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風雨滄桑話天一─讀風雨天一閣

文:方麗完(台北市古亭國小教師)

書 名:文化苦旅
著 者:余秋雨
出版者:爾雅
出版年:民81

  中國藏書,淵源流長。自周代有老子做藏書令後,歷代以來,不管是官方秘閣,亦或私人藏書,均有可觀之處。

  除了秦始皇焚書坑儒,元代將士人列為九儒十丐外,鮮少有不尊重讀書人、不尊重書籍者。漢高祖馬上得天下,卻也知不能馬上得治天下,毛澤東罵「臭老九」是一個例外,因其本人也是個嗜書人。

  而藏書在造紙、印刷技術提升、科舉取士之後,加上官方的提倡,以藏書為榮,以藏書為志業的私人藏書家,名人輩出。明代有名藏書家即有四百餘家,清代更有五百餘家,其中明代嘉靖年間的天一閣,更是其中翹楚。

  天一閣正如清代繆荃孫所言,自明中葉以來,海內藏書家,莫不以天一閣為巨擘。黃梨洲表彰之,全謝山為之記,阮文達公為之編書目。學士文人心中,均有一天一閣矣。

  從藏書的角度看來,其對文化的發展,是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不管藏書家本人對典籍的蒐集和研究、保存和推廣,均有重大貢獻。而藏書的困難不足外人道,不但要有財力、有時間、有眼光,還要有機運、有空間、有人力才可為之。

  鄭樵有所謂求書之道有八,即八求(註)。孫慶增:藏書紀要也有六難之說:購求書籍是最難事亦最美事,最韻事,最樂事。知有此書而無力購求,一難矣。力足以求之,而所好不在是,二難也。知好而求之,而必較其值之多寡大小焉,遂致坐失於一,不能復購於異日,三難也。不能據之於書傭,不能求之於舊家,四難也。但知近求而不能遠購,五難也。不知鑑識真偽,檢點卷數,辦論字紙,貿貿購求,每多闕佚,終無善本,六難也。有此六難,雖有愛書之人,而能藏書者,鮮矣!

  故而清初黃梨洲也說:嘗歎讀書難,藏書尤難,藏之久而不散,則難之難矣。

  而天一閣從明代嘉靖年間到現代,歷經有四百餘年,猶存世間,沒有特殊因緣,沒有超越常人的意志,不近人情的堅持,是不能達到。

  余秋雨:不錯,它只是一個藏書樓,但它實際上已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

  天一閣在藏書的管理上,獨樹一幟,也在我國藏書史上,受到重視。特重三防,即防火、防水、防蟲。有關防火者,其天一之名,亦取《易經》,天一生水之言,取水能剋火之意。天一閣有夜不登閣,不嗜煙草的規定。「不使持煙火者登閣」這一規則,歷三四百年,子孫仍僅守不渝,這是天一閣得倖免於火災的原因。

  有關防蟲,天一閣是在書頁中夾芸草(有說是火艾、有說是靈香草)以避蟲,以現代角度看來,當然成效不彰。

  至繆荃孫登閣時,見到的景色是:開廚但見,書帙亂疊,水濕破爛,零篇散佚,鼠咬蟲穿。

  事實上,自范欽歿後,天一閣採取封閉政策,鑰匙分房掌之,禁止取書下樓,非各房子孫到齊,不開閣。「其書不借人,不出閣,子孫有志者,就閣讀之,故無散佚之患」。故而有錢琇芸姑娘的故事,因愛書而嫁於范家,卻礙於閣規,終生未能登閣,鬱鬱以終,令人嘆息,給天一閣憑添一段傳奇。

  藏書的目的,除了書籍的典藏保存外,流通和借閱是主要功能。但天一閣採取封閉政策。其家奉司馬公(即范欽)遺訓,「代不分書,書不出閣。」這項規矩至清代皆有破例,首先以外人身分登閣者,為清大儒黃宗羲,清代亦有供人傳鈔之事,但對象僅限於達官、權貴、大儒。此是天一閣為人所爭議之事,何以這麼重要的藏書樓,不讓更多讀書人登樓讀書,失去藏書的目的,令人扼腕。

  歷代藏書家,知名者即有千餘家,但能經四百餘年猶存,獨獨天一閣一家而已的事實看來,天一閣不近人情的規範,不能說不是一種先見。

  余秋雨:實際上,這也就是范欽身上所支撐的一種超越意氣、超越嗜好、超越才情,因此也超越時間的意志力。這種意志力在很長時間內的表現常常讓人感到過於冷漠、嚴峻,甚至不近人情,但天一閣就是靠著它延續至今的。

  范欽定下規矩,後代子孫,能謹守不渝,靠的絕不是規範而已,靠的是一種信念,一種神話,一種生命意義的堅持。

  故而余秋雨也說:把自己的意志力變成一種不可動搖的家族遺傳,不妨說,天一閣真正堪稱悲壯的歷史,開始於范欽死後。不知保住這座樓的使命,對范氏家族來說算是一種榮幸,還是一場延綿數百年的苦役。

  不管范氏家人是如何的用心,如何的堅持,但天一閣的藏書流佚,也不是范欽所能預料。除蟲害、自然破損外,兵害仍不可免,計有鴉片戰爭時英人強取;洪楊之役時,兵匪劫掠,閣書流出,當廢紙論斤而賣,損失嚴重;一二八淞滬之役日軍破壞外,最慘痛、最令人不捨的是民國三年,薛繼渭與鄉人馮某的偷竊浩劫,損失最為嚴重。

  趙萬里:這一次是天一閣空前的損失,至少總有一千種書散落到閣外,閣中集部書無論宋、元、明損失最多,即明季雜史一項所失亦不在少,登科錄和地方志去了約有百餘部。

  經過如此風風雨雨,天一閣藏書,至民國已大半流失,令人痛心。

  天一閣的歷史地位和名氣,已是中國文化中不可磨滅的一頁,大陸方面,也把天一閣收為國有,對天一閣的修護和擴建,藏書的蒐羅和補充,正大力進行,籌建「南國書城」,作為浙東文化重鎮,恢復天一閣的歷史地位,是幸。

  余秋雨:天一閣的藏書還有待整理,但在文化信息密集、文化溝通便捷的現代,它的主要意義已不是以書籍的實際內容給社會以知識,而是作為一種古典文化事業的象徵存在著,讓人想到中國文化保存和流傳的艱辛歷程,聯想到一個古老民族對於文化的渴求是何等悲愴的神聖。

  凡中國讀書人,都應對天一閣有一種誠摯的禮讚。

註釋

  • 註:鄭漁仲論求書之道有八:一即類以求,二旁類以求,三因地以求,四因家以求,五求之公,六求之私,七因人以求,八因代以求。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