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文化館─白米木屐文物館 不只收藏柴屐的故事

文:李欣如 照片提供:李欣如

  曾被評為全國落塵量最多的「宜蘭縣蘇澳鎮白米社區」,歷經十餘年來,透過社區總體營造工作工程的改造下,已蛻變為以木屐文化為代表的社造典範。也許是「白米社區」的名號太過響亮,「白米木屐文化館」還會接到有人要來訂數包白米的電話哩!

  位於蘇澳的白米社區,其實與白米扯不上太大的關係,各式各樣的木屐與衍生的創意商品,已與當地居民緊緊結合在一起了。

進駐館內的老師父,所使用的傳統木屐製作工具。在木屐上「電燒」出各種圖案,深具創意。文化館外觀為社區居民齊力拼貼碎石的成果。

「白米甕」的由來

  話說光緒年間清朝官員派駐蘇澳一帶,在登高遠眺時,發現山谷有一溪流蜿蜒而過,而乾涸溪谷所露出的白石磊磊就像白米粒一樣,又因此地三面環山,坐落期間白石山勢如甕狀,便以「白米甕」為當初的地名。

  由於周邊山區盛產白石,也因此日治時期,日本人在此開啟採礦工業,取得白石後進行加工,除了作為建材與庭園造景用途外,更可成為牙膏、口香糖、粉筆……等民生與科技工業的添加成分,用途相當廣泛。

  隨著採礦工業的持續進行與日本人的大批聚集,當時的「白米甕」就順勢地發展出木屐產業。而當地盛產輕巧又堅固的「江某樹」便成了製作木屐的好材質,也因此白米社區的木屐也就自然地成為採礦外的副產業。

  終戰之後,木屐產業在日本人大舉離台之際也隨之沒落,不過,採礦工業卻是一天比一天更發達。只不過,採礦帶來的自然生態景觀破壞,空氣污染與砂石車的威脅,已讓許多居民搬離、另覓住所,但是,不願意或者是沒有能力遷出的居民,處於如此惡劣的環境又該如何是好?加上礦廠有許多員工也是當地居民,如果只是採取抗爭,也還是無助於社區生活環境的改善,因此,社區居民配合當時的宜蘭縣長游錫提出的「宜蘭是個博物館」的概念,進行社區營造工程。居民們也開始積極地思考,要將社區帶往什麼方向?該以什麼文化來呈現社區?最後,經過多次的討論,發現「社區內還有多位日治時期製作木屐的老師父」,所以就順勢以曾經盛行的「木屐文化」來帶動整體社區的發展。

  投入白米社區總體營造10多年,社團法人宜蘭縣蘇澳鎮白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瑞木表示:「社區總體營造是改善白米社區生活環境的開始,而成立白米木屐文化館則是凝聚社區故事、發展出社區新文化的方法。」也就是以社造為體,文化館為用的概念,進而發展一連串動人的社造故事。

  白米木屐文化館成立於1998年,館舍所在地分別為台肥廢棄的舊宿舍和居民搬出後的空屋,在稍加整理過後,閒置空間最後竟成為白米社區居民重塑木屐村的最佳地點。目前,白米木屐文化館共分為「文物館」與「工藝館」兩處。

居民投入改造 新館重新開張

在用餐空間播放過去媒體採訪文物館的片段。  由於白米木屐文化館成立得早,白米社區發展協會要做的事太多,因而讓原本只有一層樓的白米木屐文化館長高了!3年前的增建工程,不僅改善了館舍的硬體空間,也為社區永續發展立下基礎。特別的是,包覆在新館下,由舊台肥員工宿舍改裝的舊館外觀仍保有當年居民就地取材,拼貼而成的壁畫。

  館內導覽人員粉妹指著牆上一張照片說:「白米木屐文化館最原始的外觀是一片冰冷的水泥暗灰色,透過社區大小朋友一同動手拼貼後,多了點溫度、融進了些認同。」儘管增建後的新館已於去年8月重新開館,但這足以展現當地居民對社區認同的素樸壁畫,從情感面切入的作品則完全不輸新館的專業設計。

