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遽變未來》導讀

文:雨匯涓(國立台灣大學研究生)

編 者:沈勤譽、林傑斌
出版者:書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民國八十六年八月初版

  現代社會的發展與變遷十分迅速,同時也因為距離的縮近和資訊的往來,使地球上任一角落的變化都會影響到其他地方。而不同知識領域之間的交流與增進,亦使生活在這急速變遷時代的人們警覺到,不能只做劃地自限的井底之蛙,而需要具有整合性的跨學科常識與知識,以了解世界的脈動,跟上世界發展的腳步。在此變遷的時代,人們要如何了解未來與掌握未來,是必要的前瞻性思考。近來許多相關的出版書籍提供了甚多豐富的資訊,例如時報公司出版的「NEXT」系列,書華公司出版的大未來系列等。不管是人文或科學背景的讀者,都可從這些書籍中得到相當值得參考的世界變化訊息。

  本文所將介紹的{遽變未來}一書,即為大未來系列中的一本深入淺出的科學書籍。這本書介紹了近一世紀常見的科學理論,對於沒有科學背景的讀者或年紀較輕的青少年讀者,也許會被目錄中舉出的十二個理論嚇倒;然而著者以有趣的筆法和生動的例子,幫助讀者了解該理論的涵義與應用,讀者可以很輕易地連結到自己的常識和生活經驗。而對於熟悉這些科學理論的讀者而言,在閱讀過程也能享受到輕鬆有趣的呈現方式,對於教導學生或介紹給剛入門的人,都是個很好的參考書。

  {遽變未來}一書介紹了十二個理論,為幫助不同背景的讀者容易地進入科學理論世界,以下依次為讀者介紹導讀:

  第一章、接下來要走哪步棋-博弈理論:博奕理論在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甚至政治學中都有此概念之應用,其精神在於理性選擇的假設,但決策的適當性會受到資訊的充分與否所影響。著者首先以兩性戰爭的化解為例,並介紹有名的「囚犯兩難」,又以我國歷史上的「齊王賽馬」故事,以及古巴飛彈危機為例予以說明。

  第二章、像人腦一樣聰明-人工智慧:人工智慧的生活應用非常廣泛,其基本原理是以專家知識為基礎,配合邏輯和推理的規則,建構成人工智慧系統。著者首先以西洋棋王卡斯帕洛夫和電腦「深藍」的對決,以及籃球明星喬丹的攻防策略為開端,引導讀者進入人工智慧的原理,並舉出醫學、物理化學、工程學等領域的應用為例,以及人工智慧遭遇的限制與發展。

  第三章、模糊邏輯一點也不迷糊:模糊邏輯其實是一種更精確的邏輯,推翻了過去只有0或1兩分法的想法,從不同程度的條件來設定決策規則。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以fuzzy為號召的洗衣機。其實模糊邏輯所代表的是更多面的考量,因此使決策不但不會更迷糊,反而更聰明了。

  第四章、衰退是不可避免的宿命-能趨疲法則與耗散結構:能趨疲雖然是物理學的法則,然而生活中的例子不勝枚舉,不管是生命或資源的損耗,顯示生活中物質的循環必須付出代價。這一點對於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提供了我們對現代科技仰賴龐大資源,卻造成更多污染和混亂的省思,因而世界各地逐漸有回歸簡單自然生活的呼聲。另一種顛覆的想法則是耗散結構,對現代人未來的科技發展提供另一種衝擊。

  第五章、小心資訊就在你身邊-資訊理論:此理論的精神在於,資訊的目的就是減少不確定性,運用資訊的觀點,將系統運作看成資訊的流動,再加以解釋和處理。在當今資訊爆炸的社會,資訊的流動和製造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資訊理論能夠提醒任何的個體或組織,唯有運用資訊,才不會陷在無窮盡的資訊洪流中被資訊打垮。

  第六章、誰是操縱全局的那雙手-控制理論:控制理論是研究機器、生命與社會有關控制的科學,其基礎必須先有個系統的概念,此一系統可為生命、機器、或是整個社會,而為使該系統運作良好,必須予以控制。生物的控制機制為控制理論提供了良好的洞察基礎。除了工程與機械外,在生物學、經濟學、社會學、人口學、或是生態學上,都有廣泛的應用。

  第七章、大合作的時代來了-協同理論:協同作用是不同部分之間的和諧關係,因為相互的協調與合作而共生共榮。協同理論相對於達爾文的適者生存理論,而主張共同演化,互助合作。固然生物界中有許多協同現象,而人類社會也不乏互助合作的例子。協同理論也從新的觀點來看待不穩定性,促成舊系統經由協同形成新的系統。因此協同作用可能為生活的困境找到新的出口。

  第八章、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草-遽變理論:遽變理論雖然起自於數學,然而可以看成其假設是萬事萬物現象存在著臨界點,超過此一臨界點就可能有所改變。遽變可以是物理現象(如水沸騰),可以是生物現象(如細胞不正常分裂成為癌細胞),也可以是個人行為、群體行為或組織行為(如囚犯暴動、股票市場遽變行為、或政府決策方向大轉彎)。其中遽變的影響因素可能是控制遽變發生或促其發生的主要關鍵,例如可獲得的資訊、考量成本與利益的原則等。

  第九章、大一統的觀念-系統理論:系統的概念應用甚廣,有生物系統、社會系統、經濟系統、政治系統等種種系統,每一系統中還可包含著子系統。任何一個系統必須先劃定界限,範圍外視為環境,範圍內視為系統;雖然劃分範圍沒有絕對,但為了探討其作用必須作一區分。系統之內的元素相互關連,生存需要尋求平衡與和諧狀態的達成。該書著者指出系統理論是未來學的新浪潮,能使複雜問題變得容易了解和管理。

  第十章、不測風雲的背後-混沌理論:混沌理論其實說的是宇宙中存在著「亂中有序」的原理,其應用不只限於自然科學,因而吸引了不同領域的學者。其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著者以蝴蝶效應和氣象預報說明了此一概念。另外著者亦以生動的例子介紹了疊代、分叉與孤立波的觀念,以及吸子(attractor)成為系統終極狀態的理論,藉以提醒讀者在面對世界的種種不確定性時,對混沌狀態應具有面對的勇氣和智慧。

  第十一章、大自然的形狀之謎-碎形理論:著者以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例子,說明事物的形狀、設計和趨勢在混亂中具有次序和規則,對於生活中自然事物可以抱著新的角度去觀察它的美,也能免除學生對幾何的厭惡與恐懼。

  第十二章、見樹又見林-複雜理論:複雜介於秩序和混沌之間,藉由反覆的交相運作,在互動中求得一種暫時的平衡,例如經濟系統的景氣循環。然而複雜理論不只研究整體的複雜現象,也研究組成元素的排列組合,在不斷的變化重組中形成世界萬物。其中動態性的因果關係是不易辨明的,這也是複雜理論在各領域中仍有發展空間的原因。

  該書著者以其深厚的科學背景對上述理論做了一番介紹,雖然某些部分仍需具有科學常識較能快速理解,然而其筆法與例子十分廣泛而生活化,讀者除了能從這本書中得到科學的相關知識外,想必也能夠從這些例子獲得對個人生活、世界脈動、以及人文社會環境的啟發。同時該書所介紹的理論,對於不同領域的自然與社會科學研究者,也是一個溝通與交流的橋樑,更可為進入新領域的入門者提升興趣與引領之用。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