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新移民的書櫃─台灣新移民 快樂上學去

文:耿詩婷 照片提供:耿詩婷

  晚上7點多,台南縣東山國小的一間教室裡卻照常地燈火通明,傳來朗誦課文的聲音,原來在一天辛苦的工作結束後,一群新移民女性的學習之路才正要開始。東山國小識字班的教學對象原本是阿公、阿嬤,但在5年前校長劉瑞財發現外籍配偶(新移民女性)越來越多,決定開始招收她們加入識字班的行列,東山國小的沈主任與幾位老師一肩扛起這個「夜間班」的教學,除了學習中文,還有體育課、電腦課等,而且3年全套課程讀完,就有國小的畢業證書,另外也會在學校舉辦多元文化節,讓大家有機會認識東南亞的文化,已經有10幾位的學生從這裡畢業,成為台南縣第一個新移民女性識字班,從柬埔寨來的紀素蘭說:「覺得自己越來越厲害了!」

  除了中文學習,也練習電腦的操作,已經上課一年的她們已經懂得使用OFFICE軟體、上MSN,沈主任表示:「未來還會教她們用視訊,如果家鄉那裡也有電腦,就可以透過電腦和遠在國外的家人見面,他們的認真好學常常讓我深受感動。」而且在課堂中有同鄉的姊妹一起互相陪伴、學習,也可以一解鄉愁,彷彿忘記來自家庭的壓力與不愉快,每個人又都變回那20幾歲的活潑女孩。

除了中文學習,也練習電腦的操作。外籍配偶學習的最大動力,就是為了下一代的教育。有同鄉的姊妹一起互相陪伴、學習,也可以一解鄉愁。

  戴著老花眼鏡的台灣阿嬤也與他們一字一句地練習,阿嬤說:「我們雖然老了,而他們離鄉背井還要學習我們的語言,但這都是我們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覺得自己每天都變得更厲害一點。」東山國小識字班原本有更多的新移民女性來上課,但因為家裡沒能繼續支持他們上課,所以縮減到現在約15位學生,沈主任沉重地感嘆道:「台灣人自己的心態也需要慢慢調整,他們不是家庭的工具,更不是生孩子的機器,唯有同理心的對待、開闊的心胸,台灣才能迎接一個美好的多元社會。」

  有些人會將孩子也帶來一起上課,大人小孩一起寫著作業本,也形成一幕幕可愛的畫面,對這些新移民女性而言,學習的最大動力,就是為了下一代的教育,希望能看得懂孩子的聯絡簿、考卷等,更直接的了解孩子的問題,因為可以看著孩子成長,那幸福的滋味早已超越學習中文的困難。劉瑞財校長也表示:「東山國小目前新台灣之子約占六分之一,在放學後也會對其免費加強輔導課業,沒有因為母親是外籍的,而有學習落後的情況。」

  在這些東山國小新移民女性的眼中,沈主任是最棒的老師,總是有耐心、有系統的教導,時而如嚴師,時而又如家人般地關心他們。也就是這樣亦師亦友的關係,同時身為土溝村村長夫人的沈主任,每一年在學期結束後,都會帶著識字班的學生一起去村子玩,同時也變成異國美食大集合的聚會,換成新移民女性來訴說他們的習俗與文化,大家一同分享著美麗的土溝夜晚。

在課堂中,與台灣阿嬤一起學習,有著良好的互動。這是我們的中文名字與柬埔寨名字。她們的認真與好學,常常讓沈主任深受感動。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