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翻越閱讀藩籬  圖書館持續進化中

文:梁雯晶 照片提供:新北市立圖書館萬里分館、高雄市立圖書館

偏遠地區的圖書館在推廣閱讀時經常遇到挑戰,新北市立圖書館、高雄市立圖書館轄區範圍廣闊,透過資源整合與積極的推廣行動,打破區域界限,使圖書館成為與地方互動密切的重要第三空間。

 

  為推動地方文化建設,1980年代展開的「一鄉鎮一圖書館」政策,形成現今大城小鄉皆有圖書館的基本樣貌。而部分地區在資源稀缺的情況下,圖書館往往是地方上最具指標性的公共文教設施,不僅肩負藝文推廣工作,對公眾平等開放的特性,更成為鄉里中聚會休閒、交流情感的重要場域。
 

萬里分館打造「觀海區」座位,讀者可以在此邊喝咖啡看書,邊欣賞濱海風景。 萬里分館突發奇想,將候車亭變成馬路圖書館。


結合自然與地方文化 打造北海岸特色四分館

  北海岸全長約85公里,在海風與海浪長期侵蝕下,形成地貌複雜的海岸線,孕育出獨特的人文風情與產業文化。位於北海岸線上的新北市立圖書館(以下簡稱新北市圖)萬里分館、金山分館、石門分館、三芝分館,在地理位置上雖遠離都市核心,卻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與文化特色。


石門分館「在地知識學專區」,帶領讀者認識百年茶鄉。  萬里分館坐擁一望無際的海岸線,分館特地設置咖啡機、打造「觀海區」座位,讀者可以在此邊喝咖啡看書,邊欣賞濱海風景;金山區以世界僅存的火把捕魚技藝「磺火捕魚」聞名,金山分館也以此為主題設置在地知識學專區,傳承地方獨特產業文化;石門分館為公立圖書館位置最北、最靠近海洋的分館,順應地理特性,以海洋生態為特色館藏;三芝分館原館重建中,新建的館舍計畫結合當地近百歲的老榕樹,打造成為自然度假風的綠建築。

  四座分館各具特色,但在營運上面臨非都市區圖書館最常遇到的挑戰,「除了學習資源較為稀缺,相較於都市圖書館人口基數高,偏鄉圖書館的讀者以當地居民為主,在圖書館使用率、閱讀習慣上都相對較低落。」新北市圖三芝、石門、金山、萬里分館主任蕭千惠坦言。


開拓非典型閱讀場域 美容院也可以是圖書館

金山分館以礦為主題設置專區,推廣地方特色。  人口結構不均衡,是偏遠地區常見的問題,年輕人多半離鄉背井,居住人口以高齡族群為主,因此如何吸引讀者來圖書館,是首要解決的問題。因應不同分館的讀者客群與喜好,新北市圖積極策劃講座、研習課程、走讀、手作、電影欣賞等各種特色閱讀活動,「要先吸引讀者願意走進圖書館,才能夠讓他們進一步了解圖書館有什麼資源,進而使用它們。」蕭千惠說。

 

  光是如此還不夠,圖書館也要試著走出去,蕭千惠說:「我們不再只是被動地等待讀者,而是主動把閱讀場域延伸出去。」例如石門風箏節、三芝櫻花祭、萬里螃蟹祭、金山番薯節……無論是地方特色文化節慶或學校校慶,新北市圖皆踴躍前往設攤,與當地居民交流互動,鼓勵現場辦證借閱、推廣圖書館資源。


萬里分館與美容院跨界合作,放置漂書櫃,讓居民在整理頭髮的同時也能閱讀。  此外,新北市圖也積極開拓非典型閱讀場域─美容院、候車亭、衛生所、老人日托中心等,皆能化身為圖書館,開啟閱讀的各種可能性。


  萬里老街上共有8間美容院,素有「理髮一條街」之稱,分館同仁發現,女性顧客在吹整染燙頭髮時,要歷經長久的等候時間,因此靈機一動,與美容院跨界合作,放置漂書櫃,亦策劃適合女性閱讀的書展。活動期間借閱5本書,即贈送免費按摩券,獲得菜籃族媽媽們的熱烈迴響。「我們希望打破圖書館的實體框架,只要你願意閱讀,轉角也可以是圖書館。」蕭千惠說。
 

與地方互動密切 讓圖書館成為居民日常的一部分

金山分館與醫院合作,協助長者預約掛號及測量血壓。

  地方上的圖書館不僅肩負閱讀推廣工作,也是社區鄉親們日常往來的重要場域,透過與相關單位的連結,為居民帶來溫馨的陪伴與照顧。金山分館與石門分館分別與臺大醫院金山分院、新北市立早療協會合作,使圖書館化身為樂齡健康小站及早療孩童訓練的場域;館員幫長者量測血壓、記錄數據、預約醫院掛號,也在館內設置免費融合玩具,藉由閱讀與玩具治療,協助慢飛天使展翅飛翔。

