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低氧處理在圖書保存與蟲菌防治上的應用

文:楊時榮(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助理編輯)

【摘要】

  以低氧處理保存及滅蟲問題,若以環保觀之則是必然趨勢,臺灣一向以經濟奇蹟傲視自豪,至於在保護文化、環境上卻往往被忽略,本文所介紹以低氧取代化學藥劑,處理圖書蟲害及典藏一事,便是考量環境保護及人身安全之重要而提出分享同道。低氧除蟲及保存文獻,國外已研究多年,本文乃就國外引進之RP-K、低氧處理標準及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依照前項標準所研製之低氧除蟲箱予以簡介,盼能對同道在面臨蟲蛀及保存難題時,有多樣選擇與參考。

關鍵詞:圖書維護、低氧處理、封存典藏、燻蒸、氮氣除蟲

一、前言

  圖書蟲菌防治與保存,並非為現代圖書館所專利,遠自中國三代(夏商周)時便有專設「翦氏」負責文獻保護及斷滅蟲蠹,而此類保護工作,在各國文化成長的漫長歲月中,隨著知識、經驗不斷累積,也都逐步持續演進,創造發展出不少維護技法,本文中所述低氧處理法便是一例,其便是運用現代知識處理圖書保存與滅蟲事宜,非但可以減少以往圖書館在使用環氧乙烷、溴化甲烷等有毒化學藥劑,對環境、圖書及人員所造成之危害缺失;同時就設備及方式上而言,也極簡易安全,符合經濟效益。基本處理過程,係在密閉空間內,充填氮氣或於空間內置入脫氧劑,以降低空間內氧濃度,作為除去蟲菌抑止文獻氧化之依據。如此方式業經國外保存機構實驗證明,確是符合安全標準之方法。惟因器材設置與用途不同,故低氧處理方式也迥異,以下便就封存典藏與燻蒸除蟲兩項簡述。

二、封存典藏

  將圖書文獻置於密閉空間內,並於該空間內放入適量脫氧劑,以去除空間內之氧氣及腐蝕性氣體,防止霉菌、蟲蛀、氧化等問題發生,密閉空間不再開啟,直接保管,此為封存典藏。封存典藏適用於使用率甚低之檔案保存,至於流通率較高之圖書是不適用,除非將劣損嚴重之圖書,另製複本後再予封存。封存典藏方式,首先係選用透氣、透濕性低及透明性高之密閉袋子,俾便袋內易於保持無氧及濕度安定,目前日本三菱ガス化學株式會社,所研發之RP-K便是屬於封存典藏之一種,台灣關稅總局海關博物館等單位也都有採用,其保存方式首先選用適宜的「ESCA」為盛裝袋(註1),將保存物置入「ESCA」袋中,按袋中空氣量ml計算(註2),再放入袋中適量脫氧劑(鐵粉+氯化鉀)、氧濃度指示劑後,用熱封口機將袋口密封,數小時內袋中腐蝕性氣體,如亞硫酸、氯化氫、氨、二氧化碳等,可到降至1ppm以下,而氧濃度則在24小時內,也會小於0.1%以下,氧濃度指示劑會以變色來指示,並持續、長久保持此種低氧狀態之色調,若以溫度攝氏25℃及袋子封口無有損壞之標準情況下,通常此低氧持續期間都可維持10年以上(註3。目前甚多高科技產品也都採用低氧封存,圖書館資料若無顧及流通問題,則此種封存方式,應可提供圖書館於典藏工作時的參考與選擇(圖1~5)。

圖1:圖書封存典藏,必須有複本之正本封存才無礙於書籍流通,如圖中便是以影本流通,正本封存典藏。 圖2:封存典藏之書籍,首先需裁出ESCA袋之尺寸。
圖3:將圖書、脫氧劑及氧濃度指示劑放入ESCA袋中。 圖4:將放入圖書、脫氧劑及氧濃度指示劑之ESCA袋的封口以熱溶器密封。
圖5:密封後之情形。

三、燻蒸除蟲

  以往燻蒸除蟲,均是採用毒性強烈之環氧乙烷、溴化甲烷為除蟲藥劑,由於殘留毒性甚強,對環境、圖書及人體多少都會造成傷害,因而為尋求更有效且無毒之除蟲法,在國外便有研究以氮氣取代藥物之燻蒸方式產生。氮氣(N2)本身為無色、無臭、無味,化學性不活潑之氣體,在大自然空氣中便含有78%,一般食品工業也常以其來防止食品發黴變質,對人體、圖書、環境而言均屬無害,此種以氮氣充填來降低氧濃度除蟲之原理,國外研究概分兩種方式,一在真空環境內充氮加壓除去蟲菌;一是常態氣壓下充氣除蟲。兩者除蟲基本原理,都是利用充氮促使環境內氧濃度降低至0.3%以下,使蟲菌於缺氧狀況下,造成體內水份外溢嚴重脫水而亡,如利用真空充氮,則可因加大壓力之關係,更進一步破壞蟲體細胞,加速蟲菌窒息死亡,減少除蟲時間。

