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不背書包上學去─國立教育資料館 輔助教學好幫手

文:李欣如 照片提供:簡榮霖

  點進「國立教育資料館」網頁(http://www.nioerar.edu.tw/ )豐富的數位學習資源躍然眼前,師長能夠在課堂上以此輔助教學、家長能在放學後陪同學習,而習慣網路科技的孩子也能克服時間與空間的阻礙,任由游標在各個項目中擷取所需。這是國立教育資料館館長王世英落實教育優先區精神的實踐,也是教育部長期推動教育機會均等的成果。

教育機會均等的概念出發

教育資料館外觀。  「教育優先區」的概念在於教育機會均等與教育正義原則的把握,以積極性差別待遇來補償社區環境與學校文化不利的影響,透過公部門一套完善的補償計畫,提供其較多的教育資源,以改善弱勢地區或族群的教育環境條件,提升地區的教育品質。

  三年多前接下國立教育資料館館長的王世英,始終將教育公平、教育正義與教育優先區的精神謹記在心,不僅因為他的學、經歷從未脫離過教育領域,曾任國小教師與主任的角色,更讓他對於如何照顧弱勢學童,以及老師如何活化並有效教學,有更深的思考。

  在資料館服務多年,現為館長辦公室秘書謝雅惠感受特別強烈:「不僅圖書資料區的動線規畫更貼近讀者,網路上的教學資源也更豐富了。」掌理國內外教育重要資料、收集視聽教材、研究及推廣事宜的國立教育資料館,近年來對於視聽教育的推展、教學媒體輔助教學及活化教材內容區塊的耕耘,頗受好評。

  為落實國立教育資料館成為兼具本土化與國際化的教育資源中心,王館長已完成九年一貫課程教學媒體的建置,「過去一年25~30萬人次的使用流量,今年上半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已達20多萬的人次流量。」網站人次呈倍數成長的肯定,也增進他從中了解,「如何補足教學面所欠缺的。」

教學媒體以中小學為主體

國立教育資料館館長王世英。  王世英在擔任桃園縣教育局局長就已主張,「主題統整」的教學方式,再配合以學校為本位的在地化教學,國立教育資料館即能提供資源共享的平台。他舉例說明,「大單元的教學方式,不僅參考教材可以互通,假使教科書遺失或缺頁,只要上網站下載列印,省時又方便。」

  將「主題統整」視為未來教學改革願景的王館長認為,「將有限資源做有效地整合與運用,是學習的革命,也是維持教育公平正義的可行方式。」從館方已建置完成的九年一貫多媒體課程來說,假使家庭經濟能力無法負擔學生上補習班的費用、沒有額外的支出添購參考書籍,只要連接至國立教育資料館的網站,就能享有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的免費教學服務。

  目前由館方自製與委託製作的教學媒體多達兩萬多筆,其中有3千多筆以教學多媒體與隨選視訊系統(MOD)提供免費點閱,完全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除此之外,王館長還積極與各國、高中互動,希望校方提供各次考試的題目,讓「國高中學校題庫網」受惠更多學生。

  相當重視網路資源服務的王館長,不畏建置「國高中學校題庫網」將引來書商的不滿,只是關注如何顧及教育的公平正義,「畢竟苦民所苦,照顧弱勢才是教育單位的職責所在。」他希望,以國中小為主體的線上多媒體學習資源能增進學習的樂趣,而國高中題庫網則提供學生輔助學習的管道。

配合教育政策 提出應變方法

網站上很多免費資源可供下載。  然而,以全國為服務對象的國立教育資料館,不只提升在學學生的學習競爭力,對於閱讀習慣的養成也深具巧思。王館長說明,「當教育部宣布要考作文後,各級學校校刊資訊網的建置更加快腳步進行。」因為閱讀校刊上的文章,不僅能增進學校間的互動,對於閱讀習慣的養成與文章的撰寫也有幫助。

  從總能侃侃而談網站多功能設計的王館長身上,能感受到他重視網路資源的熱切程度,還訂出「提供廣泛閱讀平台」的願景。雖然國立教育資料館網站上已建置完成的「專題教育區」九年一貫多媒體課程,還有陸續增加的各級學校校刊、國高中學校題庫網、鄉土教育教學資源網等,「對於各國教育政策參考資料的收集與提供,也很有興趣整合。」

  不過,由於各國教科書與教育政策的收集為教科書中心所負責,笑稱自己不敢撈過界的王館長還是表達出「翻譯、整理國外教科書,以作為國內教育政策對照參考」的渴望。長久以來,台灣教育政策的制定,多依循美國的腳步走,「如果能透過駐外單位取得教科書且取得駐在國的同意,對研究與編纂教科書的人來說,也是很好的資源。」

  以提供廣泛閱讀平台自許的國立教育資料館,在王館長的多方設想下,已經是教師進修與提升教育知能的園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管道、教育相關人員擷取資源的管道……。建議有興趣使用相關網路資源的人,先進入國立教育資料館的館站,再點進首頁的「專題教育區」(http://www.nioerar.edu.tw/education/educationList.jsp),就能取得豐富的學習資源、教學資源、還有現今教育部27個駐外辦事處所收集的國外教育訊息。

隨時隨地學習的管道

  成立於1956年的國立教育資料館,徵集的資料,從紙本到數位典藏;資源的利用,從傳統定點推廣到網路行銷,聚集超過50年各項重要的教育資源。面對資訊科技的發展,統籌掌理國內外教育資料、視聽資料研究與推廣的國立教育資料館,選擇以「維持教育公平正義」的角度切入並發展。

  最後,王館長的一番話道盡國立教育資料館網路資源的豐富性,「從技術面加強多方資源的接觸,以處理教學面所欠缺的。」這個隨時隨地學習的管道,不僅可滿足不背書包上學去的想像,更可為輔助學習的首選。

教育資料研究中心存有豐富的文獻資料。豐富的教育相關視聽資料也提供借閱。位於南海學園的多媒體研習中心。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