  除此之外,「幫木屐找個家」與「幫木屐找到主人」的簡單意念,也是支持著白米社區居民一路走來的堅持。順著導覽人員的指示、到訪者循著階梯往最高的三樓走去,一間圖書室與一處正播放著電視媒體採訪白米社區片段的用餐場所並列其中。林瑞木說明:「占滿三面牆與社造、休閒觀光、景觀設計……等層面相關書籍的圖書室,就是文化館的大腦。」因此,他建議到訪民眾不妨從樓上往下參觀起,以便深入了解白米社區從一個採礦工業環繞的小鎮,蛻變為帶起木屐文化的社區營造歷程,也讓有心鑽研社區營造的人有一個資料網羅的具體空間。

木屐的工藝之美與精神

發揮創意與運用工具,讓木屐彩繪變化多端。  接著,位處二樓的工作坊則承載著製作傳統木屐的工藝之美與技術。幾面從天花板直曳到地的大幅老師父影像,在其專注工藝技術的神情之外,也宛如訴說著過去工藝與生活間的關係。而工作坊除了是提供木屐師父展現技藝的舞台之外,也是傳統技藝傳承的平台,林瑞木鼓勵在欣賞工藝達人的技法之餘,「民眾也可親自體驗以自己的方式,去體會、展現傳統工藝的精神。」

  在營造白米木屐村或推動地方特色產業的過程中,居民在傳承傳統技法的同時,也不忘以創意賦予傳統木屐新生命。現今在館方展示的木屐已朝結合彩繪、皮雕與木雕,將木屐轉化為一種生活工藝品或創作的藝術品。經過社區居民多年的研發,健康木屐、罰站木屐、減肥木屐、同心協力木屐,還有完全不具木屐功能的木屐形狀結婚證書,都讓木屐文化有了更寬廣的發展空間。

  隨著技法的創新、工具的變化,都讓木屐呈現出多種動人的樣貌。從設立白米木屐文化館「為木屐找個家」的初衷,進而到為讓社區永續發展而必須「為木屐找到主人」的階段,木屐文化館的持續經營著實重要。因此,文化館一樓以木屐的展示、販售為主,參觀民眾可以先選購木屐,再當場配合腳型後加上皮環,成為適合自己的木屐。

  如果還想讓木屐更具個人風格,只要再往文化館旁走上一小段路,就可見到以DIY體驗為主的「工藝館」,可以自己彩繪木屐、製作木屐,或是利用當地盛產的白石進行砂畫。在館內,木屐不只是商品,也是文化,更是生活與藝術的結合。

以木屐文化發展地方產業,同時提升當地環境生活品質。美麗精緻的彩繪木屐成品。白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瑞木。

揮別煙塵 讓社區發光

  當地方居民與礦業工廠雙方有「提升地方居住環境品質」的共識後,白米社區過去塵土飛揚的景況少了,而台泥公司也因購置了靜電集塵器而使原物料的回收成效頗豐。去年,隨著新館舍的落成,人力資源需求相對增加,也創造了不少在地就業機會,同時也為社區文化產業奠定永續經營的基礎。

  然而,如果白米木屐館是一個創造在地就業機會,提升地方環境居住品質的社區型文物館,那麼白米木屐文物館究竟要展現到多大的規模尺度呢?才剛為增建館舍而讓社區產業合作社多出一千六百多萬貸款債務的林瑞木還是堅持:「想做的事太多,除了現有的木屐文化外,也希望將地方的人文、歷史、環境、地理、自然……等資源串連起來,以打破文化館只能侷限在單一空間的概念,而達到白米社區生態博物館的理想。」

  「當白米社區沒有了木屐,還剩下什麼?」白米社區發展協會成員時常這樣問自己。林瑞木引用博物館領域專家呂理政的「發現、驚奇、感動、希望」,期許社造工作在以木屐文化為核心價值之外,還能以文物館為基地,繼續朝此四大方向去努力。他相信,「因為社區的凝聚力與文物館的永續經營需要更多人來協助。」所以,白米社區的社區總體營造故事也將為自己、也為到訪者一直地傳唱下去。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