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文物館-麻芛文化館 喚醒共同回憶

文:林明志 照片提供:林明志

照牙  麻芛文化館是台中市第一座民間文化館,由財團法人萬和文教基金會向行政院文建會爭取所設置的地方文化館。展示館的內容包括:南屯區的歷史軌跡、珍品典藏、黃麻歷史、麻芛文化在南屯、創意藝廊等五大主題,麻芛文化館是以早期的食材,架構早期的歷史傳統及介紹常民文化。

常民常用的物件與食材

  「麻芛」到底是什麼呢?麻芛是台中市南屯區文史工作者想出來的名字,「芛」是指花草的幼芽、葉,「麻芛」就是麻的嫩芽及葉,早期農家清肝退火的食材。但是,一般常見到寫法是「麻薏」、「麻幼」,通常是指古早味的「黃麻嫩芽」青菜湯。

  日治時代,台中南屯的麻園頭溪,以黃麻園聞名,南屯到處都是農地種植黃麻,黃麻是當時的經濟作物,外表的莖皮可供製成麻繩,早期沒有塑膠製品時,麻繩是常民必備的物件,而黃麻的嫩芽葉,可供農家作為食材使用。

兒時回憶  隨著時代的變遷,塑膠製品取代黃麻,黃麻園逐漸消失,僅留在上一代的兒時回憶裡。麻芛文化在南屯再度興起,文史工作者林惠敏與友人在南屯宣導,讓新生代重新認識麻芛,也喚醒耆老與家鄉共同的回憶,林惠敏也是麻芛文化館的館長。

  林惠敏說,台中市南屯舊地名是「犁頭店」,是葫蘆墩(現今的豐原市)通往彰化市的古道,犁頭店就是中繼的市集,衍生的商店與旅社,供過客暫憩與交易,並逐漸發展聚落與經濟規模。犁頭店以犁鋤等農具最為著名,萬和宮是宗教與精神信仰中心。林惠敏說,犁頭店是台中市最早發展的區域。

倡導食用麻芛湯 認識在地文化

  台中南屯的發展較早,文化資產相對豐富,加上著名的「萬和宮」媽祖宮,清康熙23年,從湄州恭迎至犁頭店安奉,民間稱為「老大媽」。林惠敏說,萬和文教基金會推動文化活動,配合地方文史工作者,重新倡導南屯地區曾盛行食用「麻芛湯」及蘊藏的文化。

照片  林惠敏說,童年的回憶裡,黃麻採收後,都需要幫忙農務,透過簡單的機械剝離黃麻,取其莖皮纖維製成黃麻繩,黃麻新生的嫩芽葉成為採收期必食用的菜湯。林惠敏很懷念童時的記憶,與友人推展麻芛文化,進而成立地方文化館。

  93年10月麻芛文化館成立,此是文建會指導的第32座地方文化館。麻芛文化館是藉由歷史導入常民文化,更令人感動是用最簡單的常民食材為出發,誘導南屯區的發展歷史,從麻芛談到台中盆地與犁頭店開發歷史、墾殖時期的副農作物黃麻與衍生的常民文化。

整合南屯地區文史及藝術資源

傳統美食麻芛湯  「麻芛文化館」的建置目標,在於蒐集整合南屯地方歷史、文化、藝術、觀光等資源,鼓勵社區居民與文史藝術工作者,發揮創意及宣導,讓地方文化提升附加價值。林惠敏指出,目前麻芛文化館是以文化宣揚為目標,許多學者專家建議,可以逐步轉型為產業產值,增加麻芛本身的附加價值。

  種植黃麻主要的目的是製成麻繩,民國46年,台中農事試驗場以黃麻種子改良成「台中特一號」新品種,又稱為甜麻,改良的品種較低矮,適合食用的蔬菜,也就是現在「麻芛湯」的食材。麻芛在台中盆地大量種植,雲林以南、豐原以北很少人食用,逐漸形成台中特有的食材文化。

  林惠敏指出,原始黃麻種子因無人種植而罕見,她曾找尋原始黃麻種子,歷經數年才在台南農家找到。林惠敏說,黃麻的原產地是非洲,台灣黃麻的栽種相傳在清康熙年間,福建詔安人游念四移居嘉義游厝庄,與其他農作物種子引進開始種植。

