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美術館-李梅樹紀念館 三峽人的好厝邊

文:李欣如

李梅樹紀念館位於社區大樓內,與民眾很親近  「走、走、走、走、走,我們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遊…」在李梅樹紀念館主辦的「話畫比賽」,一位小學女生背著背包跳進李梅樹的《郊遊》前,她透過畫作與過去的時空對話,也用自己的想法與畫作互動。李梅樹紀念館執行長李景文表示,「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畫家,但卻都有機會成為一位好的鑑賞家,而紀念館正是以美術的基本教育為出發。」

將畫作活化 與畫作互動

  介紹李梅樹紀念館先從活動開始會更生動。在「第二屆話畫比賽」現場,大朋友、小朋友齊聚一堂,心中想的全是如何為李爺爺的畫作說出動人的故事。除了將畫作與自己生活的情景作連結、聯想外,輔助的道具更吸引了全場參與人員的目光,就有位小朋友發揮創意坐上「時光機」穿梭在李梅樹爺爺與自己生活的時代中,透過親身的經歷與過去做對照,美術不再只是高高在上,反而多了分親切、多了分在地的情感。

李梅樹紀念館發揮教育的功能,要讓更多人愛上美術  今年首度參與評審的北一女中美術老師張素卿對小朋友的創意感到很興奮,她笑說,「在李梅樹的時代有很多事物是現今小朋友從未經歷過的,而活動最大的意義就在於小朋友們能在古今對照、加入自己的想法後,深入地說出看到畫作的感受。從作品欣賞導入、分析、描述,小朋友利用道具將畫作活化,也是評審之一的中華人文與藝術教育研究發展學會理事長丘永福提出,「發揮創意多聯想,也能發現藝術創作的原始想法。」話畫比賽讓每一個人都能成為藝術鑑賞家,丘永福提醒,在鑑賞之餘,融入自己對畫作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發揮教育的功能

  雖然李梅樹紀念館的場地、硬體設施,不能與故宮媲美,但只要盡力豐富畫作的內容與導覽的深度,也有機會可以做出獨有的特色。對此,李梅樹紀念館執行長李景文說,「在美學教育普遍不受重視的時代裡,紀念館要做的不是歌功頌德,而是要發揮教育的功能讓更多人愛上美術。」也因為如此,讓觀賞者與畫作產生交集,進而引發興趣,是紀念館一直努力的方向。從他導覽的高昂語調以及與觀眾的熱烈互動中可發現,藝術居然可以那麼自然地融入生活中。

展場中的紫藤椅與李梅樹的畫作《秋苑》可互為比對  最大的原因在於,李梅樹畫作內的物品都有實物可提供對照。李景文在介紹畫作《秋苑》時,指著展示在紀念館中的紫藤椅子說,「這就是畫中農會女職員張含笑小姐所躺的椅子。」鄉土的原味與兼具流線型的美感,李梅樹紀念館不只展畫、也展出現代不常見的民藝品供民眾欣賞。

  李梅樹紀念館的另一特色是,畫中的模特兒多為家庭裡的成員。李景文指著《黃昏》說,「三不五時畫裡的小姐還會跑出來跟你說話呢!」在畫中揹袋子的是他的大女兒麗霞,撿拾蕃薯的是次女麗月,畫面左後是三女麗玉,右方的小女孩是外甥女淑媛,背景的兩個人物則是依構圖需要而創作的。雖然李梅樹紀念館的館舍不大,但畫中的人物、畫物與畫都可互為比對的趣味,常讓參觀的民眾流連忘返。

台灣美術本土化的縮影

  李梅樹紀念館成立於1990年,為紀念於三峽土生土長的李梅樹,他畢生致力於藝術創作、美術運動,並以在東京美術學校習得的寫實路線,記錄台灣的鄉土之美。除此之外,他也投入三峽祖師廟的重建工程,將學院藝術與民間藝術結合。

館舍不大的紀念館,要以生動、活潑的導覽讓你流連忘返  在紀念館中,可以看見李梅樹不同時期的畫作,文物陳列室中也展示了生前的書信文件、畫具畫稿。「李梅樹三歲就開始畫畫,他常到廟裡玩耍,回來後就把看到的布袋戲畫在紙上…,」而筆記本也像是在作畫,流暢的線條、寫實的景物,他把週遭的一切用畫筆紀錄下來。為延伸紀念館的教育功能,館方也將李梅樹的畫作印在撲克牌並輔以解說的方式,發揮美學的教育功能,不同於一般撲克牌的是,其中含有「冷暖自知、實畫實縮、畫中有畫」的樂趣在內。例如:四張A即代表四種不同冷、暖色調的畫,雖然畫物相同,但隨著色調的變化也令人感受到不同感受。

  李梅樹的子女體認到保存父親畫作的重要,所以全員出動,有的導覽、有的在服務台提供諮詢…,許多行政瑣事也全都自己來,目標在於共同為紀念館的推廣而盡力。李梅樹紀念館位於三峽的社區中,外觀與一般住戶並無差異,而親近民眾的建築物馬上就讓藝術變得不再高不可攀。「生活即藝術、藝術即生活」在住家旁的紀念館顯得更為可愛,有機會一定要前往與導覽人員共同「話畫」,憑想像力與創造力或許會激盪出畫作的另一番意涵。

小朋友運用道具將畫作活化了。參觀資訊
館址:台北縣三峽鎮中華路43巷10號
電話:02-26732333
開放時間:每周一至周五開放團體預約參觀
周六、日:早上10點至下午5點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