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軍區變圖書館 河堤社區完成閃亮拼圖

文:蘇士雅 照片提供:蘇士雅
  在一個幸福的社區,有美麗圖書館相伴,讓社區幸福感加倍。高雄市圖河堤分館是棟三角圓弧形建築,呈現自然優美的流線與輕盈感。白天,從館內望出,是綠意盎然的公園,夜晚,則與社區舞出特有的魔幻景致。

頂樓樹枝狀鋼構的斜屋頂工法複雜,特別聘請日本專家來臺支援。  2014年11月正式啟用的高雄市立圖書館河堤分館坐落在曾被評選為全國30個最幸福角落之一的河堤社區。這裡是高市文教、交通匯集的重點開發區,當多數學校都因招生不足面臨減班之際,高雄市政府卻斥資5億多元在河堤社區打造國小和圖書館,可見這個區域的人口密度之高。


  河堤社區位於愛河上游支流,20年前開始極速發展,社區約9萬平方公尺,所有土地早已全被開發;優雅的街廓、公園、自行車道、數十棟大樓……,在高雄市形成少見由純大樓集結而成的藝術社區。
 

因應社區再造 軍方釋出土地

東西兩側的牆壁,建築師巧妙的運用90 度立面切角,讓窗戶轉個角度,開口一率朝北。  但在民族路與明誠路口交接的河堤社區邊緣,有一處長期被高牆包圍的營區過去高雄市民從未能窺見牆內的風景,它仿若是一處幽暗的禁地,也像是一個急促的休止符,硬生生將周邊的繁華感瞬間澆滅。


  為了因應社區再造及就學需要,高雄市政府極力向軍方爭取這塊土地興建校舍與圖書館,歷經多年努力,才終於在2011年拍板定案,軍方同意將土地釋出。


  這或許也可以被視為因禍得福的寫照,因為軍營所在地,所以可以在精華區中保留下這一處條件優勢的完整土地。


  土地釋出後三年半時間,河堤國小和圖書館就以耀眼的姿態出現,這最後一塊拼圖,讓河堤社區終於有了完整的閃亮面貌。
 

讓圖書館的光掃除黑暗

  這塊基地,市府決定規劃為三個主體:高雄市立圖書館河堤分館、河堤國小、活動中心,共構成一個文教中心。


運用90 度立面切角開窗,避免陽光直射又能保留自然光與視線不受限。  建築師姜樂靜在招標公告後的三週內,就成熟的構思出她對這塊基地的定調,雖然建築師不是高雄人,對河堤社區的精神與樣貌卻極具概念,因此對於三個主體的位置分配,不僅考慮到美感,更有與周遭產生效應的考量。這些思慮加上建物的設計,深深打動了評審,在比圖過程中脫穎而出。


  非常多建案,比圖拿到第一名,實際建造時卻有很大的調整,但河堤國小與圖書館完成後的建築和競標時的設計進行比對,幾乎沒什麼更動。


  基於一次到位的經費不足,2012年市府以「高雄市三民區河堤國民小學校舍新建工程」進行招標,標案分為一、二期前後建造,國小與圖書館列為第一期,活動中心列為第二期,投標的建築師必須同時將三主題進行規劃。


夜晚,從街道望向圖書館,頂層內部的樹枝狀鋼構在光線下幻化成一大片樹林和街道的大樹相互呼應。  基地西側有長帶狀的河堤公園與愛河結合為一開放性綠帶空間,姜樂靜希望學校與圖書館建築能成為空間的延續,並且彰顯出河堤社區的特色, 因此她以「陽光」、「空氣」、「水」環繞作為設計主軸,不僅在視覺上運用這些象徵性符號,所有元素更深化到整棟建築的精髓;對於光線、心情、視野都進行細 心控制。


  姜樂靜表示,開始進行三個主體的地理配置時,她的盤算是:要把最好的位置留給圖書館。在衡量所有條件後,決定將圖書館配置在省道民族路與明誠路轉角處。


  因為軍營長期圍牆封閉的關係,儘管明誠路北邊的河堤社區熱鬧非凡,但這區段的明誠路南邊以及民族路,除了往來車輛眾多之外,街道十分沉寂,開放後的 圖書館到了夜晚通火明亮,明誠路北南兩側的明亮將可串連,還能照耀缺乏熱能的民族路,如此一來,在夜晚時間進出西邊的學校與南邊的活動中心,也可以安全無慮。
 

館內外大樹共舞出 魔幻景致

直徑8 米的中庭從地下室挑空到頂樓,將天光引入量體內,整棟建築和大自然充分融合。  決定了圖書館的角落位置,接著是大門朝向的選擇。圖書館北向,是一處社區公園與停車場,有很好的視野,東向是六線道40米寬的幹道民族路,雙向人行道都種了美麗的木棉樹。


