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德國人的感覺是什麼呢?安全性高且外觀現代,滿足現代人追求速度快感的BMW?吃酸菜和豬腳時,總得配上一杯德國啤酒?還是聽起來語調生硬,文法又複雜的德文?
人們對遠方文化總是流於陳腔濫調的認定,其實即使是陳腔濫調也有它的真實性,只是一個文化的多樣化恐怕不能只以一個簡單的觀念來概括。外人霧裡看花的德國人,對自己的看法是什麼呢?
有名的美國劇作家亞瑟米勒(Arthur Miller)在1992年與德國鏡報(Der Spiegel)的對談裡說到:「我覺得很可怕,德國人一直不知道他們自己是誰,而總是將自己定位在根本不是他們的地方。」
幅員廣闊,區域差別大,聽到共同講德文的德國人不認同其他區域的德國人並不罕見,而這樣的情形其實來自歷史,德國原本分為大小不同的邦,一直到鐵血宰相俾斯麥才統一,而即使到現在,雖然有聯邦政府,德國16個聯邦州仍有各自中央法無法逾越的地方法,實質上並未做到真正的統一。
也許2006年的世足賽是將全德國團結起來的例外情形,世足賽過後,德國又恢復成以往的模樣,而坊間討論「誰是德國人?」因為世足賽所帶來的民族認同的衝擊與差別甚大的不同,而更加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
重回歷史現場
如同一個燒毀的城市無法再復原,風吹過之後水無痕,歷史如同一面明鏡反射出一個民族的複雜面額,但歷史可以重演嗎?為了要讓德國人從歷史中尋找自己的定位,德國著名書商Piper特別出了一套有聲書,名為《Piper時光之旅》(Piper Zeitreisen),這套書配上CD影片和珍貴圖片,以及描寫精采的文章,讓人有重回歷史現場的感受,讓德國人在重_h歷史時,也許也能低頭思考自己的定位。
本書的影片特別值得一提,由居住在柏林的賀曼蒲金(Hermann Poelking)所拍攝的「德國歷史100個鐘頭」(100 Stunden deutsche Gesichichte im Film),是這位專業攝影師從1998年所進行的拍攝計書。他花了十年的時間,走訪東西德,尋遍私人收藏或前人遺留下來的影片,也從地方影片博物館和單位採集相關重要的資料影片,而做成這個記錄專輯。
這個專輯中包括了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以及業餘專家,生動地表現日常生活中的德國人,這些影片可以代表德國人以及他們的片斷想法。
小人物的大世界
當然不是所有的德國人都願意入鏡,然而這些小人物他們的生活仍舊在德國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由德國記者羅夫賀斯菲德(Rolf Hosfeld)所執筆,他同時也是德國電視影片和節目製作人,以歷史事件為主幹,交織出具深度的歷史研究,剖析德國20年來的政治,在每一個細緻安排的文字畫面裡,對於德國人而言,有其具代表性的事件與其意義。賀斯菲德的文章都有其考證的來源,他讓時間自己述說在這20年來,德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1918-1945:革命與災難
這段時期可說是德國歷史中的黑暗期,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因德國而起,然而因為戰爭這個深具戲劇性的主題,也使得本時期的畫面特別具張力。在蒲金和賀斯菲德的鏡頭和筆觸下,德國人看到的不只是從這個時期裡人們應學到的教訓,而是重新去體驗歷史中的歷史,在220個難得的場景中,包括1929年的冰雪冬天,在德國北方盧北城,所有的家庭必須以雪橇遷移;或Offenbacher Tagblatts的送報生必須在冰雪風暴中孤寂地送報;或穿越俄羅斯平原的火車,載送軍用車種以及軍人的情景,都是非常珍貴的歷史鏡頭,提供德國人思考歷史的機會。
1945-1972:經濟榮景下的生活
戰後德國如同一片廢墟,在這片廢墟中,德國人胼手胝足重建國家,在戰後的30年內出現經濟榮景,成為全球經濟強國並主宰世界政治。東西德國分裂,東德終究抵擋不住民主的浪潮與西德經濟成長與財富的引誘,而終至引發1989年的柏林圍牆倒塌。
當人們讀著這些文字,看著圖片和影片,彷彿置身在過去,對現在的時間點產生錯亂感,其實這本書和影片只是帶著大家去體驗過去,而這個過去一直都存在在德國人身邊。
到底這段時間的旅程應該是隨著書本或隨著影片進行呢?也許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不冒下簡單結論,也許歷史應該從各個層面來審視,從上、從下、從裡、從外,從文字從影片中尋找意義才是,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