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尋訪塵世中的璀璨晶亮-琉園水晶博物館簡介

文:蔡佩璇(琉園水晶博物館工作人員)

起源

  第一座由中國人興建的琉園水晶博物館創建於一九九九年九月九日,歷經數餘年的籌備,半年多的改建,在原先玻璃工作室的舊址上,建立起一座嶄新的玻璃城堡,它承載著東西方玻璃藝術悠久深厚的傳統,隨著歷史的長流中停靠在臺灣這片小而獨特的土地上,兀自地散發耀眼的光芒。根據羅馬史學家Pliny的記載,西洋玻璃的起源可追溯至西元前三五○○年,當時腓尼基航海商人在運送貨品途中,利用碳酸鈉磚墊高煮食的容器,碳酸鈉混合海砂在火的融溶下變成晶亮的玻璃,人類自此展開與玻璃的不解之緣。在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玻璃是戰國時期的玻璃珠,玻璃是鑄銅過程中的意外產物,卻在不同時代中扮演著仿玉製品、生活用品及陳設擺飾等不同的角色。

創始動機

  像玻璃這樣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材質,在世界各地都曾留下它精采的足跡,近代歐美日各國玻璃博物館紛紛成立,玻璃藝術儼然成為新一代藝術創作的代言,豐富了藝術創作的不同面相。在臺灣,琉園水晶博物館期許本身成為兼具收藏、展覽、教學、資訊、演講、活動等綜合性玻璃藝術館,它的成立不但是國際工作室玻璃運動延伸來臺的一個節點,更會是我國現代玻璃藝術發展極重要的轉捩點。博物館佔地四○○坪,精緻地空間中展現國內外水晶玻璃藝術的各種風貌,所謂水晶玻璃即含鉛玻璃,一六七六年英國人George Ranvenscroft發現此類玻璃透射度佳、具重量感,軟硬度適合藝術創作,質地高雅似天然水晶,因此稱之為水晶玻璃。博物館以此水晶玻璃為題,一方面收藏來自世界各國,許許多多優異的藝術家們的個人創作;另一方面,也展現我國在水晶玻璃脫蠟鑄造技法上的傑出表現。

展示區介紹

  琉園水晶博物館內展示主題包括中西方對照比較的玻璃藝術史,玻璃冷熱製作技法圖說與作品欣賞,以及定期更換世界玻璃藝術大師作品展的國際藝廊;另外,結合入世美學、東方禪境、絕版作品、委託設計的琉園藝廊專區,與從春秋戰國時代到清代中國古代玻璃展,將中國從古至今的玻璃藝術完整呈現。在上述每一個展示空間中,經常會傳出令人驚喜的發現,走在玻璃歷史的軌跡中乍見的小花瓶,居然已經將近兩千歲了;國際藝廊中央的天窗,則為玻璃藝術家的傑作打上最美的自然光;而資訊室座椅的水晶椅腳,以及每每吸引小朋友好奇的噴水魚池,全都是專為博物館打造的室內裝飾,在此藝術與生活有了最完美的結合。

動態示範與休憩空間

  現場開放式的吹製工作室是琉園水晶博物館的一大特色,工作室與放映玻璃創作影片、介紹玻璃圖書的資訊室,是許多參觀民眾流連忘返的地區,藉由實際的示範,觀摩玻璃創作的每一個流程,玻璃藝術不再遙不可及,而是每一個人都可以親近、了解,乃至於學習的好朋友,這個互動式的空間落實琉園推動臺灣玻璃藝術與教育的理想。結束琉園水晶博物館的參觀行程,踏進座落在博物館右側的水晶咖啡館,一件件充滿生命力的吹製作品伴隨著咖啡香撲面而來,在這兒你可以體驗水晶玻璃營造出的特殊品味,餟飲一杯水晶咖啡,塵世中煩忙紛亂累積的疲憊頓時煙消雲散。

  琉園水晶博物館透過真誠、專業的態度,引導喜愛玻璃藝術的朋友,有系統地認識玻璃、熱愛玻璃,進而懂得專業的鑑賞,甚至可以親自動手創作屬於自己的玻璃作品。我國玻璃藝術隨著博物館的成立、開放與推廣,已提升至更高的層次;打開美麗浩瀚的玻璃藝術大門,琉園水晶博物館期許就從您的參與開始。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