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習襲相關—大英圖書館書籍維護之所見所聞

文:高宜君 照片提供:高宜君

 位於倫敦的大英圖書館與其說是公共圖書館,倒不如說是藝術的殿堂。大英圖書館善用媒體資源,讓 更多人能夠透過展覽與書籍保存紀錄片來了解館內藏品。

 

圖書館1樓大廳,建築物本體有自然光

 2018年搭上長榮飛機到英國旅遊,旅程中讓我最感興趣的莫過於大英圖書館(The British Library)為了哈利波特魔法史展所錄製的訪談紀錄片,影片內容介紹J•K•羅琳筆下的世界與圖書館之間的關聯,同時也展現了圖書館書籍與檔案維護之相關工作。

 

探訪大英圖書館之館舍歷史與位置

國王的圖書館(King’s Library)為透明書庫,以透明玻璃作為牆壁,展現書籍之浩瀚

 大英圖書館(The British Library)即「英國國家圖書館」,成立於1973年直至1997年於倫敦建立新館全面開放,以豐富的蒐藏品聞名全球,擁有超過一億五千萬的館藏,除了書籍和手稿,大英圖書館還藏有國家報紙檔案、國家郵票收藏和印度事務部檔案等,是世界上最大的學術圖書館之一。單以藏書量計,大英圖書館有一千四百萬本藏書,唯美國國會圖書館之外全球藏書量最大的圖書館。
 

 大英圖書館前身為1953年在倫敦成立的大英博物館,圖書館蒐藏品多源自於大英博物館閱覽室將近250年以來的藏品,由於當時文物、文獻資料成長速度暴增,很快的空間運用上明顯不足,因此1973年英國議會決議將大英博物館的圖書室與其他書籍文獻館統合成一個機構,因而成立大英圖書館。英國政府於1975年取得現址,在倫敦聖潘克拉斯火車站(St Pancras International)旁設立總館,建築體以磚紅色為主與火車站相似,外觀造型則似遠洋客輪般的輪廓,由建築師科林•聖約翰•威爾遜(Colin St John Wilson)設計;另有一藏書庫設於西約克郡(West Yorkshire)。

 

 圖書館共14層,其中地上9層,地下5層,整區開放空間共有6層,最特別的是,整棟樓的核心區域是一座高達6層樓高名為國王的圖書館(King’s Library)透明書庫,從四周望內可清楚看到,國王喬治三世的藏書整齊排列於架上,而這區圖書非常珍貴,只供有研究目的的研究人員申請。閱覽空間散布於各個樓層,需要先取得閱覽證後,才有資格進入閱覽室,一樓還有珍貴書籍與手稿專門展覽區。

 

從哈利波特訪談紀錄片看大英圖書館

透明書庫位於圖書館中間,四周圍繞開放式閱覽空間

 飛機上「哈利波特魔法史展(Harry Potter: A History of Magic)」的宣傳影片,引發了我的興趣,很遺憾此展覽在我抵達英國旅遊時已結束。不過影片內容仍深植我心,影片中策展人以哈利波特戲中所用的物品為主軸,開始尋找是否有相對應的圖書館藏品,展現圖書館博大蒐藏;也邀請英國作家J•K•羅琳談談書中的劇情片段,引出圖書館藏書與檔案手稿,其中有製作傳說中的魔法石的<里普利卷軸>(Ripley Scroll),另外還有霍格華茲魔法與巫術學院所教授科目之天文學、魔法史、咒語和草藥學等研究相關真實物一起展示,似真似假的情節,令人不免深陷其中一看再看,而館員持拿與維護文物的恭敬態度也值得學習,細膩的帶入大英圖書館日常。

 

藏品醫院 大英圖書館藏品維護與教育

 此次參觀以大英圖書館修復中心(British Library Center for Conservation)為首要重點,因涉及藏品安全與使用工具性質等問題,故參觀前須先與圖書館人員接洽參訪時間。一般民眾不含12歲以下兒童,可先上網預訂修護導覽,全程約75分鐘,採收費制。修復中心位於主館3樓,由連接道來區分讀者與工作人員區域。進入中心一入眼簾的是一個小區的展示空間,桌面上放有製作西式書籍的工具與材料,另外牆上有動態影片教學,教導民眾如何使用正確工具與方法清除書籍灰塵、修補書頁等修護動作。
 

