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編者的話─尋找故事背後的力量

文:邱奕嵩

  十年前,一場大地震,造成台灣重大的傷害;十年後,一場暴風雨,釀成無數的悲劇。從921大地震到今年的八八水災,大自然的力量不斷在試煉台灣,讓這塊土地增添更多愁悵。

  但在愁悵之餘,我們發現,台灣即使走過許多苦難,總能穿越考驗,繼續往前行,人民的力量不會因此退縮,人心反而因為土地的撕裂而黏得更緊,因為一齣齣真實的故事,不斷在提醒我們如何記取教訓,也不斷在激發更多向上前進的動能。

  八八水災之後,南部圖書館也遭受無情的重擊,更有許多學校倒塌或「泡湯」,但民間的力量快速集結,許多推廣閱讀的單位馬上捲起袖子,募書送書到災區,他們相信,閱讀不能打烊,不能讓孩童一日無書讀。

圖片。  在悲劇之後,經常有這些打動人心的故事發生。過去921之後也是如此,今年八八水災後更讓人驚覺旺盛的民間力量,正在為台灣寫下一段段動人的故事。

  真實的故事每天在上演,有時我們會引以為戒,避免憾事重演;但有時可能過於輕忽,以致遭受想像不到的反挫,這樣的循環可能是人類無可逃避的宿命,但人類也經常在這些循環中發現新的知識與定律,避免重蹈覆轍。

  原來,故事的效應也很神奇!小時候,幾乎每個人都有聽故事的經驗,成家之後,聽故事的人變成說故事的人,角色雖然轉換,有些30年前的故事還可拿來吸引小朋友,但有些故事則必須注入新的元素或以不同的方式呈現,才能賦予故事中新的價值。

  也因此,「說故事」的人變得很重要,他們總能活化內容,並用活潑的方式讓「老梗」也能活出「新意」,進而引導聽故事的人進入一個新的世界。因為,他們不只是在「說故事」,還要會「演故事」,這樣才能讓人百聽不厭,身歷其境。這種的神奇的力量,大概就是故事的魅力所在吧!

  不過,在發現這些故事魅力之餘,我們如何學習得更多,如何調整下一步,可能才是聽故事最大的意義了。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