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進新竹市公園路171巷,開始找門牌,卻忍不住讓一排被樹幹擠壓得變形的矮牆吸引,等發現門牌號碼已經過頭,才明白那扇充滿美感的樹與矮牆之內,就是我要找的「大自然野趣專賣店」。
拉開木門,看見的是一間稍嫌擁擠的客廳,不像商店。連招呼的方式也隨意,讓人頓時忘了自己是一個陌生的闖入者,馬上可以自在的坐下來聊天。沒錯,在這裡,購物不是主題,你可以在書架上隨意抽一本書慢慢閱讀,和主人慢慢聊,反正還有其他客人一起抬槓。
自然生態相關產品 一次看個夠
據稱,新竹大自然野趣專賣店是全國第二家專門展售自然生態相關產品的店。店裡販售的東西包括:人文圖書、生態圖書、觀察圖鑑、期刊、野外觀察裝備(單雙筒望遠鏡、手電筒、瑞士刀)以及小禮品、海報、藝術精品、生態撲克牌、大自然CD、錄音帶、錄影帶、原住民音樂等等。除了部分有包裝的食物及茶外,所有的東西皆可隨意翻閱,CD唱片更可聽滿意再買,老闆強調,您一定要明白您到底買了什麼。商品試用滿意再買,是此店的一大特色。
老闆黃麟一先生是資深鳥友、生態專家兼游泳教練。開店的目的與其說是養家活口,倒更像是他的休閒活動。否則,哪有人把書店與客廳融合為一,讓客人盡情閱讀、聊天而不推銷?說不推銷也不太正確,他這麼做,也許正為了更有效的推銷「大自然」給水泥叢林中的眾生們。他會告訴你:賞鳥,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活動。因為,對於鳥,你看了再怎麼喜歡都不能擁有,你只能站在遠距離觀察、欣賞,然後,把影像記錄在腦海中。他也不相信其他的紀錄方式,很多人喜歡利用攝影的方式做紀錄,他認為,這種方式只是電腦中的紀錄,怎能比得上腦海中的紀錄真實?
黃麟一的自然法則
黃麟一喜歡以人為中心談問題,似乎是傾向我行我素型的人物。關心生態,又是賞鳥專家,應該很強調尊重生命吧?但是,他卻對何謂「尊重生命」發出質疑。他說,小時候,他常把青蛙之類的小動物用很殘忍的方式凌虐致死,在他眼裡,這不是殺戮,只是一種遊戲。他認為人性中都有一些暴力元素需要發洩,現代人沒有這些發洩管道,不斷壓抑的結果,反而會出現一些更嚴重的攻擊行為,對人格發展不見得有好處。在他眼中,人與其他動物之間沒有平等可言,也許可以說,他信仰的是自然法則吧?
他在學校帶社團,他的課是關於認識大自然,理所當然要到戶外上課,此外,他也帶學生上山下海做深度教學。雖然是好幾天的活動,雖然有些家長也渴望來個親子同行,順便進一步保障孩子的安全。可是,他一律拒絕。他有他一套自己的邏輯:野外活動處處危機,必須專心,家長同行只會干擾學生的獨立與專心。
開了15年都沒賺錢的店
依照黃麟一自己的敘述,他對下一代顯然是充滿愛與期待的。一般而言,這種人通常是樂觀的。但談到社會現況,他又顯得悲觀。許多人主張台灣應該進行國土規劃,以避免國土資源的濫用,他卻說:幸好還沒有做!他拿出一本「日治時期五萬分一台灣地形圖新解」,他說,那個時候做的台灣地形圖和現在的衛星空照圖完全符合,目前台灣這些人做得到這種水準嗎?如果基礎資訊都做不好,怎麼做得出好的國土規劃?他關心教育,對台灣的教育卻也批判到不行,具體的教育失敗現象之一是:日本每人每年平均購書量為28本,台灣只有1.7本。這直接反映到他店裡的顧客稀疏。既然如此,一個開了近十五年都沒賺錢的店還開著幹什麼?他說:尋找一個沒有希望的希望吧?這個人似乎很矛盾,對吧?
科技縮短了時間、空間的距離,很遺憾的,卻拉大了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寂寞,往往莫名其妙的降臨,或者你心情煩悶,想找個有人味的空間舒壓,這裡倒是個理想去處。反正,店主人不怎麼在乎你買不買書。主人很自信,由於強烈的自信,反而使他成為很好的挑戰對象,如果有充裕的時間和心情,想找個舌戰的對象,到這裡走走,倒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