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兩年來,每隔五天左右,許多台灣人民都在關注王建民是否又贏球了,他也常不負國人期望,一球一球的投,每一場全力以赴,總是勝多敗少,偶遇敗投時,他總是將責任歸在自己身上,勝場時又將榮耀與隊友分享,因為王建民總說,不是靠他一個人就可取勝,還有守備與打線的協助,球隊才能贏球。
王建民慣來謙遜及低調的作風,贏得許多球迷與媒體的好評。這也反映出多數台灣人民樸質的性格,默默做事不居功,在球場上有許多這樣的人,在各個領域中也是如此。
事實上,棒球運動本來就像專業分工的運動,總教練運籌帷幄、調兵遣將,教練團各司其職,投手群中先發、中繼、後援有其不同的定位;野手要能打能守,作為投手的後盾,代打、代守要能發揮臨門一腳的功能。一支球隊從教練到球員各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專業,大家恪盡其職,發揮最大的能量,並與其他球友培養良好的默契,才能打好每一場球。
這是個專業分工的年代,職棒競技場上如此,文化場域何嘗不也是這樣嗎?產官學各有不同的角色,圖書館領域裡也是同樣的多元分工,因此在許多以服務一般大眾為主要目的的公共圖書館之外,還有許多專業型圖書館,他們堅守專業領域,不僅要吸引到絕大多數人的目光,且對同好來說,卻有著無可取代的分量。
公共圖書館有其應有的角色,在發展各自特色的同時,仍不能偏廢大眾化的前題;不過,專業圖書館的發展全然不同,他們努力深耕專業領域,即使服務的讀者不算多數,但總能引起同好共鳴,適時發揮後援角色,與公共圖書館連結成一個完整的服務體系。
社會分工越細密,專業圖書館扮演的角色就越來越吃重。放眼國內的圖書館,已有許多突出而有特色的專業圖書館,不過,在許多領域上仍待拓展,值得政府部門或學術界更加重視,例如,做為棒球王國的台灣,可能就少了一個棒球圖書館啊!
截稿前,又傳來《書香遠傳》獲得優良政府出版品的消息,這已是本刊第三度獲獎。對於編輯團隊來說,第一次得獎是欣喜與驕傲,第二次得獎心情則是責任的加重,第三次得獎又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我想,畢竟能夠得獎,不是任何人的功勞,而是大家專業分工的結果,就跟圖書館的領域一樣,各自扮演好不同的角色,也跟一個職棒投手一樣,贏得一場勝投,要歸功許多人,現在只是三勝零敗,未來的路還很長,大家都要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