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布拉姆斯:德奧古典主義的晚鐘》《在藝術界河上:當代藝術思路之旅》《比利時皇家美術館》等介紹

文:吳彩鳳(國立台中圖書館館員)

書 名:布拉姆斯:德奧古典主義的晚鐘
著 者:李近朱
出版者:世界文物
出版年:民90

  在音樂史上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巴哈(J.S. Bach)與貝多芬(L. Van Beethoven)被譽為「三B」。布拉姆斯出生於德國漢堡(Hamburg),該市市民至今仍以他為傲,他們自稱為布拉姆斯之市(City of Brahms)。他出身清寒家庭,父親是貧窮的音樂家,卻仍極力培養具有音樂天賦的兒子。布拉姆斯不僅是作曲家也是出色的鋼琴家,他七歲開始學琴,十二、三歲為了幫助家計,在酒店、餐廳演奏音樂,雖然處於那種複雜虛華的環境,卻能保有高貴的氣質。

  布拉姆斯自幼受到德奧古典音樂和浪漫派先驅音樂創作的啟迪與影響,而這些優秀的藝術文化資源更為其終生探索的重要領域。布拉姆斯的作品雖然充滿了浪漫時期音樂的性格,但也注入了傳統的古典風格,怡人浪漫的氣氛中,包含了深遂與典雅的氣質。青年時期的作品明朗、樂觀,中年時期的作品氣象恢宏富激情,晚年則側重個人的抒情寫意。十九世紀後期歐洲音樂文化發展遇上嚴峻的社會現實,使古典藝術傳統倍受威脅,民間音樂更面臨厄運,然而布拉姆斯卻能保持並發揚民間音樂的傳統,這是他對德國及世界音樂文化的重要貢獻。

  本書《布拉姆斯》是中國北京的人民音樂出版社授權台灣的世界文物出版社所出版的《作曲家小百科》系列之十四,內容編排嚴謹而完整,是非常知識性的導聆書籍,包括作曲家的生平、創作歷程及作品賞析,其中作品賞析單元是全書的重點。書中附有譜例作說明,這些優美的譜例是將原譜適度簡化,以方便讀者閱讀。另外在作品賞析部分也兼有古典音樂專有名詞的釋義,讓讀者對古典音樂術語有基本的認識。

  布拉姆斯的鋼琴作品內容廣泛、體裁多樣及技巧豐富,而協奏曲中,作曲家賦予獨奏樂器與管弦樂團豐富的表現力,同時,他還運用了充滿生命氣息的民間音樂素材,並融入其不同時期的思想與感受。布拉姆斯一生創作過四首交響曲,堪稱貝多芬之後西歐交響樂作品中的經典之作,前兩部作品富於奮進的英雄氣質和清新的田園風格;後兩部作品則充滿隱忍的憂鬱情懷。在室內樂體裁裡,他早期的作品清新明朗,晚年則較深沉凝重。而歌曲創作更是從未間斷,他的抒情歌曲曲式簡單、旋律動人,真實地抒發了藝術家生活在動盪年代中的複雜情感,也反應出他對生活的樂觀態度。這些內容精緻的作品更為十九世紀德國藝術歌曲中的極品。愛樂人在閱讀這本布拉姆斯作品的導聆書時,若能配合聆聽其CD音樂,將會是很好的組合。


書 名:在藝術界河上:當代藝術思路之旅
著 者:高千惠
出版者:藝術家
出版年:民90

  所謂當代藝術,即當代人所製作的視覺與媒體文化產品,而人們的生活與思維方式都是當代藝術文化的範疇。現代藝術的當代性之一,便是無法因循出準確的價值判斷,人們不能再以直觀或固定理論的形式對待作品,傳統的藝術觀念已無法理解新藝術的抽象理念、技術與風格。除了直覺的觀照與作品的目錄或文宣介紹外,一般人對於作品的認識大多來自創作者所提供的創作自述資料,然而這些資料並不能完整詮釋作品中的隱性意義。此時,藝評的專書介紹便能消弭觀眾與藝術之間的疏離感,增加人與作品的對話及想像空間。《在藝術界河上:當代藝術思路之旅》是著者高千惠站在當代國際藝壇的彼岸,領航著關心現代藝術文化發展的讀者與觀者,綜觀當代藝術文化思潮,以深入淺出文字築構起一座觀眾與現代藝術之間的橋樑。台灣近年來在一片強調本土化及和世界接軌的刺激下,積極參與當代國際藝壇,進而擴展了民眾的世界觀。在國際化、全球化的二十一世紀的藝術界河上,對想了解西方當代藝術殿堂者,本書確是很好的入門書。

