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活得好的100個理由》讀後

文:余志聰(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書 名:活得好的100個理由
著 者:游乾桂
出版者:時報文化
出版年:民90

  著者游乾桂先生,曾經擁有的職業頭銜有醫院的心理師、月刊的總編輯、生命線的主任,目前職業為劇團發展顧問、協會祕書長、自由作家等。閱讀本著作之後,倒覺得「生活哲學家」應該也很適合著者。「生活哲學家」有著一種能力,從平淡無奇的生活中,尋找出快樂的哲學,並享受、實現、擁有與分享。

  書名為《活得好的100個理由》。在著者的自序中,有針對這個「100」作了說明。有誰能夠確定,是明天先到,還是意外先到?人生無常,生命有限,什麼都要,便什麼都要不到。所以採用時間管理的觀念,將人生大事的優先順序作個排列,選出人應該活得好的100個理由。著者所排列的順序與古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某種程度的契合。「個人、家庭、朋友、社區、國家」,是著者的人生優先順序。優先順序的歸類,可依個人的主觀意見,大可分為四類:

一、緊急且重要。
二、不緊急但重要。
三、緊急但不重要。
四、不緊急且不重要。


  在生活之中,若時常扮演著救火隊、消防員,經常處理「緊急且重要」或「不緊急但重要」的事,那將表示在某一方面有嚴重的缺失,也許是公司制度,也許是個人的生活態度,也許……等,才會造成自己疲於奔命。

  不緊急但重要的事,才是日常生活中每天應該要做的事,舉例而言:「運動」,很重要,短時間的不運動,並不會造成生命的威脅,所以它是不緊急的,但長期的缺乏運動,卻有可能造成日後長期的生病與苦痛,甚至減少壽命,因此,運動還能說它不重要嗎?如「孝順」與「行善」,證嚴法師曾說過:「世界上有二件事情不能等,一是行孝,二是行善。」「子欲養而親不在」,將是終身憾事。

  不緊急且不重要的事,是一般人最喜歡做、也最常做的事。著者在書中所言,晚上最常做的四件事,沐浴、更衣、看電視、罵小孩。根據研究,平均每人每天花在看電視的時間是三小時,且發生的時間大約是在晚上七點至晚上十二點這段時間。現在有人說,要看一個人的成就有多大,只需要看他在晚上七點至十點這段時間如何運用,便可知道。戴晨志先生:「每天為自己走一段上坡路吧!」下坡路,既輕鬆又愉快,人人會走;上坡路,既疲累又費力,但卻是遠望者必須付出的代價,有道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本書由心靈的「簡單」、生活的「快樂」、身體的「健康」、用心的「悠閒」、人脈的「圓融」及工作的「自在」等六個部分所構成,六個部分皆能夠各自分開說明,但卻又相互影響。有個比喻,也許適用,人生的旅程,有如一只輪胎,內部由六個部分﹙人生的六個方向﹚所支撐著。若六個部分都能鼎立支持,則輪胎便能飽滿,便能走得遠、行得順。若有某一部分無法支撐,使輪胎有部分凹陷,那輪胎走起來既不順暢,也無法走遠。所以人生要圓滿,須在各方面平均發展,在某一方面付出太多心力,便可能無法顧及其他方面。承認自己並不是超人吧!應該沒有人想把紅色的內褲往外穿!

  「要改變一個人,先改變那個人的心。」心靈上的簡單生活,將是活得好的基本要求。在想要、必要、需要、該要的「人生四要」中,想要的功名利祿﹙如擁有全世界﹚少了,必要的生活品﹙柴、米、油、鹽、醬、醋、茶﹚夠用就好,需要的東西﹙車子、房子、銀子﹚有就好,該要的﹙健康、快樂、自由、時間﹚才是人所應該追求的。什麼都要,便什麼都要不到!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並無法真正擁有任何物資,充其量只是「借用」,不同的是借用的時間長短不定而已,到了往生的那一刻,通通是要歸還的,任何東西,功、名、利、祿,沒有一樣能帶走的。以前,採用土葬,往生的人還佔有一席之地,現在可好了,大都採用火葬,往生的人經過火化後,只剩下一罈骨灰,只能佔有一罈的面積,還有什麼好爭的呢?每天為自己擦上微笑的面霜,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好事多做、好話多說,用祥和取代紛爭,一切將會變得不一樣。

  「錢非萬能,但沒錢卻萬萬不能。」這句話沒有什麼不對,但是人究竟需要多少錢才夠呢?以前的人,沒有現代人的富裕,「吃」,很簡單,「住」,很簡單,「人」更加簡單,一樣安心樂命地活了一輩子。現代人,吃山珍海味,住高樓大廈,人卻變得複雜了。為了要過好一點的物質生活,運用信用卡、分期、貸款……等的各種方式,創造虛擬的無限財富,假象的擴大自己能夠承擔金錢的範圍,最後,被金錢的重擔,壓得氣喘如牛,痛苦不堪。俗話說的好:「錢四腳,人兩腳。」﹙臺語﹚怎麼追,也追不上。「人只有一輩子,犯不著賺五輩子的錢。」賺錢,要適可而止吧,為了用不到的財富,而千斤重擔壓肩頭,何必!