  日治時代,日本發展農工業,米與糖需要大量的麻袋包裝,便在台灣計畫性的種植。民國28年,全島種植面積二萬三千多公頃,創下台灣黃麻栽種的尖峰期,戰後因需求量銳減,且塑膠製品逐取代,抽纖維製麻繩的黃麻逐漸消失。

麻芛題材 融入創作

傳統草編工藝  麻芛文化館開館後,由林惠敏作詞、葉步想作曲、歐三連編曲的麻芛之歌,「南屯好食是麻芛、滑溜續嘴帶苦味、田園厝種佮滿滿是、阿姆揀葉揉苦水、煮歸鼎請厝邊、大家食佮真歡喜」「南屯好食是麻芛、魰仔魚蕃薯古料理、青葉黃花生作真雅氣、阿婆收籽顧鄉味、有菜股就有伊、大家來學種麻芛」。簡短的歌詞述說麻芛與常民的生活寫照。

  麻芛文化館推動地方文化,熱心的民眾提供農地種植黃麻,燃起原始黃麻的新生命,也讓民眾重返黃麻的時代背景,供學生與民眾認識、體驗黃麻的文化,耆老採傳統的方法製成麻繩、嫩芽煮成麻芛湯,麻梗與果實及枝葉製成創意作品等。

照片  麻芛文化館到處可見運用麻芛製成的藝品,館內特別典藏麻芛相關工藝品,例如押花、植染及製成布巾、衣物,黃麻梗製成燈飾及插花飾品等。林惠敏說,麻芛生活家就是運用傳統的麻芛題材,融入現在工藝創作,參與創作的學生與藝術家,發揮創意將麻芛文化再度融入生活之中。

  麻芛作為押花工藝的題材運用很廣,單純的押花紙片或製成創作押花畫作,甚至可製成鑰匙圈、相框及各式容器等,麻梗作為編結藝術延伸,麻梗通常較無利用價值,也沒有人開發麻梗的再生利用,由於麻梗外型樸拙,麻芛文化館運用繩結編結麻梗,製成古樸的工藝作品。

盼吸引更多同好加入

麻芛植染布  林惠敏說,麻梗創作前無古人,拿捏取捨全憑創作者的巧思,沒有對錯;只有題材選擇,麻芛文化館期望可以吸引更多同好,共同發揮創意,尋找麻梗手工藝創作的另個春天。另外,麻芛文化館到處飄著植染飾布,麻黃的莖葉充作植物染材,將布料染成精美的布巾,精緻的植染作品高掛在文化館飄盪。

  萬和文教基金會推廣麻芛文化,出版「麻芛生活家」、「犁頭店麻芛之歌」書籍,同時邀請畫家畫出早期農家種麻、製作麻製品的景象,還蒐集不少與麻有關的諺語和兒歌,製成音樂CD,自製介紹麻芛與傳統文化等電腦遊戲軟體,成果十分豐碩。

  另外,南屯文化工作室等錄製7支記錄短片「麻埔遺址出土記」、「高歌犁頭店」、「蕃薯童年」、「麻芛新故鄉」、「麻芛之歌」、「編結麻繩」、「發現南屯」等,將地方文史保存在文化館典藏。

傳統美食注入新生命

  林惠敏說,南屯老街的百年傳統餅店「林金生香餅行」,歷經五代經營,配合社區營造及文史保存,特別將台中名產「麻芛」融入食材,開發出「麻芛」口味的太陽餅、松子酥、狀元糕、月餅等產品,讓傳統美食麻芛注入新生命。林惠敏說,設計各種麻芛相關活動與宣導,都希望藉由麻芛的文化推廣,引導民眾進入常民文化的歷史架構裡。

照片  「犁頭店麻芛文化館」永續經營與發展願景規劃,林惠敏說,第一階段籌設期,自民國92年至93年,完成館舍規劃;第二階段館舍設立期,自民國94年至95年,完成館舍設備、展示內容、麻芛創意藝術研習及麻類作物鄉土教學之建立;目前,麻芛文化館進入第三階段發展期,將進行特色文化藝術推展與交流,養成在地特色文化藝術團體。(林明志)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