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生態攝影家廖東坤,費時5年拍攝的高畫質玉山生態影片《雲海上的島嶼》,從海拔3,000公尺以上山區,捕捉玉山的每一個角度和樣貌,並且完整地呈現玉山在春夏秋冬,各個季節的生態變化。
玉山的生命悸動
玉山主峰海拔3,952公尺,是台灣最高峰,同時也是東北亞的最高峰。玉山國家公園範圍廣達105,490公頃,園區內崇山峻嶺,山高谷深,有30餘座超過3,000公尺的山峰。
玉山國家公園裡,孕育了獨特且豐富的生態,是台灣生物的寶庫。高山峰頂是極度特化的地區,被四周的低地孤立,每一座竄出雲端的山峰,就有如雲海上的島嶼一般,所以,這部影片取名為《雲海上的島嶼》,別具意義。
在生命甦醒的春季,一股新生的勢力,正從谷地往高山蔓延。在玉山,能看見栗背林鴝、深山鶯、火冠戴菊鳥的蹤影,而各種植物也爭相綻放,高山上的色彩頓時變得明亮。
到了夏季,山上豔陽高照,金黃豔紅的玉山金絲桃、開出朵朵紫色小花的玉山山蘿蔔,還有玉山懸鉤子、玉山石竹、玉山小米草、玉山佛甲草等植物,各種以玉山為名的植物,都在這個高山的花季繁衍相傳。
等到豐收的秋季,果實都成熟飽滿,山上的水鹿、山羊、台灣獼猴早就等不及要享用美好的大餐。而玉山的冬天特別寒冷,玉山杜鵑、台灣冷杉、圓柏灌叢如何躲避嚴寒的冬季?這些難得一見的景象,都在《雲海上的島嶼》。
工程浩大 費時5年
《雲海上的島嶼》片長43分鐘,影片一開始,鏡頭就將觀眾的視線帶到高山上,由上往下看,景色很壯觀,玉山之美盡收眼底。不過,為了從高處拍攝,取得最好的畫面,導演廖東坤攻頂的次數,就多到數不清。
這部影片費時5年才完成,最主要是為了呈現玉山的四季變化,春天的鳥兒、夏天的花朵、秋天的落葉,但就是少了冬天的雪景。廖東坤也覺得奇怪,玉山上明明很冷,但就是不下雪,以至於這玉山的雪景,讓他足足等了4年之久。
廖東坤表示,拍攝期間經常要和天氣搏鬥,日曬雨淋算是家常便飯,不過,還是害怕遇到颱風。有時颱風來得突然,根本來不及下山,棲身的帳篷會瞬間被撕裂,攝影器材也被淋濕,如此拍攝作業又無法進行。去年莫拉克風災過後,他們就停止拍攝近半年的時間。
既然是高畫質的生態影片,拍攝的器材當然是很齊全,每次都得全副武裝的爬上山,所有器材加起來大約40公斤重,不過,廖東坤把吃苦當吃補,無論吹風淋雨,或是長時間的等待,他從沒想過要放棄。
為了拍到最好的畫面,廖東坤曾經長達49天都待在山上取景,但也因為長時間與山林共處,讓他能夠仔細觀察,進而揭開它的神秘面紗。他笑說,總是會遇到很多攻頂的民眾,拚了命的加快速度,一路往上衝,結果吃個罐頭食品,拍幾張照片就下山了,實在可惜。像玉山這樣的高海拔山區,有其一套獨特的生存環境,匯聚了各種動植物,呈現地球生態系的縮影,值得民眾放慢腳步,細細品味。
台灣真美 認識玉山
玉山之美,美在山岳的起伏變化;美在生物的堅韌與活力;美在山川大地之間的和諧與契合。專屬玉山國家公園的生態影片《雲海上的島嶼》已在11月份正式發行,為了讓世界都能認識玉山,特別翻為中、英、日語版本。
另外,玉山目前在參選「世界新七大自然奇景」票選活動,在全體國人的支持下,進入了決選名單,即將在明年11月11日投票終止之前,與世界其他27處著名景點,一起競選世界新七大奇景的殊榮。為了讓世界看到玉山之美,玉管處呼籲民眾,為台灣加油,再次投票給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