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書香與歷史的永恆交織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

文:葉翠玲 照片提供:葉翠玲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一本「活著的歷史書」,那麼奧地利國家圖書館就是它的最佳化身。這座圖書館擁有超過650年的歷史,不僅是歐洲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更以華麗的巴洛克建築風格與珍貴館藏聞名。一起走進這座被譽為「世界上最美圖書館」的殿堂,感受書香與歷史交織的魅力。

 

國家大廳巴洛克式的華麗內部,彷彿將人們拉進電影中的宮廷場景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sterreichische Nationalbibliothek, NB)位於奧國首都維也納市內最具歷史意義的區域,為霍夫堡宮殿(Hofburg)建築群的一部分,象徵著哈布斯堡王朝的文化與學術傳承。這座圖書館擁有740萬冊藏書與展品,是奧地利最具規模的圖書館,也是一座現代化的研究與展覽中心,館內設有多個特展區域,包括紙莎草博物館、地球儀博物館及文化博物館,不僅是學者的天堂,更是旅人們夢寐以求的文化朝聖地。


走進《美女與野獸》電影中的宮廷場景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的建築風格融合了巴洛克與新古典主義元素,最具代表性的空間為國家大廳(Prunksaal),巴洛克式的華麗樣貌由奧地利知名建築師約翰.伯恩哈德.費舍爾.馮.埃爾拉赫(Johann Bernhard Fischer von Erlach)設計,於1723年開始修建,1726年完成;著名的穹頂壁畫則由奧地利宮廷畫家丹尼爾.格蘭(Daniel Gran)於1730年繪製,展現了哈布斯堡王朝的輝煌文化與藝術成就。

 

  推開大門,迎面而來的景象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震撼。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四周由胡桃木製成的巨大書架,書籍層層堆疊直達天花板,氣勢磅礴。彩色大理石柱、精美的雕刻與裝飾精緻的書架,共同交織出華麗的空間氛圍;高聳的圓頂飾滿金碧輝煌、令人驚嘆的巴洛克壁畫,彷彿將人們拉進《美女與野獸》電影中的宮廷場景。


天花板上的巨幅壁畫,展現了哈布斯堡王朝的輝煌文化與藝術成就。  腳步輕移,兩側書架上的古籍靜靜矗立,每一本都像是時光的碎片,等待人們拾起、翻閱它的故事。更特別的是,國家大廳自落成以來,從未安裝任何照明設備,完全依靠天窗與側窗導入日光照亮書架,展現極為精巧的設計。此外,為了保護珍貴藏書,館內沒有設置暖爐或其他空調設施,而是藉由巧妙的通風系統與高聳窗戶引入自然光與流動的風,讓室內保持穩定的溫濕度,加上厚重的牆壁與木製書架有效調節,使館藏珍貴書籍得以完美保存數百年。

 

  抬頭仰望天花板上的巨幅壁畫,內容以查理六世(Charles VI)為主角,描繪他在榮耀與智慧的光環下與希臘神話人物共舞。在大廳中央,查理六世的雕像屹立其中,象徵著這座圖書館與皇室的淵源;雕像身後則是兩側的拱形區域,分別代表戰爭與和平,其中雕刻著象徵智慧、權力的神祇,與查理六世的形象相互輝映。陽光穿過高聳的窗戶灑落在書架與壁畫上,光影交錯間彷彿在低語:「知識,是永恆的力量。」


穿越時光的知識寶庫

  國家大廳內收藏約20萬冊古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為歐根親王(Prince Eugene Savoy)的15,000冊藏書。這些書籍大多是16至18世紀的珍稀版本,包括歐洲歷史、軍事戰略、藝術與哲學著作等,書籍以精美的摩洛哥皮革裝訂,展現出當時的精湛工藝。另亦陳列數個歷史悠久的古地球儀,靜靜訴說著18世紀的探險故事,站在這些地球儀前,彷彿能感受到當年製圖師的匠心獨運,也能想像航海家們如何依賴這些珍貴的資訊,航向未知的世界。這不只是靜態展示,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旅程,帶領人們重溫人類探索世界的壯麗篇章。

 

  此外,奧地利國家圖書館也擁有獨特的文獻收藏,包括中世紀手稿、古地圖、紙莎草文獻以及大量的樂譜原稿,涵蓋莫札特、貝多芬到史特勞斯等古典作曲家的珍貴樂譜。雖然這些古老書籍與文件無法隨意翻閱,但館方特別規劃了以「神奇書與它的奇幻藏身處」為主題的學校參觀導覽,揭開這些珍貴書籍的神秘面紗,讓學生在書香與歷史交織的氛圍中,開啟一場充滿驚喜的探索之旅。
 

查理六世的雕像屹立於大廳中央,兩側拱形區域雕刻著象徵智慧、權力的神祇。 書籍層層堆疊直達天花板,氣勢磅礴。 國家大廳依靠天窗與側窗導入日光照明,展現極為精巧的設計。

 

深度探索 歷史與現代共讀

  此次造訪,還參觀了紙莎草博物館的特展「美味可口:尼羅河沿岸人與動物的矛盾關係」,由圖書館的研究助理Veronika Drescher博士策展,展出的手稿與古版畫不僅具備藝術價值,更蘊含豐富的歷史和文化故事。每件展品都像是一扇窗,讓觀眾得以窺見古埃及人對世界的理解與對動物的情感,彷彿歷史的回聲在耳邊迴盪,激發出對於過去的無限遐想和深刻反思。

 

  為了推廣這些特色館藏,奧地利國家圖書館積極推動數位化計畫,讓全球讀者都能透過線上資源探索這座圖書館的文化寶藏。其中一份實習報告引起了我的注意,主題是「致我們的讀者!」這份報告是由數位人文學科實習生對維也納的一份歷史笑話報紙進行研究,看似輕鬆的內容,背後卻呈現出多層次的情感分析與幽默的社會洞察。這一切再次印證了圖書館作為學術與文化交流平台的獨特價值,它不僅是知識的寶庫,更是讓人與過去對話的場所,在這裡永遠可以發現無窮的驚喜與啟發。
 

館藏古籍以精美的摩洛哥皮革裝訂。 館藏樂譜手稿。

 

找尋一份珍貴的時代記憶

  回首過往,這座圖書館的前身由哈布斯堡王朝創立,最初命名為霍夫圖書館(Hofbibliothek),1920年改為奧地利國家圖書館,是霍夫堡宮內最璀璨的文化瑰寶,承載著歐洲數世紀的歷史記憶。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便是茜茜公主(簡稱Sisi),她以絕世美貌與獨特魅力成為奧匈帝國的象徵,與奧地利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f I)的婚姻不僅牽動王朝政治,更是愛情與悲劇的交織,她的故事也成為無數電影、書籍與音樂作品的靈感來源。


  而今,圖書館仍靜靜坐落於霍夫堡宮建築群內,宛如一部跨越時空的書卷,記錄著知識的流轉與傳承。書籍猶如時光的橋梁,串聯過去與現在,使歷史不再只是遙遠的記憶,而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文化印記。漫步其間,彷彿能聽見王朝的低語,見證茜茜公主傳奇一生的餘韻。無論是歷史學者、藝術愛好者,還是熱愛美學與茜茜公主的旅人,來到維也納,千萬別錯過這場與歷史共讀的奇幻旅程。奧地利國家圖書館正等待著你,一起展開穿越時空的文化探索。

 

大理石柱、雕刻與胡桃木書架交織出華麗的空間氛圍。 大廳內陳列的古地球儀。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