 

  圖書館與地方互動緊密,充滿著暖心的故事。蕭千惠分享,金山分館有一位阿嬤定期到圖書館量血壓,某日館員看見阿嬤離去時走路的身影不穩,撥打阿嬤女兒留下的緊急聯絡電話,家人立刻返家將阿嬤送醫,結果發現阿嬤的血壓血糖指數異常、有生命危險,幸而館員臨機應變提供協助,才避免悲劇發生。


  「我希望圖書館不僅是提供終身學習的場域,也能成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想要獲得什麼樣類型的知識或者服務,都可以走進圖書館,在這裡得到滿足。」蕭千惠期待地表示。


整合閱讀量能 打造沒有圍牆的「大書庫」

高市圖與仁寶電腦合作推動ESG偏鄉閱讀公益計畫,於六龜分館舉辦在地走讀活動。

  同為六都之一的高雄市,擁有38個行政區,包含3處原住民族自治區,總面積達2,946平方公里,為六都之冠。「高雄市轄區廣大,如何平衡城鄉間的閱讀資源,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高雄市立圖書館(以下簡稱高市圖)館長李金鴦表示。

 

  為了打破地域限制,高市圖於2011年首創行動通閱系統及車隊服務,使轄區內64座分館(含3原鄉)的圖書資源相互串聯成「高雄大書庫」,打造沒有圍牆的圖書館。無論是位處山區的茂林區、市區的前金區,讀者只要透過網路申請,書籍在無人借閱或預約的狀態下,平均2.5日內就可以送到讀者指定取書的分館,並可甲地借乙地還,輕鬆坐擁全高雄市圖書館逾780萬冊的藏書。


行動書車深入各角落 挹注閱讀資源

高市圖行動書車及故事劇團巡迴至旗山國小。

  而面對多樣化的服務對象,高市圖也推出「行動書車」,將多元主題書籍直接送至高雄市區各角落,服務學生、新住民、移工、長者等族群,落實閱讀與文化平權。除了固定的東南亞行動書車、英語行動書車之外,高市圖也設計各式主題行動書車,搭配劇團表演、說故事達人、美食交流等活動,前往各地進行推廣。李金鴦分享,行動書車曾與高雄知名品牌帕莎蒂娜烘焙坊合作,只要借3本書即贈送麵包,足跡遍布杉林、桃源、那瑪夏等分館,受到熱烈歡迎;2020年與在地劇團唱歌集音樂劇場合作,將親子音樂劇《魔神候補生》帶進偏鄉校園演出。

 

2020年高市圖與在地劇團「唱歌集音樂劇場」合作,將親子音樂劇《魔神候補生》配合行動書車帶到校園演出。

  針對茂林、桃源、那瑪夏3個原鄉區,高市圖亦推出「原鄉書盒」,原鄉居民享有每月1次書盒宅配到府服務,書盒裡的5本書籍皆為館員精選,橫跨知識科普、奇幻文學、原民繪本等9種類型。


  秉持回饋社會理念,仁寶電腦自2021年起與高市圖合作,展開「ESG偏鄉關懷公益計畫」,針對六龜、甲仙、杉林、內門、阿蓮、田寮、彌陀、美濃及旗山9座分館挹注閱讀資源,包括故事劇團、在地走讀、AR科技閱讀、喜閱網專區等,期待藉此提升在地學童的教育資源。

 

不僅是閱讀基地 更是市政觸角

高市圖推出「原鄉書盒」,增進原鄉閱讀平權。

  「如果讀者無法靠近我們,那我們就想盡辦法主動靠近讀者。」李金鴦表示。圖書館猶如地方上的「文化大客廳」,不僅是居民接觸閱讀的基地,更是推廣重點市政的觸角。藉由圖書館深入地方的能量,打造符合當地需求的服務,陪伴居民生活、成長,並成為支援家庭鄰里的守護網。


  高市圖在2025年與衛生局合作,依行政區統計,高齡人口較多的分館將化身為「銀髮健身俱樂部」,協助長者培養運動習慣;另亦推動「燈塔計畫」,使圖書館成為學校與家庭的中繼站,學童放學後若父母還沒下班,可先至圖書館學習安頓,館方也會提供照看資源。透過通閱服務、行動書車、原鄉書盒等方式,高市圖弭平了偏遠地區圖書館交通不便的問題,至於下一步該如何做?「把人帶進圖書館,讓他們喜歡上閱讀。」李金鴦的最大心願,就是希望小朋友從小習慣來圖書館,「當孩子長大後,別人問起你是『混』哪裡的?他們可以很有自信地說:『我是混圖書館長大的!』」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