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多瑙河的書香

文:鄭恒雄 照片提供:鄭恒雄

慕尼黑市立圖書館外觀德國 公共圖書館的含義

  一般英語國家較能區分「公共圖書館」與「學術圖書館」。德國「公共圖書館」的含意也包括學術圖書館,特別是大學及技術學院圖書館也提供「公眾」使用。因為,學術圖書館的建立維護及其館藏,雖是提供學術研究、教學及學術活動使用,但是也是提供公眾利用的。德國的思維是公共圖書館的「公共」含意有四:1.是由地方當局的公共團體、教會及區域機構提供經費設立,2.藏書與服務提供全民使用,3.開放給全體民眾檢索利用,4.開放時間需配合民眾利用的需要。

圖書館入口服務台  德國有16個邦,各邦有較大的自主性。所有的文化事務,包括學術圖書館並非聯邦政府之職責,而是各邦及地方當局之責任,因此,每個城鎮可自行決定是否設立其公共圖書館。二次大戰以後德國公共圖書館轉變為美國式的經營理念與方式,成為提供民眾的資訊機構。1970年代公共圖書館員有所謂「交流中心」、「城市文化圖書館事業」、「社會圖書館事業」、「閱讀支援」、「館藏展示」等諸多文化與社會理念。現代的德國公共圖書館,一般而言,自認是現代化的參考圖書館與社區資訊的提供者,而傾向於以圖書流通出借及提供參考與資訊資源為其主要職責。

  德國公共圖書館是開放公共使用的圖書館,通常是有一個總館或中央的圖書館配合各個分館,以及必要的專科部門。總館擔負品質的管制,監管整體館藏、分館及整個系統的活動,例如:編目、採訪及建立各種媒體館藏。

慕尼黑市立圖書館外觀  慕尼黑市立圖書館位居德國南方,鄰近多瑙河及ALPS山。圖書館已有150年的歷史,現有26所分館,擁有館藏120萬冊,分為四大部門:音樂、集郵、青少年、一般性圖書館。圖書館外觀是暗紅色磁磚,廣場裡設置藝術雕塑,給人穩重寧靜的感覺,此圖書館的建築與設計極為吸引人。

  圖書館位於市區,交通便利,是一棟專為中、大型公共圖書館而設計,為地上三層、地下四層之現代化圖書館,於1984年落成啟用。一樓為商店區,以電扶梯直上二樓,始為圖書館。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