  真空充氮處理除蟲,必須具有真空容器、真空泵、氮氣鋼瓶、氧氣減壓閥、單向氣流電磁閥及DDC─電磁真空帶充氣閥等設備組成,在除蟲過程中,可以配合工作環境之溫度從攝氏0~30℃、相對濕度35~85%範圍內;真空度容器容積為1.25m3;容器耐壓為12kg/cm2;道管接口真空度10-2毫巴;容器真空度5x10毫巴左右。除蟲程序首先開動真空泵將真空容器抽真空2小時,再充氮氣保壓在1.6kg/cm2之標準內,並維持內部氧濃度0.2%以下,如此充氮保壓60小時後,則可將各類成蟲、蛹、卵全數殺死(表1),對紙張性能、字跡色差及含水率,均無不良影響(註4),是非常安全的除蟲法,只是設置費用較為昂貴,非一般鄉鎮單位所願購置。

表1 書蟲充氮保壓狀況下致死時間

  密閉時間
60小時 48小時
提供蟲數及死亡率
種類 生態 總蟲數 存活數 死蟲數 死亡率(%) 總蟲數 存活數 死蟲數 死亡率(%)
檔案竊蟲 幼蟲         20   20 100
30   30 100        
成蟲 50   50 100        
黑皮皮蠹         30   30 100
幼蟲         90   90 100
成蟲 20   20 100        
花斑皮蠹         15   15 100
幼蟲         90 86 4 4.4
50   50 100        
成蟲 40   40 100        
衣魚 成蟲         20   20 100
赤擬谷盜 幼蟲         50   50 100
成蟲         90   90 100
米象 成蟲         90   90 100
蜚蠊 成蟲         10   10 100
備註 充氮保壓狀況係在壓力1.6kg/cm2及氧濃度0.2%以下連續保持60小時(或40小時)

資料來源:檔案保護技術研討會論文選編(續集),中國檔案出版社出版。

  常態氣壓「低氧除蟲箱」,以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現有物為例(圖6),材質用壓克力製成L50cmxW35cmxH44cm箱子一只,容量77公升,並附有正負壓力表、溫濕度計、氣體流速表、流量壓力表,無需任何電力便可除蟲,設備裝置簡單低廉,適合各館儲備利用。處理過程需配合純氮鋼瓶(濃度99.999)、氧濃度指示劑共同使用,澳洲博物館驗證,箱內需符合溫度25℃、相對濕度55%、氧濃度0.3%以下等條件,密閉維持14天,則可除去所有成蟲、蛹、卵(註5),日本東京國立文化財研究所,以為在一定時間內利用低氧除蟲,溫度實佔很大關係,不可太過於低溫,並以彀象蟲為實驗對象,認為溫度30℃最為適宜,可以除盡蟲卵(註6)。常態壓力低氧除蟲箱之使用,首先將蟲蛀文獻置入箱內,同時放入氧濃度指示劑,將箱蓋合上,注入大量純氮氣置換2小時後,迨箱內氧指示劑變色,指示氧含量低於0.3%以下時,便可將氮氣改以微量20cc/min注入箱內,氮氣鋼瓶輸出壓力調整為0.2kg/cm2,微開低氧除蟲箱排氣孔,使箱內壓力略高於箱外壓力,嚴防箱外空氣滲入箱內,維持如此狀況14天,並需隨時注意控制箱內溫濕度,以求在低氧標準圍內,達到徹底除盡蟲害之目的。

圖6:低氧殺蟲箱正在處理館藏竹雕品蟲蛀情形,右下角圖為竹蠹蟲死亡情形。

四、結語

  在國外使用低氧方法保存文獻及處理蟲蛀,已研究多年,並訂有一套完整程序與標準。近年國內也有自日本引進RP─K保存文物;而在除蟲方面,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也研製完成,可達國外低氧除蟲標準,溫度攝氏30℃(或25℃)、相對濕度55%、氧濃度0.3%以下之除蟲箱。筆者認為低氧處理既然較化學藥物為優,對紙張、人體、環境也都不易造成傷害,基於好東西要與好友分享之理念,是有必要將低氧處理法廣為推介,使圖書館同道在面臨保存及蟲蛀問題時,能有多一種選擇參考,使館藏維護工作能夠更盡完善。

【附註】

  • 註1:包裝袋子依材質之不同,品質也有差異,一般而言EVOH系和PVDC系等去氧劑包裝用袋子,因透濕性高,所以無法保持內部濕度安定,而塑膠、尼龍、聚乙烯系袋子,則由於密閉性欠佳也不適用,至於鋁箔袋透氣性(c.c/m2‧day‧atm)及透濕性(g/m2‧day)均為零,並有良好保存效果,惟無法看到袋內保存情況,是一缺憾,故不適用封存典藏。
    資料來源:<古物用RP系統RP─K型使用指南>,遠近有限公司編印。
  • 註2:可先算出袋內體積為多少立方公分後換算容積多少ml,再依ml量放入足量脫氧劑於袋內。1cm3=1ml=1c.c.。
  • 註3:新規事業企業開發室RP班編印,酸化劣化の時間上と止ま水!,(東京:三菱ガス化學株式會社,民86年),頁2、9─14。
  • 註4:吳利明等,“真空充氮殺蟲技術在檔案中的應用研究”,檔案保護技術研討會論文選編(續編),中國檔案學會保護技術委員會編(民國82年4月),頁239─245。
  • 註5:Vinod Daniel,“完整性蟲管理政策”,文物的庫存與維護,中小型博物館營運管理研習會研習手冊(民國86年11月16日至20日),頁112。
  • 註6:木川リか‧永山めソ‧山野勝次,“低酸素濃度殺蟲法江關する基礎實驗(3)-處理溫度につぃての檢討”,東京國立文化財研究所。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