  「用則當用,省則當省。」雖是老話一句,卻是不變的真理。改變購物的習慣,不要追求流行。流行是可被創造的,流行往往是商人所帶動的。時下的青少年為了崇尚流行,要行頭,在在都需要錢,父母給的零用金不夠,於是自己去賺錢,打工、販賣自我、甚至覺得打工賺的錢太慢,而用更快速的偷、搶……等,整個社會價值觀已經變了。為人父母者,每天只知道拚命賺錢,﹙以讓家人得到更好的生活品質為理由﹚,為人子女的也拚命賺錢,﹙以錢不夠花,不跟上流行便得不到朋友的認同為理由﹚,整個社會充滿了「利」。我們要的不多,真的不多。多關心周遭的人、事、物,你將會發現,「用心」比「用錢」讓你更具有魅力。

  發表習慣領域學說的游伯龍教授,曾在課堂上談到有關於健康的問題,「一百萬買你的一隻眼睛,賣不賣?二百萬買你的一隻耳朵,賣不賣?一千萬買你的一雙手,賣不賣?二千萬買你的腳,賣不賣?」開玩笑,怎麼可能有人會買呢?怎麼有人肯賣呢?從另外的角度來想,那我們的眼,耳,手,腳,到底值多少錢呢?答案是「無價」,我們的身體更是「無價」。如果你有一匹寶馬,牠能為你贏得很多比賽,得到很多獎金、獎品,你會每天餵牠吃慢性毒藥嗎?我想,你不會,你會給牠吃最好的草料,睡最好的馬,每天陪牠去散步,怕牠生病……等,照顧得無微不至。一匹寶馬有一定的價格,不管價格再如何高,總是有價。人的身體可是無價之寶,但有多少人煙不離手,酒不離口,每天餵自己吃慢性毒藥,又有多少人上班像條龍,下班像條蟲,一回到家,只剩下一隻大姆指還能動﹙操縱電視遙控器﹚。動起來,動起來吧!所謂的「要活,就要動」。對於健康這一件事,是不會有僥倖的,你努力多少,它便會回饋給你多少。現代人忙碌,常以沒有時間為藉口,小心!小心!「沒有時間運動的人,便要有時間來生病」。本書中,對於健康有另一番闡述:「健康是1,其餘是0,有了健康的1,人生才算數,1之後加0,人生成10,再加個0,人生成百,再加個0,成千、成萬;健康的1不見了,人生一律歸0。」你知道嗎?世界上最大的寶藏蘊藏量最豐富的地方在那裡嗎?南非﹙產鑽石﹚?不是,阿拉伯﹙產石油﹚?不是,是在多人,胸懷偉大的夢想、願望、創意的寶藏還來不及實現,但已經失去了健康,蒙主寵召地走了。沒有了健康,縱使有再大的寶藏,你也無法去挖掘、去享用啊!已經往生的朱仲祥先生:「有呼吸,就有希望!」

  現代人常說,自己有多忙多忙,忙到沒有時間做…做…。但你不妨計算計算,你每天生氣的時間有多長,小孩子生氣,往往只要三分鐘,便可拋開忿怒,再次展露笑臉。大人生氣,可能三個小時,還無法平息,甚至於會愈想愈氣,愈想愈不甘心。沒有時間去陪家人、做運動,卻有時間去生氣,弔詭!

  每天為自己安排運動的時間,讓它成為一種習慣,慢慢的,你將會發現,一切逐漸在改變中;精神飽滿,處理事務的效率提高了,生病的時間少了。注意飲食,睡眠充足,適當的休息,都是保命的鐵律。做任何事務的重要參考基準點:「是否會危害生命(不論是否是慢性的危害)?」,值得每天反省。

  書中有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現代人為什麼如此忙碌地工作?因為是要得到更好的生活品質,但忙碌的生活會提升生活品質嗎?答案是「不會」,既然忙碌不會讓生活更好,那我們為什麼要如此忙碌呢?有錢有閒,是多數人的夢。可是,有錢的人,常常沒有閒;有閒的人,又往往沒有錢。另外,有一種人,是既沒錢,又沒閒,上個月,見到一位一年未曾相遇的同學,見面時習慣性地問候,「近來過得如何?」,同學回了一句:「窮忙!」,因為窮,所以忙,也許多數的人都會覺得,自己是在這一層面,既窮且忙的人。若只能選擇其中一項,我選擇當個「有閒但沒有錢」的人。

  放不下,是多數人無法快樂的原因,吃飯時想工作,工作時想去旅遊,旅遊時想還有那些工作待處理,三心二意,無法專注。信守自然的規律,「好好吃飯,好好睡覺。」能力所及,勇於承擔,能力所不及的,放下吧!凡事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便夠了,你不是超人,就算是超人,也不是樣樣順心。

  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捨去時間去運動,會得到健康,捨去慾念,會得到純樸的心,捨去忙,得到閒,得到時間。道理人人都懂,但必須用心去體悟,時時去實踐,讓道理能生活的、習慣的、自然的展現於日常生活中。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