  本書分為兩卷,集結作者自九○年代中期以來所發表的有關當代藝術、文化旅遊筆記與報導。卷一<鄉關何處>,為心象的藝術地圖,偏重思考,以地域性展覽為主;卷二<無處不在>,為視象的藝術地圖,偏重觀察,以國際性展覽為重。這些作品雖不是介紹當代藝術,確也是作者站在一個藝術界河上(between the boundaries),以其個人所在的方位──「我站在一個落日的大草原上」,這個方位成為她最接近藝術的心理據點,由此據點瞭望當代藝術,展開「觀」與「被觀」的思路之旅,在進入著者追尋「藝術之美」的旅程中,我們可以深刻的感受其文字情感的魅力,客觀中有許多主觀的思維與品味,而書中許多當代藝術圖象閱讀,更強化我們對當代藝術的認知。

  卷一,從「地方」的概念出發,當代拉丁美洲古特加的家的遊蹤圖考,找尋身體與歸屬的對話空間;薩爾瓦多被監禁的藝術,呈現一個與社會文化共生而出的藝術面貌;芝加哥前衛藝術的公眾器形,是屬於社區與群眾的藝術文化行動;藝術史上偉大的爭議,性意識藝術與兩性意識之別;慾望之癢,我們有沒有可能從藝術作品裡閱讀出藝術家在情慾與創作慾之間的替代語言?當代藝術中的皮囊概念,看身體語言及社會體制的共識程度;焦慮樂園裡的身心操,關於以觀眾與作者之間的關係做為一種藝術形式……等。各類有關身分、個人、生活方式、存在、焦慮、聳動、媒體科技等最為當代藝壇重視的議題,都在這趟思旅中盡收眼底,不禁令人迴腸盪氣。

  卷二,幾項國際大展的觀讀,如第四七、四八屆威尼斯雙年展、第十屆德國文件大展、第五三屆卡內基國際展……等,作者提出參與與檢視的清晰觀點,在眾多面目的藝術形式中,辨識這些國際大展所呈現的不同風格樣貌。身為台灣專業的藝評家和策展人,高千惠對孕育當代藝術的大環境保持高度的敏感度,使其能跳脫現代藝術中的區域本位與全球化的矛盾,提出其有別於西方藝評的犀利觀點。


書 名:比利時皇家美術館
著 者:曾廣植總編輯
出版者:大地地理
出版年:民90

  比利時皇家美術館9Musees Roaux des Beaux-Arts de Belgique, Bruxelles)是由日本Kodansha公司所策劃出版的《世界博物館巡禮(La muse)》系列中的一館,我們很高興有國際中文版的發行,讓更多的華人不用出國,即能觀賞與閱讀世界各國著名博物館的典藏品與許多關於文明藝術的故事。

  比利時皇家美術館位於距首都布魯塞爾市中心不遠的「藝術山丘」上,布魯塞爾是一個具中世紀古典風貌與現代氣息十分協調的美麗古都。美術館內彙集了從中世紀黃金時代的法蘭德斯繪畫到現代藝術等數量龐大的作品。其主體分為建築宏偉的古典美術館與造型簡單樸實的近代美術館兩部分,古典美術館收藏以法蘭德斯美術為中心,收藏了十五至十九世紀歐洲各國的名畫,包括魏登、布勒哲爾及繪畫巨匠魯本斯的作品,以及克諾普夫、德爾維爾等十九世紀末比利時象徵主義的作品。近代美術館收藏以比利時畫家作品為主的二十世紀美術,包括野獸派、立體派、超現實主義和現代藝術等,其中更以比利時超現實主義代表畫家德爾沃及馬格利特的作品。

  比利時皇家美術館的鎮館之寶為德爾沃的《公眾之聲》,本書以跨頁的大幅畫作編排,並有細部的介紹說明,讓觀者欣賞繪畫之美的同時也對畫作及畫家有更知識性的了解。德爾沃的畫迷人的地方即在以誇張的透視法表現靜止的夢幻世界,而其最大的特色是不斷反覆描繪自己所喜愛的題材,藉此給人一種時間靜止的印象。其作品中的人物乍看似乎在互動對話,但各自的視線卻又朝不同的方向,這表示他們都活在各自的夢幻世界裡。

  除了介紹比利時皇家美術館的經典館藏外,本書也特別介紹布魯塞爾的其他美術景點,及交通資訊,如市政府的建築藝術、奧爾塔美術館、皇家歷史博物館等,是很實用的繪畫欣賞及旅遊導覽的書籍,透過本書,讓讀者的眼睛探訪文明藝術的美麗,想像翱遊於此座世界級大博物館中!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