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透視文憑社會的精巧陷阱

文:吳璟(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研究生)

書 名:文憑社會─教育與階層化的歷史社會學
著 者:Randall ColIins
譯 者:劉慧玲等
出版者:桂冠圖書公司

楔子:

  文憑和教育在青少年人生的圖像中占有著極重要的地位,不論升學的管道如何多元化、教育資源如何力求平衡,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今臺灣社會,仍拋不開、放不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士大夫觀念。不可否認地,教育提升了學識知能,為人們帶來十年寒窗的苦讀以期能換取階級翻身的希望,但教育真能以表像公平的面貌為社會帶來階層流動?學校真是提供職業所需的培訓場域嗎?文憑制度下又埋藏多少的精巧陷阱?面對青少年將近十多年的流金歲月付諸於學歷證件的追求,是一種義無反顧的茫然亦或是一種早已命定的無奈?Collins這本文憑社會以一種反思的角度來辯證和剖析文憑社會下的種種現象,娓娓道出看似簡單問題下的複雜意義,其對傳統教育信仰的有力控訴,深深撼動了筆者原有「理所當然的以為」,讓人久久不能自已,經再三品味,對其在字裡行間埋入深厚的人道關懷更是感佩萬分。

文憑社會的迷失

  一如書名所標示─文憑社會,我們的社會皆普遍認同「教育程度較高者,所具備的生產專業學能高,因而所得到的報酬較高」,這也暗示了文憑教育已代表社會階層的許可換證。但本書著者Collins認為如此說法未免太過天真,他以大量的相關資料佐證其假說:學歷對一些特殊工作確有必要,惟就整體社會觀而言,文憑並不是工作表現的依據,教育不是技術的基礎,留在學校接受進一步教育,所學到的主要是上階層的文化,而專業學能主要得自於就業後的工作經驗與訓練。在學校的學習過程,說穿了只是為了提高專業的地位,以作為專家和外行之間設置一道屏障,學業成就是用來保障既得利益團體和中產階級罷了。這也就是說,教育是一種用來壟斷進入有利職業的人為設計。Collins在旁徵博引後,斬釘截鐵地告訴讀者:「文憑已造成另一種形式的特權階級」,而且要毫不保留地揭發這些無意義學歷證件下的陷阱和陰謀。

揭下教育促進社會階層流動的美麗外衣

  西方多數社會學者皆認同教育在社會階層化和社會流動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Collins指陳教育在階層化流動的過程中,在多數領域來看並沒有發生很大的作用,諷刺的是,這種人為性群體取得文憑的順序並改變不了其相等的階層,文化財富比經濟和政治反而更易從父輩傳遞到子女輩。因為社會的支配性價值是由能夠操縱其權力位置的個人和團體所設定,也就是說,決定角色位置、社會報酬與資源是依據社會中的權力分配,而非社會需求或共通的價值。這也悲觀地宣告文憑制度只會在越來越高的教育程度上複製新的秩序,並不能促成教育機會的均等與公平。著者承繼一貫以假設、驗證的鋪陳手法,讓讀者恍然大悟:「教育其實是高明的騙術,透過將階級優勢意識型態的合法性,來複製這種原有的社會關係,使優勢團體與個人藉此獲得他們想要的,同時阻止居於劣勢者獲得他們想要的」。

菁英分子掌控教育文憑的遊戲規則

  Coillins有感而發地說。教育是選擇具有合乎中產階級需要的品質和行為者的過濾器。隨著經濟與機會結構的變遷,各個有資源的團體、組織、階層等分別設法影響這種總體過程(macroprocesses),使其有利於個人配置到較高的位置。Collins指出菁英分子的語言文化已滲透和主宰美國學校的課程及特色,學校的教學內容多是菁英分子認為最富價值的知識嗜好及價值觀念,而非全以知識為主。所謂良好的教育,即是培育菁英團體角色文化的教育,並且使用利於上階層文化語言的智力測驗暗示窮人子弟不及權貴子弟。事實上智力測驗是相當偏頗的,對於不熟悉主流文化語言的低階層團體較為不利,因此在促進功績社會的美妙辭彙下,學校教育使得窮人及文化不利者深信他們不具高職位應有的技能,以便權貴團體繼續位居要津。因此,學校長期以來均在鞏固上階層團體的有利地位,並使得窮人及文化不利者相信其應為自己的失敗負責,說服人們相信居高職位的人們較別人具有更高的智慧且更努力,故居高位乃理所當然。也使得人們相信智力與努力是成功的唯一決定因素來隱藏繼承性的權力與特權支配,這點也符應了著名的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所說的:「今天,教育文憑已成為測驗過去祖先的經驗」。

