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話題充電站-邱錫麟影像敘事 捕捉人文的感動

文:陳雅莉

照片  原本是在國中教國文的老師邱錫麟,利用課餘閒暇、休假時間把玩相機、鏡頭和攝影,一晃眼之間,竟連續出版了六冊攝影集,舉辦過五次攝影個展。今年五十八歲的邱錫麟,抱持著感恩、回饋的心,支撐他走上拍照、攝影之路,一走就是長達三十年之久,「有感於我自己這一生受到許多有形與無形的感動和溫暖,希望可以透過鏡頭、影像,和大家分享,也提供給更多人思考的空間,這就是我拍照的心願與信念。」

  儘管到國外攝影很辛苦,有時會遇到小偷,甚至被人追打二、三次,因為不知道有些地方拍照還要給對方錢。在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邱錫麟依舊抱持著甘之如飴的心情,凡事小心謹慎,相信旅途困難、辛苦及危險都可以一一化解。

對人性充滿興趣

  剛開始拍照時,邱錫麟原本對於唯美的東西比較感興趣,因為可以直接吸引、刺激到人的感官,但久而久之他逐漸對人文、人性產生興趣,進而成為這一輩子攝影的主題及發掘的題材。

  事實上,邱錫麟平常是不拿相機、不拍照的,都是先設定好主題,再慢慢醞釀和思考,然後蒐集資料,並想像與那邊的土地、人文做連結、接觸和互動,等到感覺、時間比較成熟與豐沛後,就馬上買了機票,飛往拍照主題的國家。

  邱錫麟表示,其實人文、人性的主題更能呈現出攝影的瞬間功能,而且是真實的紀錄與見證。他先從台灣開始,特別是從自己的家鄉宜蘭先開始攝影、蒐集影像,包括公園的市井小民、純樸鄉間、山區原住民,才赫然發現物質發展進步的台灣,人文現象卻是正快速地消失中。

  之後他開始到國外攝影,例如尼泊爾、西藏、緬甸、印度、中國大陸。邱錫麟說:「台灣是自己的土地、家鄉,有濃厚的親切感,至於國外,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感動和心靈共鳴。」

鏡頭下的人文關懷

  從一開始,邱錫麟拍照對象就鎖定以人為主題,即使有風景、建築、古蹟,也是設定為人的生活場景說明,因此在他的影像作品中,純樸的人性、和諧的人際關係在勞動、貧窮、艱苦生活背景下,充滿了祥和且散發出生命尊嚴的精神。

  就如同台灣師大美術所副教授曾肅良形容:「閱讀邱錫麟所攝製的一系列影像作品,似乎有一股奇妙的力量,輕輕地,使我們在快速的生活步調裡逐漸緩慢下來……。」

  邱錫麟的一系列作品,承繼著三十年來一貫人文關懷,在其鏡頭之下影像的呈現,不斷地引導、激發著我去思維許多平日未曾注意或是無暇思索的事物,更引領我透過文明繁華的表象,以更為深沉的思路,去面對同屬於人間的種種面向。

  他的影像作品在平凡無奇之中,卻散發著耐人尋味的的魔力。我在每一個人物的燦爛笑容裡笑著,也在每一雙真摯的眼神裡感染著真摯無偽的感情,在每一位自足而樂的表情裡,體驗到舒放的自在。」

攝影集分送圖書館

  走遍了海內外窮鄉僻壤,透過鏡頭關懷人文,邱錫麟更進而連續出版了六冊攝影集,記錄中國大陸、尼泊爾、緬甸、台灣、印度和西藏等地人文風情,而且完全是自費出版,只送不賣。

  「我希望將這些攝影專輯免費贈送到全國各大學圖書館、鄉鎮圖書館及宜蘭縣內高中、高職、中小學圖書館,將自己走訪各地的內心感動,透過珍貴的鏡頭,與學子分享,產生共鳴,並在圖書館中讓有緣的人能翻閱,這是我當初開始拍照的心願。」邱錫麟強調。

  邱錫麟笑說,自己是一個念舊的人,對於童年、青少年的回憶念念不忘,尤其是過去台灣社會的單純、純樸、和諧,以及人際之間的敦厚、溫馨,「我很懷念這種人性的光輝、和諧之美,希望藉由影像紀錄,跟大家分享、互動、對話,也留住記憶,當作見證。」

照片邱錫麟攝影小檔案
1949年 生於台灣宜蘭
1972~1993年 任國中教師
1986年 「人間」攝影個展
1988年 「尼泊爾去來」攝影個展
1988年 出版《尼泊爾去來》攝影集
1993年 「心窗」攝影個展
1988年 出版《心窗》攝影集
1994年 「又見真樸」攝影個展
1988年 出版《又見真樸》攝影集
1995年 台灣現代攝影家十大聯展
2002年 「真情‧緬甸」攝影個展
2002年 出版《真情‧緬甸》攝影集
2005年 出版《典藏台灣》攝影集
2006年 出版《印藏之頌》攝影集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