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人口僅27萬多人,面積不大只有60平方公里,可是處處充滿讀書聲。閱讀在嘉義市已經成為許多學生和民眾生活中的一部分,尤其近5年來,在市政府大力的推廣下,全嘉義市各國中、小圖書館的書籍,從原本30萬本增加到43萬本。嘉義市長黃敏惠最近公開表揚全市的閱讀達人和閱讀推手,彰顯他們致力於推廣閱讀的貢獻。
嘉義市政府舉行99年度各校教學卓越與閱讀成果展,從政之前是臺北市中山女高國文老師的黃敏惠指出,一本書可以為孩子開啟一扇窗,開拓孩子們的視野,小朋友在學校閱讀,回到家也可以快樂和家人分享。
閱讀達人 經驗分享
興安國小一年級已閱讀230本書的王梓維,從2歲多就開始閱讀,起先是由家中保姆念書給他聽,他開始識字後就大量閱讀。王梓維說,印象最深刻的書是一本《笨羊與狐狸》,描述一隻狐狸掉到水井裡,正好有隻山羊走過,山羊餓得走不動,狐狸就建議山羊跳下來喝水,結果山羊果真跳下去,狡猾的狐狸就踩著山羊的背,跳出水井,變成可憐的山羊,被困在水井裡頭。王小弟弟說,這本書給他很大的啟發,做事情前一定要思考好再去做。
民族國小的林郁捷,也是從幼稚園起就喜歡看書,閱讀過的書也超過200本,每天總要花費1、2個小時閱讀許多課外書籍。她認為書中自有知識,讓她收穫很多,她最喜歡的一本書是《山櫻花》,書中有一些美麗的相片、迷人的圖案,讓她愛不釋手。
不論是在學校或是家裡,閱讀環境的營造相當重要。以推廣閱讀有成的嘉義市興安國小為例,楊文菁老師把教室精心佈置,一年級閱讀室就有500本書籍,學生即使下課一有空也習慣看書。民族國小則會把許多書籍,放在學校轉角地方,稱為:「轉角遇到書」,學生家長或小朋友,走過轉角就可以把書拿起來閱讀,全校處處有書香,隨時有書可讀。
閱讀推手 處處用心
嘉市府教育處社教科長洪文祥強調,嘉義市有19所國小、8所國中,全市國中、小學生人數有3萬多人,目前擁有藏書量是43萬多本,平均每位小朋友擁有14本書。這是市政府結合中央政府的力量,以及擴充到民間資源,才能達到如此的規模。其中,民族國小也成為「天下雜誌」推廣晨讀10分鐘的重點學校,星期二有志工媽媽說故事、星期四有大愛媽媽說故事。
以愛心書庫為例,全臺灣平均每個鄉鎮市才擁有1座書庫,而嘉義市東、西兩區,卻有5座書庫,全臺密度最高,豐富了閱讀的資源。
現在閱讀方式多元化,興嘉國小校長陳火川指出,國文科、數學科內容都可以與閱讀相結合。如課程上到《西遊記》或是《三國演義》,老師就會指導課程所衍生的一些人物;數學課上到阿基米德液態體積,老師也會提供相關書籍,達到學生閱讀的深且廣。
傳統的閱讀方式已無法滿足現在學生,民族國小在閱讀室,提供20部閱讀專用的電腦,老師或小朋友可隨時尋找書籍資料。興嘉國小校長陳火川表示,學校還供給電子書,或有聲電子繪本的分享,也讓學生觀看相關電影,透過影像學習。
民族國小有的老師多才多藝,繪製電子繪本下載到學校網路平台上,老師會安排活動讓學生深入書中情境。比如閱讀到:「一粒種子」,這描述一位發展遲緩的小孩成長過程,老師帶著學生栽種向日葵種子,同時鼓勵大家捐統一發票幫助別人;並且讓同學們合作堆骨牌,體會完成骨牌可不容易,但如果吵架推倒骨牌卻容易得很。
民族國小游麗滿榮膺閱讀推手的肯定,她除了在學校推廣閱讀外,還配合家長走進社區裡,以小太陽劇團的形式,鼓勵小朋友撰寫劇本,並將演出過程錄影、上傳至YouTube播放,讓更多人可以分享努力的成果。
興安國小早在10年前便有:「文菁老師說故事」,至今一直深受學生喜愛,而幕後推手就是楊文菁老師。她說,學生自己一個人看書,和與全校其他同年級學生200多人共同聽老師講故事,閱讀氛圍是很不一樣,並且能提高小朋友的閱讀興趣,會更想主動找書來閱讀。
閱讀認證 榮譽象徵
為了鼓舞小朋友持之以恆,嘉義市許多學校都設有獎勵措施,興嘉國小校長陳火川指出,高年級還推行閱讀手冊認證,形成一種榮譽的象徵。民族國小游麗滿主任表示,在民族國小閱讀超過30本就成為閱讀小達人;超過60本,她會與小朋友約會,請他們吃點心、喝奶茶;超過100本小朋友便能與校長有約,成為閱讀的小狀元,校長會親自為他們製作鬆餅,為小朋友戴上狀元帽、披上綵帶。
不只如此,凡是閱讀過60本以上書籍,民族國小會將學生姓名,公開在學校跑馬燈亮相長達一個月,增加學生榮譽感,也可以讓全校其他學生見賢思齊。學生反映,跑馬燈每次出現自己名字的時間都相隔很久,因為校內閱讀風氣興盛,在跑馬燈上出現的名字太多了。
除了閱讀推手和閱讀達人的頒獎表揚,市府教育處還邀請專家學者到全市各國中、小,展開推動閱讀教育輔導訪視,經過嚴格的評分,獲獎學校包括蘭潭國小、林森國小、民族國小、嘉北國小、文雅國小、興安國小、蘭潭國中、嘉義國中、精忠國小。這些優秀的學校,推動閱讀都是有系統的融入各項教學中,還發揮巧思啟發兒童,獎勵孩子多閱讀,讓嘉義市在閱讀領域卓然有成、處處飄著書香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