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台北國際書展 不可錯過的饗宴

文:邱奕嵩

  冷風掃過台北街頭,但心情卻是逐漸加溫,因為年度出版界盛事──台北國際書展即將登場,在這個空間裡,讀者可以第一線接觸各大中小出版社,見識到許多平常不易看到的書籍,當然也會有許多作家與讀者面對面,也會有各式的講座與座談,探討書市現象,整個貫穿下來,書展呈現的是文化的多樣面貌,也是國力的另類表現。

  對於讀者的感受,國際書展可能只是個大市集,或是揀便宜與找好康的好時機,但對於出版業界而言,除了測試人氣之外,它更可能是個重要的觀摩與交易平台,透過跨國的出版交流,提升出版視野,甚至發掘新利基,創造新的出版可能。

  無論你用什麼樣的角度來看待國際書展,書展對於愛書人而言,就如同愛車人每年必定造訪國際車展一般,這樣的場面,每年都不會錯過。

  文化工作者或出版業者對於文化的傳播與傳承的想像,尤甚於一般大眾,近年來,對於國際書展如何辦得更好,有許多鞭策與建議,在愛之深責之切的出發點下,已經凝聚不少改進意見,而主辦單位也在廣蒐民意後,不斷調整,務求創造一個多贏的國際書展。

  除了國內文化界人士的意見交流外,國外大型書展的經驗,更是出版界重要的取經對象,從遠在歐洲的法蘭克福書展到鄰國日本的東京書展,都有台灣出版人的足跡,他們踏破鐵鞋,無非為的是提升台北國際書展的高度,讓書展的能量發揮到極致,滿足出版界與愛書人的需求。

  由於出版人通常較有宏大的企圖心,但在客觀條件限制下,許多理想未必能順利落實,因此在改革書展上,如何創造特色,建立差異化的區隔,應是主辦書展單位最應優先思索的。

  時序進入2005,年復一年的輪迴,但國際書展還要講求創新,不是像典禮般行禮如儀,而是在驚奇與新鮮中吸引更多人參與,藉由這些聚焦效果,創造人氣,推升出版的能量,一方面更是透過文化參與的量變,達到文化的質變效果。

  這樣的出版嘉年華,不只愛書人不願錯過,很少看書的人也不應錯過,就在農曆年後,2月15日即將登場,騰出時間,看看今年的台北書展,跟往年有什麼不一樣!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