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政策交流道─國中圖改隸教育部 鄭部長喜迎新嫁娘

文:李欣如 照片提供:侯聰慧

  在這個黃道吉日,教育部部長鄭瑞城匆忙地趕到現場,聲稱等不及要見見新嫁娘,而早已坐在典禮現場的國立台中圖書館館長蘇忠則是這天的主角。因為從8月1日起,國中圖就要正式由文建會改隸教育部,鄭部長打趣地說道:「感謝文建會將新娘養得這麼好,還帶來這麼多嫁妝。」從今起,公共圖書館體系的發展也將因為整合,而更得以發揮。

  當天上午在文建會的一場記者會上,文建會主委黃碧端即預告:「即將要將國中圖嫁出去了。」幾個小時過去,從台灣各縣市前來的文化局局長與公共圖書館館長,則歡喜地集聚在教育部記者會現場,一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雖然公共圖書館將從文化體系轉到教育體系,不過,館員們對於推廣閱讀的心意還是不會變的。

國中圖輔導公共圖書館的角色不變

教育部長鄭瑞城(右) 與國中圖館長蘇忠(左) 共同肩負書香遠傳的責任。  國中圖前身為「台中州立圖書館」,於民國12年設立;光復後更名為「台灣省立台中圖書館」,歸隸省政府教育廳,成為台灣省唯一的省立公共圖書館。民國86年至88年間,國中圖由省政府教育廳改隸文化處,並配合政府精省政策改隸文建會,更名為「國立台中圖書館」。如今,九個年頭過去,為配合政府組織調整作業,改隸教育部,又正式回歸到教育系統。

  國中圖自省政府時期,即肩負著輔導全省公共圖書館的責任,例如推動「鄉鄉有圖書館」、「公共圖書館自動化」等計畫,對於當時各縣市鄉鎮圖書館的普及與自動化,影響深遠。

  尤其在民國92年間,文建會爭取12億5千萬推動「公共圖書館空間營運改善計畫」,更讓全台301所公共圖書館能藉地方集體的創意與力量,共同設計改造成更吸引人、更貼近人心且富地方特色的「好所在」。國中圖館長蘇忠感謝文建會九年來,協助公共圖書館完成許多重大的工作,他並表示,「改隸教育部後,國中圖輔導公共圖書館與協助其業務推動的角色不會改變。」

  目前國中圖無論是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無線射頻識別系統)自助借書、彩色書標管理以及數位典藏等創新業務,皆提供讀者開創性的服務。另外,對於輔導各鄉鎮圖書館、推動全國性的閱讀運動及建構全民終身學習平台等工作,在縮減城鄉數位落差層面也都頗有助益。

  隨著歲月的推移,高齡已屆85的國中圖館舍也正積極推動遷建計畫。於民國101年完工對外正式啟用之前,館員正朝建置數位資源系統使力,希望能朝轉型為國家級的數位公共圖書館邁進。

強化公共圖書館體質

各公共圖書館插上願景書籤,宣告書香遠傳的決心。  教育部部長鄭瑞城指出公共圖書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是社會國家競爭力的展現,也是人文素養養成的關鍵。於是,教育部在接管後的重點將聚焦在「公共圖書館的活力再造。」

  教育部已向行政院提報爭取3年37億的「閱讀植根與空間改造:公共圖書館活力再造計畫」。除補強文建會公共圖書館空間營運改造計畫中,仍待加強或來不及申請補助的館舍,閱讀環境的提升也是此計劃的施行重點。

  而在國中圖回歸教育部後,公共圖書館整體事業的發展,也因有共同專屬的主管機關更得以發揮。教育部除原有的附屬機關國家圖書館、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外,在國中圖加入後,將形成全國圖書館的輔導體系。

  因此,無論是有效整合各地圖書館資源、以專業組織與人才帶領縣市鄉鎮圖書館、協助圖書館發展為在地的學習據點,或是規劃分工整合的運作機制,都有助於公共圖書館體質的強化與服務的提升。

圖書館服務仍大有可為

  鄭部長也在記者會現場分享一項統計資料,「在芬蘭,平均每250位國民擁有一所圖書館,一位國民一年平均到訪圖書館的次數有21次;在台灣,一位國民平均一年到圖書館的次數只有一點多次。」儘管台灣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已日益進步,但從社會文明的指標來看仍大有可為。

  未來,國中圖除與國家圖書館、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建立分工整合的運作機制,共同形成全國圖書館的輔導體系。鄭部長也強調,連同教育部尚有20多個附屬單位,也將透過不同的組合與連結,共同推動社會教育的目標。

  最後,這場被主持人喻為娶親儀式的改隸記者會,就在屏東縣萬丹鄉立圖書館館長陳義宗為圖書館創作的打油詩中畫下句點,「大家鬥陣來讀冊,增加知識練身體,文化藝術這最多,歡迎朋友進來坐。」公共圖書館夥伴們久久未散去,因為對於心中圖書館的夢,他們總是談不完……。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