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書評書介

文:編輯部

書 名:先有心靈?還是先有物質?:諾貝爾獎得主的觀點
作 者:Gerald M. Edelman
譯 者:周其勳、張立雪
出版社:牛頓出版社
出版年:2000年
推荐人:楊憲宏(Taiwan News社長)
整 理:謝佳君

  過去我們一直認為心靈不是物質,物質不會有心靈,是承襲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的觀點。那個時代認為心靈跟物質是截然不同的東西,他們也一直在追尋人的身體哪部分可以代表心靈。這些古典有關對於心靈的看法,在這幾年達爾文理論出來後逐步到目前二十一世紀的觀點,雖然不能說推翻,但可說已終結此種見解。所以,物質跟心靈的確有所關聯,心靈是架構在物質上的,沒有心靈是不會有物質的,但有物質不一定呈現心靈──這就是本書主要的論點。

  本書是純粹科學的討論,作者用言簡意賅的方式,他把歷史性有關心靈的問題,拿來整理,將問題核心提出討論。

  本書開頭講到,試想如果沒有心靈就不會有問題出現,如果沒有軀體的話就沒辦法展現具體的心靈,心靈沒辦法擺設物質,物質最終的演化目的是心靈,兩者是有不可解脫的關係。

  在笛卡兒時代心靈是一種特殊的物質,沒有具體形態,一般物質沒有心靈,人類有心靈,某些動物彷彿有心靈,具有心靈的生命體,會指涉其他的生命體或事物,不具心靈的實物並不涉及生命體及其他的事物,諸如此類定義的方法不停地產出,及至上個世紀比較有名及看起來較有見解的說法,心靈是一個過程,而心靈是基於某些特殊的物質所排列形成一個特別的過程。

  在笛卡兒甚至更早的時代之前認為人的靈魂是藏在松果體,是幾千年來的見解,但到最近的學說,將神經網絡跟外在的感覺,也就是說大腦的範圍究竟有多大,在腦殼下中樞神經線下的脊椎,有更多的中樞神經線通到各末稍,而周邊神經系及中樞神經系不能分開,心靈是個強力學習的機制跟過程,需透過視覺聽覺及觸覺,過去認為手控制感覺跟運動的區域大於其他器官,但是有關心靈變化必需透過各種感覺因素,總總的回饋,在處理週邊適應或解決問題經過大腦的程序而有最迅速最佳的選擇,在本書探討的更仔細,甚至將拓樸生物學引入探討,在如何體現心靈的實質問題上提供一條通路,這通路本身講的是型態學是相當重要的,把大腦的心靈機制從過去松果體的可笑想法,擴展到整個大腦跟人類身體全體。

  書中提到,人體裡除了大腦以外都無法思考,但如果將大腦從人體獨立出來,在失去各感官器官之後,沒有了手的觸覺,眼睛的視覺,耳朵的聽覺,是否仍然能夠思考,答案是否定的,大腦不再是個有心靈的個體。

  作者想討論的是什麼樣的物質可以呈現人的心靈的狀態,和過去將心靈與物質二分的看法迥然不同,作者做了相當嚴謹的規範,從問題的起源以犀利的角度一刀見血地提出一些建議,在這意識鬥爭的時代,其他理論砍殺的體無完膚。

  大眾仍會在意識中感受到非物質的心靈存在,在本書的前半段,作者並未提出結論,但後半段圖窮匕現,認為討論心靈的範疇是無法跳脫生物學,而人類面對最大的挑戰就是泛心靈論──沒有物質就沒有心靈,人是許多小心靈的構組為一個大心靈,而這種理路唯有透過演化論的推展,一一從記憶學習,跟我們意識的形成過程,細胞與細胞的關係,當量子力學可以完成建構以後,人類最具神秘性的意識機密也將得到破解,分析人類心靈的問題與人類科學的發展的關係,在分析中,發現過去成功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波爾的量子論、達爾文的進化論等,通通指向解決人類最後最重要的問題──腦跟心靈的問題。

  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創造出一種超乎意識控制可獨立於物質之外的東西,作者將其都編整到書中最重要的段落,認為可以一種組合性的網路,透過各種再進入的方法,最後會形成一種特殊的迴路,使人可以很順暢的完成工作,使大腦可以如此的運作。

  試想若是沒有心靈,就不會有問題出現;若是沒有軀體,就無法展現一個具體的心靈。也就因為如此,本書所要探討的主題的重要性也就不容置疑了。我們目前正處於神經科學革命的初期,而到了革命結束時,我們將會知道人類心靈的運作方式為何、我們的本性是受到哪些東西支配,以及我們是如何來了解探知此一世界。本書先從有關心靈的古典學說談起,也提到生物學中有關人類是如何擁有心的說法。達爾文的演化論指出心靈並非原本就存在,而是以漸進的方式在某個確定的時刻出現,天擇的產生完全是以物質為中心的。

  我們如今可以利用生物學、心理學及哲學等已知事實來主張一個意識學說,它將成為腦部運作學說的必備部分,而它的內容必須能夠加以測試,並且將腦部以及心靈大多數已知的相關事實加以組合起來。我們正處於一個未知的領域,一個待開發的處女地,也許不很舒適,但卻更具刺激性!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