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歲末年終一年一度的「臺灣閱讀節」,是全臺愛書人期待的文化盛事,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國資圖)推出「無所不讀. 夜探國資圖」,帶領讀者揭開國資圖閉館後的神祕面紗,並結合音樂、電影、動漫、運動等主題活動,以夜宿、探險圖書館的模式,啟發讀者開啟閱讀的多重可能,從不同的生命體驗找出自己可能的閱讀模式。
而各縣市的圖書館也以「在地生活」為繆思,延伸豐富活動與讀者互動,與社區建立緊密情誼—基隆市公共圖書館中正分館致力探索海洋產業與文化,暖暖分館將重心放在山城風光;新北市立圖書館蘆洲長安分館傳承廟宇與神將文化,平溪分館以走讀推廣天燈與鐵道之美;身兼古蹟的臺南市中西區圖書館,擅長用空間說故事,娓娓道來臺灣的民主歷程;臺中市立圖書館中區分館則透過史料採集連結社區,以實際行動參與舊城復興。此外,嘉義市文化局圖書館「巷弄閱讀嘉」提供精選書籍給合作店家,讓閱讀貼近常民生活;臺北市大稻埕郭怡美書店發想「沃土計畫」,使閱讀在社區扎根,皆為推廣在地樂讀的創意實驗。
國資圖向以不斷創新的思維推動閱讀活動,2024 年首度舉辦的戶外圖書館、Cosplay 走秀及音樂會等模式開啟不同形式的閱讀,獲得讀者熱烈迴響,期待能為各地公共圖書館帶來更多靈感啟發。隨著社會的變遷和圖書館的發展,圖書館的功能和閱讀模式也不斷在轉變,閱讀不僅止於書本,也可以是一種生活態度及其產生的文化共鳴,而圖書館豐富多樣的活動,為閱讀注入多元的活力與價值,啟發並提供讀者更多的閱讀可能性,持續成為知識探索與文化傳承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