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玉山學的理想與實踐

文:盧世祥 照片提供:侯聰慧/攝影

  十七世紀中葉,來自中國的郁永河在《番境補遺》盛讚玉山之美,「不啻天上白雲也」。這位在台灣留下足跡及遊記的康熙帝國來人,指玉山「四面攢峰環繞,可望不可即」。

  三百年後,地理學家陳正祥在其巨作《台灣地誌》論述台灣土地之美好,山區更為幽麗,愛好登山者眾,可惜有些樂山者所辦通訊刊物文字多不通順。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文化工作者路寒袖推展「玉山學」,連續三年帶領文化界人士親近玉山。有了文學藝術的參與,描繪這座台灣聖山的作品隨之百花齊放,為社會留下諸多歌頌玉山的珠璣。也由於「玉山學」,玉山不僅更為可親,樂山者從此有了更多孺慕「萬山之首、群山之巔」的藝術結晶。

玉山學 具完整學群架構

  把登玉山看成嚴肅儀式的路寒袖,在為玉山增添人文情懷之外,其實還有一種出自內心深處的期盼:以「玉山學」做為認識台灣、珍愛台灣的途徑。

  這種期盼,來自類似李前總統登輝先生的「生為台灣人的悲哀」。路寒袖認為,五、六十年來受到去台灣化教育政策的扭曲,連許多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竟也對這塊土地滿溢著過客心態。「只知遙祭虛幻的他人祖國,而輕賤生養自己的土地;對五嶽瞭若指掌,卻不認識淡海濁水;李白、杜甫的作品朗朗上口,竟無知於賴和、楊逵的短章篇什。」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