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主題書店─童年快樂時光 盡在親子書店

文:耿詩婷 照片提供:耿詩婷

  研究顯示,3~8歲是奠定孩子自主閱讀能力的重要關鍵期。這時候的孩子會開啟腦袋中的「五感海綿」盡情吸收新的事物,文字、聲音、色彩會與思考能力結合在一起,開始建構新事物的認知。從最直接的角度來看,從小閱讀的基礎養成對於往後的學習能力有正面幫助,但更重要的是因為這段時期,孩子的閱讀是需要人引領陪伴才能進行的,如此便促成親子之間有了更多的互動,其產生的許多回憶更是任何東西都無法取而代之的,因為父親可靠的胸膛是孩子最舒適的閱讀角落、母親溫柔的聲音則是幫助孩子進入書中世界最明亮的途徑,而孩子純真的笑靨是父母最棒的禮物,專業的親子書房則會陪伴著全家大小創造出無限的美好時光。

凱風卡瑪兒童書店溫馨的內部裝潢。凱風卡瑪兒童書店溫馨的內部裝潢。信誼親子書房裝載了許多台北人的記憶。

凱風卡瑪兒童書店 替新手爸媽把關童書品質

  好幾年前,花蓮縣壽豐鄉的豐田社區內來了一位從台北來的大姐姐,正在東華大學念教育研究所的她,深深愛上花蓮這塊土地,她除了積極參與社區改造活動,還幫社區內的青少年課業輔導,甚至教外籍配偶中文,卻因耐不住父母的期望,去某高中任教。後來她深刻感受到台灣教育制度的僵化,讓讀書這件事情變得一點都不快樂,彷彿升學是孩子們的全部,她知道在這樣下去自己也會失去對教育的熱情。於是她與丈夫雙雙辭掉台北的工作,兩人移居花蓮,重新找尋人生的意義,念頭一轉路也就更寬了,花蓮第一家親子書店「凱風卡瑪」也就這樣誕生了。

  他就是凱風媽媽陳培瑜,而其實「凱風」是取自《詩經》,具有母親的意象;「卡瑪」則是排灣族語,父親的意思,陳培瑜說:「這裡正是一間父母為孩子開的書店,希望可以成為花蓮孩子成長過程中最不可磨滅的回憶,就算有一天我們開不下去了,孩子也會記得有這麼一間店。」

  為了讓花蓮人理解這個書店成立的真正意義,並非是一個外地人來這裡搶食兒童書籍的生意,而是提供一個親子閱讀空間及傳達童書多元內涵,所以凱風卡瑪藉由舉辦活動來融入大家,兩年來已經辦了許多與作家面談、說故事等活動。而且這裡的活動都是免費的,因為陳培瑜曾在較偏僻的社區參與社造,知道對一般人來說50元可能不算什麼,但對社區裡的孩子而言卻是困難的。陳培瑜說:「當開了書店以後才發覺這是一種比較靠近中產階級的行業,並不能貼近資源較貧乏的孩子們,這也是我心裡面一個很大的遺憾,所以更不希望因為收費而隔絕了更人。我們也希望藉由這些活動讓孩子與書本之間搭起親切的橋梁,如此收穫就遠遠超過那些場地費。」

  加上陳培瑜自己有兩個小孩,特別能為家長設身處地來思考,書店內除了童書外也有其他關於親職教育、談閱讀或美食的書籍,而店員的重要守則之一也是「不主動推銷」,讓家長來到兒童書店反而能爭取到一些喘息的時間,可以自己閱讀,陳培瑜笑著說:「我們的店員都十分喜愛小孩,常常跟小孩玩到忘記顧店,不過這樣也能讓家長安心看書,不需要顧慮孩子的安危。」在凱風卡瑪的書籍也都是經過挑選,即使賣得很不好但是內容卻很棒的書籍,陳培瑜絕不輕易下架,也替新手爸媽把關童書的品質。

  今年4月凱風卡瑪舉辦2週年紀念日,而慶祝活動是「孩子的二手市集」,陳培瑜表示:「這是為了讓孩子可以在二手市集中,學習到書本外的知識和經驗,也能更深刻理解許多東西都有再利用的價值,與分享的美好感覺。」凱風卡瑪兒童書店所傳達的堅持與理念,就像花蓮的暖暖煦風,漸漸打動越來越多大朋友與小朋友的心。活動當天,孩子們用力的介紹自己家裡所帶來的東西,所販賣的所得也成為小朋友自己的零用金,許多父母更把握機會來教育孩子金錢的概念,共同度過一個美好的假日時光。