  要能瀏覽外景,窗戶必須用穿透性強的透明玻璃。臺灣南部為熱帶季風氣候,東西向比南北向耗熱量高5%左右,若再採用大片玻璃,除了不利節能,也有陽光直射的問題,因此,勝負立見,建築師選擇了南北向,把大門開設北向的明誠路,立面利用玻璃帷幕牆引入明亮光線,至於東西兩側的牆壁,為了顧及風向、避免 陽光直射、保留自然光、視線不封閉考量下,建築師巧妙的運用90度立面切角,讓東西向牆的窗戶轉個角度,開口一率朝北。


  河堤分館整體外型是一棟地下1層、地上3層的三角圓弧形建築,頂層內部採用樹枝狀鋼構,外部的屋頂天際線則如蝴蝶展翼,呈現自然優美的流線與輕盈 感,如同羽化的蝴蝶徜徉在陽光與水環繞的綠地。建築物中央有著直徑8米的中庭,從地下室挑空到頂樓,將天光引入量體內,整棟建築和大自然充分融合。

 

圖書館成為綠帶延續的空間,並且彰顯出河堤社區特色。  白天,從館內望出,是綠意盎然的公園,夜晚,從街道望向圖書館,頂層內部的樹枝狀鋼構在光線下幻化成一大片樹林,它和街道的大樹相互呼應,虛實之間共舞出河堤社區特有的魔幻景致。

 

  「高雄市三民區河堤國民小學校舍新建工程」不僅取得五大綠建築指標,還相繼獲得許多建築獎項,包含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與最佳施工品質卓越獎、高雄市新建建築物工程品質獎、施工品質金石獎、建築園冶獎……。


  獎項固然令人興奮,「建築應該帶給人們幸福」這是姜樂靜一貫的信念。懷抱這樣的心意,空間使用者滿意的笑容才是建築師最大的回饋。

 

姜樂靜

用蓋教堂的神聖心情面對建案

「建築應該帶給人們幸福」這是姜樂靜一貫的信念。  2015年3月,建築師姜樂靜在TEDxChinaMedicalU(TED x中國醫藥大學)演講,以「我涼涼的歌是一帖藥」(編按:歌曲「民歌手」中的歌詞)作為講題,開場便說:小時候我們都是聽民歌長大的。歌曲有激勵人心的地 方,建築人是不是也能做這樣的事情,而非純粹以賺錢為主……。


  因為這樣的想法,讓做了很多集合住宅案的姜樂靜重新調整建案選擇的方向。


  從小穿梭在教會中長大的姜樂靜對於宗教的課題特別著迷,一直希望自己有機會設計一棟教堂,在大學的畢業設計便挑選了位於淡水山上的聖本篤修道院為基 地;為了模擬修道院生活情境,她還特別細讀了故事以中世紀修道院為背景的小說《玫瑰的名字》,後來還親自到雅典的巴特農神殿朝聖,到希臘中部狄姆比峽谷中 的梅特奧拉修道院群……。


  臺灣的教堂建案有限,成立建築事務所至今,姜樂靜負責過7棟教堂件案,其他案件以學校居多。


  「一個讓你想要跪下來的地方:修道院、教堂與廟宇,也可能是博物館、美術館與圖書館。在城市裡,留一方靜謐與神聖的領域可覓。」姜樂靜這麼說。因此,她設計所有的建案時都懷抱著是在蓋一座教堂般的神聖心情。


  1962年次的姜樂靜在27歲那年高考建築師執照,1991年成為臺中第二位開業的女性建築師,開業後第一個公共工程案是臺中 20號倉庫,921大地震後,她以校友身分加入東海建築工作隊,參與災後重建,因南投縣信義鄉潭南國小重建設計案獲得「遠東建築獎」校園建築傑出獎項,陸 續也因諸多友善校園的精彩作品,而榮獲內政部「傑出建築師獎」規劃設計貢獻獎項。


  身為一位女性建築師,她認為女人不用去比較或證明可以做得比男建築師好,而是必須喜歡自己的樣子,努力讓自己更有能耐,對環境產生改善的力量。


  姜樂靜從事建築設計,習慣以了解別人、知道別人的需求、透過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別人認同作為出發,因此在她的作品裡,並不刻意展現個人風格,而是透過和空間使用者充分溝通,並運用當地文化、環境特質進行適切的規劃。


  以代表作「潭南國小」為例,當年她設計潭南國小時便深入了解原住民的傳統、生活模式與部落空間,從當地獨有的地方文化視角來詮釋校園基地,在忙於重 建學校工程時,姜樂靜還與文化界友人將布農族的傳統整理成一套《潭南四書》(布農的家、植物的煉金術、部落山林記事、阿媽的織布箱),藉由書籍的出版幫助 原住民重新拾回部落的精神,並讓傳統文化繼續流傳。


  不論校園或圖書館,都不只是一棟建築,它們應該是充滿喜悅、榮耀和記憶的地方。姜樂靜這麼認為,並且力行將這些精神融進每一個建案。(蘇士雅)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