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文化廣角鏡-好書交換全國連線 全民共享書香資源

文:李欣如、林明志

國立台中圖書館辦理好書交換,吸引民眾熱情參與(林明志攝)  為期一個月的捐書活動在七月九日展開好書交換,在悠揚的音樂中躺滿了許多新書與舊書,等待著新主人將它帶回家。今年的好書交換活動在各方熱情的捐贈及二九二個公共圖書館的串連下,全國總收書量高達六九萬冊,約是去年的兩倍以上。由於今年的活動規模達到預期的目標,文建會主委陳其南對這次的活動感到滿意。他並表示,往後會結合更多團體投入,落實「文化公民權」與「平等閱讀權」到每一個人身上。

  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導策劃、國立台中圖書館主辦的「全國好書交換日」活動是全國性大型的閱讀活動,在推廣閱讀風氣的同時,也讓大家以交換圖書的互惠模式,使書本成為一條知識的長河,成為城市與鄉村間交流的媒介,滋養台灣的每一塊土地。

分享閱讀資源 交換生命經驗

  作為北部地區換書集中地的國立台灣博物館,在一早就出現了大量的人潮,而紙風車劇團更在現場以人物扮相,增添了現場熱鬧的氣氛。行政院長謝長廷與知名作家李昂、林建隆及張惠菁等人,相繼蒞臨現場並捐出好書,響應好書交換活動「分享閱讀資源、交換生命經驗」的精神和目標。

謝院長表示,不管多忙,都要看書  寫過十本書的謝長廷院長表示,不管多忙,每星期至少都會看一本書,他也在活動現場捐出《認識台灣歷史》中英文對照本套書。他強調,書中用字中性、平實,介紹史前時代到近代的台灣歷史,其中也包括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希望藉由這套書能讓大家深入淺出的認識台灣歷史。

  而李昂除了捐出最近的新作《花間迷情》,也為台灣的出版事業精神喊話,她表示,作家、讀者以及各式的閱讀活動要一起打拚,讓台灣的書市更興盛。
 
  知名文學獎的常勝軍張惠菁則以過去自己的閱讀經驗為發想,捐出了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孃》、以及個人最新出版小說《你不相信的事》。她回憶過去高中時期,都是站在書店把書看完,包括自己當時最愛看的川端康成系列叢書。今天她捐出來與大家分享,就是希望民眾可以帶回家盡情閱讀,而不用再站著看書了。

  林建隆則捐出家喻戶曉的《流氓教授》,他希望能跟大家共同分享讀書的經驗。他也說自己就是活見證,因為深刻體會一本書可以大大改變氣質、並且也是提升心靈的「化妝品」。為了響應活動,他也在當天「書不輸—創造一個贏面人生」的講座上,以「旋轉籠中的松鼠」比喻閱讀前的生活,而閱讀後則讓他的生命出現轉念,在擺脫制式的生活方式後,令他的人生有了不一樣的方向。

好書、座談、音樂交織成活化心靈的園地

行政院長謝長延也熱情參與當天活動  活動當天,全國的到館人次高達十四萬九千多人。在現場的愛書人囊括了學齡前的兒童到古稀之年的長輩,有的人推著推車、有的甚至帶著紙箱準備好好享受這場知識的饗宴。在國立台灣博物館的會場中,不時可以聽到小朋友朗讀故事書的聲音,一家人共同前往好書交換的陳右錚說:「有書的地方就是我們全家人駐足的地方,在這個臨時的大圖書館裡滿足了我們對知識的渴望」。在一旁的小朋友仍不斷的要求他去拿科學的書,好讓他坐在階梯上讀。

  而抱了一大落書的陳老先生則為了他五歲的孫子,穿梭在悶熱午後的書堆中。他是一位退休的老師,將過去看過的書都捐了出來,為的就是換些孫子可以讀懂的書回去。他開心地笑說,他希望與孫子間的關係不只是生命的延續,更是知識的傳承,因為他將書本捐出去讓有需要的人讀,而自己也換回需要的書,知識不停的流通、轉換,這樣的交換方式比買新書有意義多了。這也為全國好書交換日的活動拓展了另一層動人的意義。

  主辦好書交換,堪稱此次活動靈魂的國立台中圖書館館長薛茂松說,好書交換的目的,是要讓書有新生命力;讓偏遠的鄉鎮,同享知識的喜悅,民眾捐贈的書籍將送往偏遠圖書館,豐富偏遠城鄉的知識典藏。

  薛茂松強調,圖書館的任務不再是借書、還書的地方,書籍是要行銷的,現代圖書館就是要有行銷的觀念,讓書籍走入民間;讓知識可以分享,全國好書交換活動,也是同樣道理,書籍從城市走進鄉村,書籍不再固定擺設,讓書籍開始旅行,重新獲得生命力。