凱風卡瑪最受孩子喜愛的小角落。這面牆貼滿著讀者對凱風卡瑪的感謝與祝福。信誼親子遊戲區內還有一間繪本圖書館,提供會員借閱。

信誼親子書房 陪伴無數台北人成長

  在去採訪信誼親子書房的路上,我想起小時候去安親班的午後,我總是要先看完信誼文化出版的《媽媽,買綠豆》,才願意開始乖乖寫功課,對於鑰匙兒童的我而言,繪本情節是我小小的夢想,細節豐富的畫法也讓我每次看都有新的發現而驚喜不已,這本書就彷彿成了我無話不談的老友。而開在台北重慶南路上的這間信誼親子遊戲書房,對於許多台北人而言也是這樣的角色地位。在這裡服務多年的經理史玲娜微笑表示:「這家店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了,陪伴無數的台北人成長,現在還是時常有人長大再回到這家店來,有些帶著自己的孩子,有些則是來回味童年生活。」

  進入信誼親子書房總是可以看見許多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一下在小廚房裡煮菜給媽媽吃,一下又堆起積木來,史玲娜說:「多年來,我們在親職教育、幼兒教育、兒童文學三個專業領域中累積了相當多的資源,所以書店都是以十分專業的角度挑選書籍與教材,提供孩子、父母與老師一個全方位的學習視野,並且營造一個自在、有趣,而且豐富的環境,將孩子拉進閱讀世界的第一步。」史玲娜自己本身也十分喜愛繪本,每一本都如數家珍,他也要求店員都必須十分專業,如此才能讓服務更確實,書店也提供幼兒教育的免費諮詢,讓父母不會在五花八門的書籍教材中迷失方向。

  信誼親子書房也是唯一融合大型玩具和遊戲設施,以及書籍等學習媒介的親子書店。除了原本內部配至的遊戲體驗區,位在書店樓下的親子遊戲區,則是由幼教專家規劃,設有「寶寶區」、「綜和體能區」、「主題區」、「親子共讀圖書館」,還會依季節更換主題遊戲與學習的配備,時時帶給孩子們新鮮的驚喜。而且加入會員便可在親子共讀圖書館內借閱書籍,信誼親子教育推廣部主任譚合令就表示:「我們認為出版跟推廣閱讀就像是兩條不斷交會的線,所以更希望家長能有更多管道可以帶著繪本跟小孩一起閱讀。」

  另外,信誼親子書房的版圖也拓展至台大與林口長庚的兒童醫院內,希望藉由近距離的服務方式,可以接觸到更多的孩子跟家長;尤其在孩子身體不舒服的痊癒復健過程可以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不再覺得醫院只是一個冷冰冰的地方,還有可以玩耍、看書的場所。史玲娜說:「孩童生病時除了生理的病痛外,往往伴隨著脾氣暴躁、黏人或行為退化等現象,親人必須付出更多時間與精神照護,親子共讀童書,可以安撫孩子的不安情緒,鼓舞支持和病魔戰的幼小心靈,家長能與病童一起閱讀,更有意義及效果。」

  信誼基金會更在4年前成為英國Bookstart國際推廣組織的一員,並引入台灣,開始與各縣市圖書館合作幼兒閱讀推廣活動「Bookstart閱讀起步走」,透過贈送嬰幼兒閱讀禮袋,鼓勵家長與孩子共同閱讀所獲贈的圖畫書,建立孩子與圖畫書第一次接觸的美好經驗,並善用公共圖書館所提供的各項資源。信誼基金會執行長張杏如說:「希望藉此開啟親子閱讀的習慣,但是絕非只是送書的活動,所以還增加圖書館館員與志工的培訓課程,如此才能真正達到Bookstart的內涵意義。」在圖書館與專業的親子書店的陪伴下,親子能以沒有壓力的方式,享受閱讀樂趣,創造一份專屬的甜蜜回憶。

位於信誼書店樓下的親子遊戲區。信誼親子遊戲區是經由幼教專家規劃而成。信誼親子書店經理史玲娜對每本童書都如數家珍。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