的德國電影,介紹過去與現代的柏林城市與人文風貌,包括古典的德國新浪潮代表人物法斯賓達、雪朗多夫等人的作品《德國之秋》,今年柏林影展的閉幕片《德國09》,湯姆提克威的《蘿拉快跑》、曾以《愛無止盡》贏得柏林影展金熊獎的法提阿金,台北電影節將播映他的首部作品《小偷.共犯.鐵拳頭》,還有來自前東德的導演安卓爵森的《八卦歡樂吧》更是一部有趣的喜劇片,完全打破大家對於德國電影嚴肅沉重的印象。
另外,引人注目的「國際青年導演競賽」,電影版圖擴及德、英、澳洲、韓、日、瑞士、智利、保加利亞、阿根廷等國,其中著名文學作品改編的《屈辱》未上映先轟 ;「華人影像精選」網羅近年來幾部重要的中國獨立製片作品如《再見烏托邦》、《完美生活》等等,還有香港導演羅永昌的《機動部隊—同袍》等人的精采作品;《城市物語》裡的日本電影,演員包括了小栗旬、中村獅童、綾瀨遙等大牌明星,精采可期。
新舊傳承的作品
今年台北電影獎入選影片最大特色就是許多資深台灣導演,紛紛退居幕後擔任影片推手,以監製的方式,將經驗傳承給新生代優秀導演,創造出許多優秀的影片,例如吳念真監製、傅天余導演的《帶我去遠方》,在資深演員梅芳帶領下與新生代演員一起參與盛會,梅芳阿姨表示:「她雖然一直想退休,可是看到好劇本又忍不住接下來,所以一直無法成功『退休』。」另一部是由導演李崗監製、鄭有傑導演的《陽陽》,李崗在記者會上表示,因為對台北這個城市的喜愛,所以想要創造一部跟台北有關的電影。鄭有傑兩年前的作品《一年之初》讓他非常驚艷,因此有了合作的念頭,整個拍攝過程合作愉快,《陽陽》更入選2009年柏林影展「電影大觀」單元。
演而優則導的戴立忍,今年以《不能沒有你》入選劇情長片,戴立忍表示:「這個作品是以最簡約的黑白色調來拍攝,靈感來自一個5年前的父親帶女兒跳樓的社會事件。」當時電視台非常聳動的以現場連線的方式轉播報導,之後卻再也沒有任何一份媒體後續追蹤,一直到兩年前他才知道這件事情背後的真相,其實與媒體報導相距甚遠,激起他拍攝這部片子的念頭,希望觀眾可以跟他一起重新檢視這個故事背後凸顯的社會議題。
紀錄片各具特色
另外,在紀錄片入選名單方面,總共有10部紀錄片入選,這次有很多優秀的導演參與紀錄片的拍攝,像是《翻滾吧!男孩》導演林育賢又有新作品《六局下半》,記錄台東富源國小老師為了要鼓勵不愛念書的小朋友,以棒球運動來激勵孩童的感人作品,這部影片將在台北電影節首映,笑中帶淚的故事相信會讓影迷大呼過癮!
還有導演劉嵩拍攝的紀錄片《黃羊川》,以不同一般紀錄片的敘事手法,接近詩與散文的表現形式,串連出黃羊川的生活影像。全片沒有一句對白,只以優美的音樂串連出黃羊川的生活影像,利用攝影來表現光影、晨昏與季節的變化、搭配音樂與剪接,呈現出屬於黃羊川的獨特生活節奏。
另一部入選紀錄片《路有多長》是導演湯湘竹回家3部曲《海有多深》、《山有多高》的最後一部,以反戰和回家主題,敘述1949年前滯留在中國大陸的台籍老兵的故事。湯湘竹是非常認真的導演,拍攝前花了3年多時間做研究調查,光是報告就寫了好幾萬字。因為過去專業錄音師的經驗,湯湘竹的電影配樂跟他作品一樣精采,《路有多長》就是由知名音樂人陳建年特別量身打造。
而從2008年開始新增加的動畫短片獎項,今年入選的都是新世代導演作品,其中《瘋狂吸乳星球》是一部瘋狂喜劇,以動畫來表達環保概念,《番茄醬》則是偶動畫,帶有東歐風格,整體來說作品素質整齊,成績令人驚喜。
2009年台北電影節將在6月26日正式開幕,影展也將同步於26日起在台北市中山堂與新光影城放映,眾所矚目的台北電影百萬首獎得獎名單將會在7月11日揭曉並舉行頒獎典禮。歡迎民眾來到位於西門町的中山堂、西門紅樓、新光影城及電影主題公園,共同參與這個年度電影文化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