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盧博士信箱 Reference Service

文:國立台中圖書館

盧博士信箱歡迎有疑難雜症者電郵至ref@ntl.gov.tw
或參考諮詢專線(04)2223-3879
國立台中圖書館自當不負所託,上山下海為您找尋解答。

問: 你對藍綠藻的認識有多少?
答:

藍綠菌又稱藍綠藻,也是海洋中重要浮游植物,它們以單細胞或連成一串的方式存在於海水中,以單一細胞形式存在的藍綠菌,體型非常小,可是它們的數量卻很龐大,在熱帶沿岸或大洋水域中,可能有很高的密度,一公升海水中往往含有高達百萬個藍綠菌細胞,它們在全球海洋的生產力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會形成絲狀群體的束毛藻是很普遍的種類,它的細胞結合成一束束的群體,懸浮在海水中,細胞裡面會形成氣囊,幫助束毛藻維持在海洋表面,而不會下沉,它們能行固氮作用,也就是能吸收海洋中溶解的氮氣,轉換成銨離子(NH4+),提供給其他藻類利用,因此在氮鹽貧瘠的海域裡,束毛藻的角色非常重要。

【資料來源】:臺灣的海洋/戴昌鳳著.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民92。第91頁。

問: 何謂「掠飛烏卵」的捕魚法?
答:

每年4至5月,飛魚隨著黑潮北上,主群經過台灣東部,一部分隨著黑潮支流出現在屏東墾丁、南灣海域。經過臺東、花蓮時飛魚群開始抱卵,等到6至8月間,魚群來到基隆、金山沿海,此時魚卵已經發育成熟,即為汛期的開始。

飛魚的魚卵外有多根細長透明、彈性甚強的附著絲。臺灣漁民利用稻草編織簡單的草蓆,一張張草蓆以纜繩連接,兩端加上浮標、旗幟與閃燈以確認位置,並讓船隻拖著草蓆隨海流漂浮。當飛魚發現草蓆,會依附草蓆躲到下面產卵,魚卵以附著絲絞纏草蓆,漁民目視觀察,若已有眾多飛魚依附草蓆產卵,即撈回草蓆,以熟練的技巧扯下密密麻麻的魚卵,搓洗清潔魚卵糰,並挑出附著其間的草屑。因為附著絲已被切斷,加工後販售的飛魚卵粒粒分明。

【資料來源】:臺灣漁小百科/李嘉亮文/攝影.臺北市:貓頭鷹出版,民91。第54-55頁。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