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盧博士信箱 Reference Service

文:國立台中圖書館

盧博士信箱歡迎有疑難雜症者電郵至ref@ntl.gov.tw,
或參考諮詢專線(04)2223-3879
國立台中圖書館自當不負所託,上山下海為您找尋解答。

問: 天氣炎熱,大家熱中水上活動,但您了解「海浪」嗎?
答:

海洋中的波浪,大致可以依據揚波力和回復力來區別。揚波力就是使水面產生波浪的力量,而回復力就是使波浪恢復平靜的力量。風力的大小和吹風時間的長短,會影響波浪的大小。當風輕輕地吹過水面,就在海面泛起陣陣漣漪,只要不再吹風,漣漪靠著水的表面張力,海面很快就會恢復平靜無波的狀態。如果風大一些,就在海面形成波浪,它的週期從數秒到數10秒,波長從數10公分到數百公尺,波高可達10餘公尺,這種波浪的回復力是重力,也就是地心引力,因此又稱為「重力波」。因風而起的波浪,離開吹風區向外傳遞,就稱為「湧」,湧的傳送速度較快,可以傳送到相當遠的地方,在平靜無風的地方掀起波濤。

【資料來源】:台灣的海洋/戴昌鳳著。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民92。頁72。

問: 最近熱鬧評選世界「新七大奇蹟」,但您知道如何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嗎?
答:

根據《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公約》,列名為世界遺產的首要條件,須具有顯著的普世性價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這意謂著具備傑出普世價值的遺產對世界而言是有意義的,而不是少數人或者地區性的遺產。

一、文化遺產
除了傑出普世性價值之前提外,想要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至少擁有一項《世界遺產執行運作指導方針》第24條(a)款規定之標準:
(1)代表人類創造天才的傑作;或
(2)展現世界上一段時期或者一個文化區域,於建築、技術、紀念性藝術、城鎮規劃或景觀設計發展中,人類價值之重大交流;或
(3)能證明一個文化傳統或是目前仍存在或是已經消失之文明;或
(4)闡明在人類歷史上不同顯著階段,一種建築物之類型或建築或技術構造或景觀之傑出案例;或
(5)一個能代表單一文化或不同文化,特別是在不可逆之變遷下成為易受災害之傳統人類聚落或土地使用模式之傑出案例;或
(6)與具有傑出普世價值,直接相關或實質相關的事件或生活傳統、思想或信仰、藝術或文學作品。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此項標準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才會加以評估是否該列入遺產名單,並且是與其它的文化或自然遺產標準共同考量)
第二個條件則是同時通過真實性(authenticity)之檢驗並且擁有保存維護與經營管理之機制。

二、自然遺產:
(1)代表生命進化的紀錄、重要且持續的地質發展過程、具有意義的地形學或地文學特色等的地球歷史主要發展階段的顯著例子。
(2)該地區在陸地、淡水、沿海及海洋生態與動植物的演化及發展上,展現出其在生態與生物學上持續發展的過程。
(3)包含了具有出色的自然美景及美學價值的現象或地方。
(4)擁有最重要及顯著的多元化生物自然生態棲息地,包含從保育或科學的角度來看,符合普世價值的瀕臨絕種物種。

三、複合遺產:
同時具備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兩種條件者,便可稱為複合遺產(Mixe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資料來源】:世界遺產學習手冊:文建會世界遺產研習營2003年/傅朝卿等編輯。臺北市:文建會,民92。頁10。
世界遺產學習手冊:文建會認識世界遺產教師研習營2003年/何傳坤,曾美華編輯。臺北市:文建會,民93。頁11-13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