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特優作品巡迴展出

文:何修宜 照片提供: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107 學年度全國學生美術比賽特優作品巡迴展」已經起跑,歡迎民眾踴躍前往參觀。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得獎作品集錦。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迄今已進入第67 屆。107學年度由各縣市送達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以下簡稱藝教館)參加決選的作品總計8,891 件,較前一學年度增加91 件,可見學生參賽之盛況。本學年度依援往例,作品分為七大類共55 組,包括繪畫、西畫、水墨畫、平面設計、版畫、漫畫以及書法,經過各類別專業評審經過重重嚴格評選,最後選出特優作品104 件,顯見競爭十分激烈。


  比賽特優作品除彙編出版專輯外,也會在臺北、宜蘭、臺中、臺東、澎湖等5 區巡迴展出,其中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的展出,將結合全國圖畫書比賽及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辦理聯合小型書展,希望藉此能讓民眾充分享受藝術之美。


  對於藝教館每年投注大量人力及心力舉辦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及其作品巡迴展,館長吳津津表示,主要用意就是要發掘人才、獎勵傑出以及鼓勵創新,讓對於繪畫有興趣的學生有一個可以盡情發揮的平臺,同時也讓在繪畫已有所成的專業老師,以及正在吸取經驗努力創作的學生,有一個可以吸取經驗、互相觀摩,進而激發創意的機會,而這也是藝教館承辦比賽及巡迴展的理念和初衷。
 

展出依主題分類 有助師生觀摩學習

王鈿扉的作品「戲臺後」刻畫人物十分生動。

  今年特優作品的巡迴展出型態,依然會根據基本主題分類,經過專業的資訊整理,讓老師或學生在觀摩學習上有較明確的概念範圍,對於老師或學生的吸收有很大的幫助,但相對地,對策展而言,在作品的分類、分述及呈現上,也具有相當的挑戰性。
 

  本次參賽者表現的題材顯得豐富且多元,包括對真實生活的觀察、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以及對生活及現象的反思等等。吳津津認為,年輕學子透過作品傳遞出來的訊息少有反思的迷惘,反而表現出更多的自我主張與見解,「甚至能以詼諧的角度,輕鬆卻不失深度地詮釋此類議題」,觀賞者可以看見這些年輕創作者如何透過創作尋找自處之道。


  創作者對於自身周遭環境常具有敏銳及細微的觀察。國小高年級組王鈿扉的繪畫類特優作品「戲臺後」,以細膩寫實的筆觸描繪歌仔戲臺後的繁忙景象,人物表情生動傳神,角色刻畫活潑有趣,是一幅令人驚豔的佳作。高中職普通班組的李宛芸取材自生活即景,以作品「雨痕」獲得西畫類特優,其畫面呈現雨水在窗上形成的痕跡,誇大醒目,與下方的單純色面房子形成對比,饒富趣味。
 

平面設計類 獲獎者呈現關懷面

趙紹雰的作品「Don't Let It Disappear」視覺張力發人省思。

  另外,環保依然是年輕學子創作的主要議題。國中美術班組葉姿君的「手護—保育類動物」,以臺灣珍貴的保育動物為主題,錶面以保育動物頭部作為插畫,錶帶是身體的斑紋色彩,圖底則是動物的腳印足跡,使用產品的同時也能夠認識保育動物,獲得平面設計類特優。高中職美術班趙紹雰的「Don't Let It Disappear」(不要讓牠消失),以鹿與代表森林的樹葉作為作品主意象,強調如果森林消失,動物們也會跟著消失,藉由綠色調及反白的簡潔表現,充分表達對大自然環境的關懷,同樣奪得平面設計類的特優。
 

  某些特殊議題也被參賽者選為創作主題。國中普通班組郭庭均獲得平面設計類特優的「Stop Bullying !」(停止霸凌)呼應目前在網路互動或與同儕相處時,常因言語不慎而造成霸凌傷害,作品以黑白對比襯托出紅色子彈,暗喻惡言如同武器般傷人,發人深省。


透過美術技法的結合 轉譯生活經驗為藝術作品

  在技法方面,獲得大專美術系組西畫類特優李志誠的作品「蒼傷—蠅憾」,在不同肌理的畫布上製造厚度不一的粗糙表面,並以畫布局部挖空的方式營造牆壁真實感,再以寫實技法表現6 隻昆蟲,實境技法令評審一致讚賞。


  吳津津表示,藝術是透過美術技法的組合運用、色彩搭配,轉譯個人的生活經驗成為大眾所能共感、共鳴的作品;因此,她希望大家能夠加倍努力為孩子提供更豐富、多元的生活驗驗,並培養其反思與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這正是各種創造能力的關鍵核心。此外,藝教館將透過展出複製畫的方式,讓離島及偏鄉地區的家長、師生以及一般民眾,也能欣賞年輕一代的傑出作品,希望藉由這樣的推廣與宣導,能夠促進城鄉交流,讓全民共享藝術美學的饗宴。
 

======================

「107 學年度全國學生美術比賽特優作品巡迴展」

----------------------

時間:2019年2月16日(六)~

   2019年3月 6日(三)

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總館

======================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