 中心分有東方藏品與西方藏品兩大工作區,採光充足,每位修復師也都有專屬的修復區域,所照護的藏品年代從公元前3000年至今,約1.5億件實物收藏,收藏品包括各式各樣的材料類型,包括紙張、羊皮紙、照片、皮革、紙莎草紙、木材、紡織品、陶瓷、金屬等。修復中心業務除了平時的藏品維護工作外,也有提供完善的實作學習機會,讓在學學生和專業相關工作人員申請實習。另外,圖書館與西迪恩藝術與保護學院(West Dean College of Arts and Conservation collaborate )合作,為從事圖書館、檔案館藏工作人員和修護系學生,提供專業領域一日課程的學習。

 

穿越古今習襲相關 國立故宮博物院之手做課

西方藏品修復室要比東方藏品修復室大,修復用具井然有序地排列於桌上。

 微型教育推廣已是目前全世界公私立博物館與公共圖書館一大趨勢,國立故宮博物院於2018 年展出「古人掌中書- 院藏巾箱本」特展,策展人為了讓民眾更能深入了解巾箱本裝幀形式,因此舉辦一系列相關演講與手作工作坊,活動內容含括中、西書籍源流的理論課程與中、西書籍的手作體驗課程。筆者有幸參與其中,擔任中式書籍製作的講師,運用自身相關專才來教授手工線裝書製作,本堂課活動時間約3 小時,共有31 位學員齊聚體驗「中式袖珍本」。
 

 袖珍本顧名思義為外型小巧細緻,便於攜帶的書籍,也因為方便之由,深受當時一般士子民眾的喜愛與收藏。故為配合此次主題,在材料備製上將特別量身訂做,與一般書籍大小有所不同,所有的製書材料與尺寸上的拿捏,儘量與展覽中的袖珍本相似。據策展研究員表示,與手掌尺寸相當的書籍大小為佳,因此本次書籍尺寸以不超過手掌大小為原則。
 

 製書的步驟繁複,在學習體驗的過程中,學員紛紛表示縫書的步驟最為困難,像是其中一位學員,因為縫書線長度估算錯誤,只能重新計算。另一位學員因為書眼過小,最後縫書針卡斷在書眼中,費盡力氣與時間拆掉重來,很多學員因為步驟繁複而無法自行完成,需由助理協助完成,雖然頗費心力,但完成的同時也都感覺滿意。
 

 活動後從學員回饋的問卷中得知,多數學員經由本院活動網或Facebook 得知取得訊息,參加本堂課的學員以女性居多,年紀介於30-59 歲之間。另外,約有三分之ㄧ的人勾選第一次接觸手工書製作,並表示下次若有相關手作課程也會有興趣參加。因為這樣的手作課,讓民眾不再只是以眼觀書,藉由此次活動,同時也帶入中式書籍裝幀型式演變歷史,讓學員以古人製書的心,來好好享受本次活動。

 

分解--縫書 材料(書頁、書皮、縫書線、針、尺、針錐子、槌子、紙鎮、裁切刀、切割墊、漿糊)

 

書與生活密不可分 帶領讀者翱翔書香

 大英圖書館展覽宣傳多元,透過研究人員與策展者的專業與視野,藉著書與檔案之間的重要關聯,帶著觀眾進入另一個時空隧道。另外,對於藏品維護工作與教育也相當重視,不僅提供專業導覽服務,更為修復領域的夥伴創造一個學習平臺,開設多項課程,值得大家作為借鏡學習。
 

 本院圖書展覽透過各種特色主題,搭配不同演講與手作課程,提供不同的思維與學習,讓民眾藉由感官、閱讀、視覺創造和互動來體會書中所帶入的生活品味與歷史,讓原本寧靜的字句,頓時因為互動學習而充實更多專業知能與人文內涵。你有沒有心動想要一起翱翔了呢?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