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在都市森林裡 拾書陪伴孩子一起長大

文:邱睦容 攝影╱江茗洋

臺中市北屯區是匯聚著重劃區、水湳經貿園區、捷運等重大建設的區域。位於北屯兒童公園內的臺中市立圖書館興安分館,在此裝載了當地孩童及居民的精神食糧,為當地繁盛發展提供最安定、平和的穩定力量。

 

  1987年兒童節,隸屬於臺中市立文化中心的兒童館在北屯開幕,設有遊戲間、圖書室、美勞教室、合唱教室、演藝廳等,陪伴著臺中人長大。隨著北屯區的人口增加,舊有館舍已不敷當代使用,日漸多元的閱讀需求,促使了臺中市立圖書館興安分館(以下簡稱興安分館)的誕生。2021年,有著34年歷史的兒童館老館舍閉館整修,室內空間重新規劃設計,成為適合兒童、青少年、樂齡等多元族群使用的「全齡友善圖書館」。
 

特展區上方的穹頂兩旁布置會發光的傘花,讓人如同仰望星空。 大面積開窗使得視覺通透,玻璃外的大片綠蔭彷彿置身森林。

 

一本書的傳遞 兩代人的記憶

  無論何時來到興安分館,總能見到滿滿的閱讀風景。「去年有52萬7千多人次來館,借走了51萬冊的書」,館員陳渝雯分享,幾乎每走進一位讀者,就有一本書會被帶走。在這些借閱書籍中,和兒童相關的就占了36萬冊,超過2分之1的數量,間接說明了北屯地區年輕人口進駐的發展特色。


  作為兒童館的新面貌,讓市民對於興安分館更有感情,「很多讀者分享,他從小就常來兒童館,現在則是帶著小孩一起來」,圖書館1樓後方特別區隔出來的「兒童閱覽區」,是讓小朋友自在閱讀的空間,每逢假日,便有許多帶著孩子前來閱讀的家庭,這就是無形的世代傳承。

 

立於都市公園內 大隱於市的綠意圖書館

  整修後的興安分館將原本的隔間打通,增加大面積的開窗,使得視覺通透,不管在哪一個角落,都能看見玻璃帷幕後方的大片公園綠蔭,彷彿置身森林。這樣的建築設計巧思,也被在地藝術家吳芊頤轉化為「窗景日和」的裝置藝術—以繽紛的膠帶拼貼出從窗口往外望見的景觀,在門口迎接著每一位來館的讀者,生氣盎然。
 

「書福木屋」展覽區不定期展出各式主題。 在地藝術家吳芊頤的裝置藝術「窗景日和」。


  1樓特展區上方的穹頂過往是兒童館的特色空間,兩旁布置會發光的傘花,讓人如同仰望星空。這些傘是興安分館和在地老店「大振豐洋傘」的共創成果,步行可至的大振豐洋傘,不僅是好鄰居,也致力將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導入企業,特展中介紹了他們如何改善傘具的材料和製程,同時也讓「永續」概念以具體的方式被認識。每隔2個月到半年,圖書館都會和不同單位合作,讓生活所及的事物成為策展對象。

 

  拾階上到2樓的熱門區域,如同咖啡館般舒適的閱讀沙發區總是坐滿讀者,「書福木屋」展覽區則不定時換展,暑期配合閱讀全壘打活動,球具和書籍互相搭配,正展示運動主題。3樓的多功能教室,是館內各式活動的辦理場所;藝文走廊則是和社區大學、在地基金會、衛生所等單位合作,舉凡手創、編織到繪畫、攝影等作品皆可在此展出,成為大家發表成果的舞台。
 

給未來的讀者 閱讀是為了更自由

「兒童閱覽區」提供小朋友自在舒適的閱讀空間。

  「圖書館不只是提供圖書,更承擔文化傳承的使命。」陳渝雯說,在常被評為「現代人不讀書」的社會,真正欠缺的是串聯人與書的行動。興安分館最具特色的「小小說書人」活動,每月1至2次邀請四維國小幼兒園小朋友上台說故事,「你會驚喜發現,小朋友台風很好,不怯場。」這不僅鼓勵閱讀,也培養表達能力。而每週六的「小松鼠故事屋」則與臺中故事協會、山海屯故事協會與分館故事志工合作,結合戲劇、剪紙、摺紙與讀者互動。針對成人也有多元課程如禪繞畫、經絡芳香、咖啡品飲、中醫復健等,民眾借閱10本書或累積閱讀存摺點數,即可免費報名。豐富活動讓圖書館假日總是熱鬧非凡,正如作家李惠貞所言:「閱讀是為了更自由。」而這樣的自由在圖書館裡有了美好的實現。


從圖書館出發 探索回憶中的北屯

  歷史悠久的北屯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地方。和圖書館僅一條馬路之隔的市定古蹟「積善樓」,是富紳賴長榮宅邸「懷德堂」的門樓,塑有花草、裝有鏡片,雕梁畫棟的牌樓美不勝收,見證了地方的開發史。同樣走路可達的「一德洋樓」(林懋陽故居),興建於1920年代,融合了閩、日、歐式的建築風格,人氣餐廳「馨苑小料理」也進駐在洋樓內,在古色古香的空間享用特色臺菜,是他處少有的體驗。若是建築控,「臺灣民俗文物館」也值得一探,仿閩南式傳統四合院正身護龍的住宅,是活的建築史,館內則是展覽、教育推廣和遊憩複合的多功能園區,適合親子同遊。
 

一德洋樓(林懋陽故居) 積善樓


臺中市眷村文物館 臺灣民俗文物館

 

  圖書館附近也是眷村「北屯新村」的所在地,過往的歷史被保留在「臺中市眷村文物館」內,除了展示眷村文物外,館內餐廳「方正谷眷村味餐館」也保留老臺菜及眷村菜—當古早味豆腐、枸杞山藥蛤蜊湯、高麗菜炒飯、蔥油餅一同上菜,舌尖就是認識臺灣多元族群歷史的最好工具。炎夏的小旅行,自然不能缺少冰的陪伴!「剛好冰果室」是享譽多年的冰店,以各式雪花冰和水果類剉冰聞名,店內則結合了眷村和早期冰果室裝潢,獨具風格。結束旅程前,可以到「米提爾牛軋糖」採買伴手禮,不黏牙、軟硬適度的牛軋糖,是隱藏版的在地美食;甜鹹交錯的牛軋蔥餅,則是以鹹蔥酥脆的餅乾,搭配奶香濃郁牛軋糖內餡,也是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的好味道。

馨苑小料理 米提爾牛軋糖

方正谷眷村味餐館 剛好冰果室

 

  從兒童館到全齡友善圖書館,在都市森林中陪伴在地居民的興安分館,見證世代的傳承,也串起人與書、人與土地的深厚連結。館內能感受光影與綠意的交織,館外則可延伸探索北屯在地的古蹟風華與飲食風味。興安分館用一本本書、一場場活動,讓民眾感受到「閱讀」也能成為城市裡最溫柔的力量。

 

臺中市立圖書館興安分館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