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東京書展夠嗆 出版協會取經

文:戚實一

  除了法蘭克福國際書展、波隆納國際童書展、美國BEA書展、倫敦書展、台北國際書展和北京國際書展外,另外一個亞洲地區較受出版業注意的就是東京國際書展。

  東京國際書展(Tokyo International Book Fair,TIBF)每年在「東京國際展示場」舉辦四天,原本初期以版權交易為主,但後來也效法台北書展、香港書展的作法,改為亦兼顧現場銷售的折衷形態。

出版協會率團參展

  每年都率台灣出版業界轉征亞洲各大書展的中華民國圖書出版事業協會秘書長陳恩泉表示,「2004年東京國際書展」是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台灣也組成參展團前往參展,台北駐日代表處代表羅福全也親自到場參觀,並探視參展廠商。

  東京國際書展2004年共有來自全世界25個國家的六百家出版社參展,由於新書和目前最具話題的電子出版品等都在會場上展出,所以開幕首日即吸引大批人潮到場,最後兩天的大拍賣活動更為書展帶來高潮。

  台灣參展團一行26人由陳恩泉秘書長率領參展,尖端、新文豐以及以英語教材為主的吉的堡、蘇活等都有活潑生動的展示攤位,我國駐日代表羅福全並到場探視台灣參展書商,並信心十足地說:「日本可說是國際最大的圖書市場,也是外國書最多的國家,台灣館的敦煌寶藏等系列叢書已被訂走七百多套,表示日本市場有很大的需求。」

  陳恩泉則向羅福全提議說,政府應該將日治時期留下來的資料有系統地加以整理,政府對文化事業愈來愈重視,故應該成立專案,因為史料能完整地整理出來,台灣在國際上的出版文化交流應會更有立足點。

藉由書展拓展市場

  談起亞洲地區的書展,陳恩泉覺得:「書展的主要功能是版權貿易,其次是文化出版界的交流,在版權交易部分,除了台北國際書展外,目前亞洲最主要的書展有東京書展、香港書展、北京書展、韓國書展及新加坡書展等。」

  其中東京書展費用昂貴,且日本版權代理制度根深柢固,國外出版社就算到東京書展都難以在版權交易方面有所斬獲;中國雖有可能成為中文版權市場的主導,但面臨忽鬆忽緊的出版政策,仍嫌不足的購買力,還難以成為一個以版權為主的書展;香港和新加坡書展特色相同,以銷售為主,難以吸引國外出版社參加。

  陳恩泉仍然認為,由於近年經濟萎縮,加上中國大陸出版業者積極參與圖書事業,台灣業者目前已是雪上加霜,但他們仍希望藉參加亞洲和對岸的書展,拓展華文出版市場的管道。

台灣業者應力求突破

  陳恩泉指出,早年台灣在亞太區華文書展上占盡優勢,近年來中國圖書業慢慢有取代台灣當年的氣勢;例如,近年對岸業者在大型書展上的布置精巧、設計多變,顯示投入的心力愈來愈多,台灣業者已有警覺,要尋求另一突破,才能走出新方向。

  陳恩泉認為未來台灣圖書業者的新方向,是要拓展一個更大的市場,而大陸市場就是未來華文的最大市場,台灣業者希望能盡快與當地開啟一個正常合作管道。

  為了掌握任何可能的商機,陳恩泉可說用心良苦,他舉澳門書展為例,澳門人口少,市場極其有限,但為何台灣出版界要組織陣容龐大的出版商來澳參加書展?其重要原因是台、港、澳三地都是傳襲中文繁體字的地方,透過相關的書展交流,可以讓繁體字繼續傳襲下去。

  他認為,經過多年的努力,台灣方面也開始接受大陸的簡體字,大陸方面也逐步流行港澳台三地傳襲下來的繁體字;目前兩岸四地間簡、繁體字的差異,對於中華文化延續的負面影響,已越來越小,譬如台灣讀者透過上文下理的連帶關係,也大致可以讀懂其間之「簡體」字。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