過度文憑主義所產生的危機

  Collins語重心長地指出:因為人們對文憑觀念的謬誤,文憑教育已過度的宰制和支配我們所處的環境。他指出教育文憑的膨脹源於收入豐厚的專業階層,其利用教育進行階級保護同時提高薪資,階層體制的膨脹使各部門特別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企業因為教育文憑的存在,而把大量的時間和經費用於管理上,而不用在生產上,文憑因此成為建立閒職部門的重要工具。再者,「教育是文化階層化制度的一部分」的錯誤觀念深植人心,更擴大文憑制度使就業條件嚴重背離實際。Collins將現代美國教育比擬成「文化通貨」(cultural currency),引起大家注意學校、文憑證書的數量問題。文化通貨可像錢幣兌換貨物一樣兌換所要的職業,當市面上有更多的通貨流入時,它也像錢幣一樣會貶值。同樣的,當市面上有更多的學歷角逐少數職業時,它也會像錢幣般會發生通貨膨脹的現象。不同團體為競逐權力與聲望,便採取比賽學歷的方式壓抑別人以謀取地位及保障,其實任誰都知道學歷資格根本與所謀取職業的複雜度不成比例,而這場非理性的文憑競逐卻如火如荼地上演。

  面對文憑主義所帶來的危機,Collins認為必須先解決文憑教育目標的謬誤,使學校返回到利用自身的內在成果,而不是利用學位的流通價值使其得以生存。並主張教育內容應貼近實際職場和日常生活,使文憑真能提供在工作中將應用到的技能,並減少學究體制的結構,擺脫官僚主義的左右。在體制方面Collins提出把文憑制度凍結到只允許一定數量的學生達到一定的水準,如此便可凍結現行的階層化制度,而以文憑區隔勞動力使免於競爭。那麼體面工作部門已存在的壟斷優勢將得以保持。

後記

  Collins用精簡練達的文字,有力的控訴中上階層宰制弱勢階層的陰謀,在其刻意鋪陳的文章脈絡下,讓讀者經由層層剖析和探索中洞悉出,中產階級佈下看似合理的文憑制度陰謀,也讓讀者警覺到日益膨脹的文憑制度將帶來的「專門化」和「閒職部門」的負面影響。除了批判外,他進一步地針對教育目標、內容和體制的衝突,具體地提出解決策略。Collins為渾然不知的受壓迫階級發出了不平之鳴的熱忱值得稱許,但就其對社會不平等的看法上,筆者認為在過分重視權力與權威的面向,輕忽真實社會中從「先天歸屬」(ascription)向「後天成就」(achievement)的轉移現象和功能。再者,其偏向實用價值導向的教育並沒有顧及教育目的仍有非實用性質的其它面向,這些侷限使Collins社會階層理論看法有了些許的偏頗和缺憾。然而,這些偏頗卻不減《文憑社會》一書的光芒,Collins做到了身為知識分子應有的人道關懷,他從社會弱勢團體的角度出發,聲嘶力竭地為這些潛藏於深層的教育問題大聲疾呼。其對文憑與教育關係的剖析是精闢入裡的,對傳統教育粉飾太平的假說更是毫不留情地一一批判,並在悲觀論調下提出積極可行的建言:學校必須重新找回自身的價值,而不是依靠文憑的流通價值而生存。

  現今臺灣大開高等教育大門,以多元化入學的方式,試圖紓解升學壓力,喚回青少年應有的青澀與快樂,但升學的壓力仍以變相的方式存活,普設的大學已成了生產文憑的工廠,高學歷的失業率快速攀升,過去僅需要高中學歷的許多工作,現已換成需要大學生甚至碩士。現代社會似乎罹患了嚴重的文憑病,以致為準備未來工作所施予的不必要過度訓練而嚴重扭曲了教育真正的價值。過度重視文憑、過度放寬高等教育之門已逐漸地出現警訊,在動亂搖擺的年代,Collins的《文憑社會》或能予吾人許多教育上的省思及警言。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