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豐富藏書的圖書館,是享受閱讀樂趣最好去處之一,金鐘獎則是台灣鼓勵優良廣播電視節目的最高榮譽。圖書館與廣播電視這兩個本質相同但形式各異的媒體,從平行線交叉形成更具吸引魅力的立體知識和常識載具,勢必激盪出讓人耳目一新的驚奇。
紅毛港是高雄市歷史傳承主要地標,流傳許多富有鄉土教育意義的民間傳奇,高雄市立圖書館結合故事媽媽,與在地廣播人合作錄製「床邊故事:紅毛港有聲書」。透過專業、趣味、溫馨的有聲故事,重現了紅毛港精采的文化,也展現出高雄在地風華,這部有聲書初試啼聲即入圍98年廣播電視金鐘獎最佳廣播劇獎,並且獲得最佳音效獎肯定;這是圖書館與金鐘獎交叉迸出的驚奇之一。
總有源源不斷創意,為高雄市立圖書館創造一個又一個驚奇的館長施純福,毫無疑問,是包括贏得金鐘獎在內每一個驚奇的最佳導演,而且是實至名歸。
徹底改造圖書館空間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於2003年成立,施純福先後出任圖書組長和表演藝術組長,2004年11月被賦予重任,出任高雄市立圖書館館長。累積相當豐富實務經驗的施純福,終於有機會獨當一面。
高雄,長久以來是台灣重工業的龍頭,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但文化藝術的面貌過於薄弱。當上館長的施純福試圖為掃除「文化沙漠」的稱號盡份心力。渾身充滿熱情活力的施純福,採取的第一個行動,是徹底改造圖書館空間,將原本燈光昏暗、氛圍嚴謹的空間改造成人人都樂意親近,更是親子共享閱讀樂趣一起成長的最好去處。
施純福走馬上任時,高雄市有18座圖書館分館。進行圖書館空間大改造,對財政並不寬裕的市政府來說稱得上是沉重的負擔。但在他熱忱感召下,高雄市政府先後編列20億元經費,大力推動改善圖書館軟硬體建設。
在進行圖書館空間大改造的同時,施純福也在陳菊市長支持下,基於圖書館資源均衡性考量,投入新台幣4億元打造3座全新的社區圖書館,其中被列為綠建築8大指標,並獲得很高評價的楠仔坑分館已於2008年底開館,左營新館及小港分館也將分別於2010年6月及12月相繼開館,預定投資10億元興建的草衙分館則已開始規劃,預定2014年落成啟用。
圖書館是現代化都市最重要的評量指標之一。施純福非常清楚,硬體建設只是達成目標的基礎,更重要的是讓民眾願意走向閱讀殿堂,進而善加利用圖書館資源,養成自發性閱讀的習慣。
向社會募書 反應熱烈
在這樣的理念下,精心規劃的系列城市閱讀運動於焉展開。加快圖書汰舊換新,是施純福推展城市閱讀運動鳴槍起跑的出發點。高雄市立圖書館每年的購書預算是 1,500萬元,平均分配給21個圖書館,每個月購書經費還不到6萬元,一個月頂多只能添購200多本新書,在偌大的開架式圖書館中,幾乎可說是滄海一粟,極難滿足閱讀運動的需求。
力挺城市閱讀運動的陳菊市長,每年都從第二預備金追加1,500萬元購書經費,高雄市立圖書館的頂頭上司文化局也情義相挺,不斷想方設法額外追加購書經費,但還是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向來喜歡也習慣動腦筋解決問題的施純福,決定直接訴諸社會,推動「一人一書,幸福高雄」活動,目標是募集60萬本新書。