照片  七月九日當天,因台中圖書館全館動員,早上七時不到,即有民眾排隊等待交換書籍,圖書館前廣場擠滿待換書的民眾,現場熱鬧滾滾,國立台中圖書館特別安排警界「七匹狼」合唱團及潘若迪的健康舞蹈,帶動會場的氣氛。

  主辦的推廣課長胡修如指出,經過二個多月投入,從各地收回來的書籍,經過整理、分類,看到收割的成果,令人滿意與安慰,全館動員的心血獲得回報。胡修如說,全國好書交換日活動進入第二年,即受到企業界的關心與贊助,裕隆日產汽車公司動員中部行銷聚點,協助好書交換活動。

民間企業主動設立收書站

  裕隆中區主任鄭榮富說,他上網看到全國好書交換,認為非常有意義,主動向國立台中圖書館詢問幫忙,裕隆中部三一個展示地點,同步成立收書站,更將收書日期延至七月底,鄭榮富說,民眾捐贈的書籍,將協助運往偏遠山區圖書館。

  好書交換在民眾的倒數聲下,由館長薛茂松與來賓陪同敲鑼開啟,展覽會場擠滿換書的人潮,不少交換書的民眾都是帶著小孩參與。台中縣大雅鄉的劉淑惠說,她是傳統的家庭主婦,家裡有上千本書籍,早上六時多就到場等待交換書,她說,書籍的流通省了不少買書費用,可讓資源再利用與獲得心靈喜悅。

  國立台中圖書館館長薛茂松指出,一般人的書籍是有生命周期,書看三、四次它就失去生命,要賦予書籍新生命力,大家都來交換書,此次交換書的活動,不單是區域性的交換書,更深層的意義是,協助偏遠圖書館募集書籍,讓交換書籍的層次再提升。

  薛茂松說,鄉鎮市的長期競爭潛力,圖書館的使用是項指標,這也是當地的知識經濟,活動結束前後,總共將十多萬冊圖書送到偏遠鄉鎮圖書館,讓我們的生活成為閱讀的家庭、書香的社會。

泰山鄉圖書館  天天都是好書交換日

台北縣泰山圖書館的好書交換已成常態性活動  為延伸全國好書交換日並深植民心,台北縣泰山鄉圖書館設有天天好書交換,讓民眾能夠時時有好書相伴。辦理好書交換活動是一種閱讀學習啟發漸進的過程,圖書館館長吳瓔蓉表示,在中央的支持與經費的補助下,民眾才能充分享有資訊及知識交換的空間與環境。最重要的是落實「革心的行動力」後,社會就會多一分書香氣息、少點暴戾之氣。

  吳瓔蓉回憶起活動當天的景象,「有的家庭主婦在活動前沒有注意到,是後來到現場經工作人員熱情解說好書交換的美事後,才清楚了解。之後,便立刻回家勸說一家大小帶著好書到現場交換,雀躍的心情顯現在每一個人的臉上。」好書交換活動透過民眾踴躍熱絡的參與,讓她真實感受到書籍生命力的展現。

  今年的活動在多方管道的宣傳下,參與人數大量攀升,而泰山鄉圖書館也針對當地的民眾做出一系列的宣傳活動。除了發函至鄉內各級學校、村辦公處、社區發展協會及有線電視公司推廣宣傳外,也由館方同仁以製作海報、宣傳單、跑馬燈及電子式布告欄宣導,並結合當地志工參與宣導、至各公寓大廈張貼宣傳單。因為將閱讀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中,才能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吳瓔蓉與館方人員深刻體會閱讀行為的重要,所以,經過不停地腦力激盪,期望民眾都能熱情參與活動。

  談到活動過後,對圖書館未來的經營有何啟發,吳瓔蓉說,未來會朝向多元的閱讀學習邁進,積極宣導並鼓勵不同年齡層的民眾都能走進圖書館,讓圖書館變成大家學習的重鎮,每個閱讀的契機都有再生的可能。

照片  今年的全國好書交換活動比去年更熱烈,泰山鄉圖書館有了成功的經驗後,也激發出了更創新的構思與作法。吳瓔蓉表示,館方會繼續天天辦理好書交換、隨到隨換的工作,也會配合辦理推廣活動,如:主題書展、電影欣賞或義診活動,讓民眾平常多親近圖書館。除此之外,也會提供獎品,獎勵參與好書交換踴躍的民眾。

  在館方與民眾共同的努力下,好書交換將不再只是活動,而是一種知識交流的習慣。在這片充滿豐富養分的園地,每一個人辛勤耕耘,讓心中的夢長大、茁壯。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