募書活動一推出,反應出乎預料之外的熱烈,總共募集到840萬元現金和16萬本書,遠遠超過預期目標。這個來自社會各個角落最直接的回應,讓施純福大受感動,也更清楚認知到百萬市民的沉重付託,城市閱讀運動只許不成功不能失敗。
推廣騎單車上圖書館
施純福採取的閱讀推廣活動很簡單,卻是誠意十足且具有濃濃的高雄味!方法就是不計一切代價討好市民;提供貼心的服務,縮短民眾與圖書館之間的距離。
高雄市立圖書館首先完成分布在各個行政區的圖書分館電腦系統整合,民眾無論走到那裡,都可以辦理登錄設定,使用21個圖書館的資源,手續非常簡便迅速,部分圖書館也延長夜間開館時間至晚上9時,每個圖書館都設置圖書紫外線殺菌機,使人人都能放心享受閱讀樂趣。甚至高雄市立圖書館還提供免費自行車打氣筒借用,推廣騎乘自行車上圖書館,也鼓勵騎自行車旅遊的民眾把圖書館當休息的驛站,入內補充精神食糧。
此外,高雄市是全國第一個公共圖書館全面提供自助借書機系統的城市,除可簡化借書流程、加速圖書流通外,更讓民眾增進使用圖書館的樂趣。無法親自到圖書館的民眾,也可透過「書香宅急便」和「網路借書」服務,將喜歡的書送到指定的地點。
行動圖書館獲好評
高雄市立圖書館還成立「行動圖書館暨故事媽媽列車」,主動將書載至各偏遠學區及弱勢團體。延續這些貼心的服務理念,施純福再與通車後的高雄捷運結合,2009年世界運動會開幕前夕,在高雄捷運中央公園(R9)站推出全台首座「捷運智慧型圖書館」,民眾可在捷運站開放時間內,透過裝滿3千冊熱門及暢銷書的「捷運智慧型圖書館」,自行辦理借書及還書。
高雄市結合「捷運」與「閱讀」的都會行動閱讀生活正式來臨,「捷運智慧型圖書館」未來將逐步推廣到各捷運站、高鐵站,打破圖書館原來的服務提供形式,不受人、事、地、物等限制,也不必再假館員之手,便可輕鬆借閱圖書資料,使圖書館的資源可以跨出館舍,塑造圖書館新形象。
在方便個人使用圖書館之外,施純福也運用團體的力量,先後推出鼓勵父母陪伴子女共享閱讀樂趣的家庭證,幼稚園到國中老師可辦班級證,以免費宅配將書香送到教室,分佈各地的社區也可辦理每次可借200本的閱讀團體證,未來公司行號和小吃店也可比照辦理,使圖書館資源透過無數的小型圖書館無限延伸。
閱讀力就是競爭力,更是形塑一個偉大城市必要的能量,施純福因此格外重視推廣,使每個孩子都愛閱讀。在源源不絕經過培訓認證的故事媽媽志工熱情協助下,產生的影響顯而易見,圖書館每週「fun心聽故事」時間從原先的星期日延伸為星期五至星期日,依然是欲罷不能。
居功厥偉的故事媽媽,也因此成為高雄市立圖書館的閱讀品牌,已經連續舉辦四年的「全國故事媽媽」活動,一年比一年更受歡迎,也使得高雄市擁有「故事媽媽心靈故鄉」之稱。
拚命三郎 成效卓著
高雄的城市閱讀風氣,在施純福持續6年辛勤耕耘下,全年有620萬人次走進圖書館,借書量也年年倍數成長,從200萬本到今年可望突破400萬本,各縣市競爭力評比中包括利用圖書館在內的教育力,高雄市已提升到全國第3名。
回首來時路,施純福衷心感謝高雄市立圖書館人力單薄的優秀團隊發揮拚命三郎的服務熱忱,更感謝大量無私奉獻的志工熱誠支持與協助。高雄縣市將於今年底合併為新高雄市,隨著行政區域倍數擴增,未來還得繼續艱苦打拚,但只要有使命感,一步一腳印的向前行,沒有什麼事做不到,包括為高雄敲響更多令人打從心底感到驕傲和幸福的「文化綠洲」金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