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志工甘苦談─高市圖書館左營分館 小志工挑大樑

文:蘇士雅 照片提供:蘇士雅

黃愫姬主任善於運用孩子的優點。  高雄市立圖書館左營分館目前人員配置包含主任總共才2名,但建築總面積高達5,432.44平方公尺,區域包含親子共讀區、童書賞析區、旅遊專區、台灣資料專區、期刊公報區、外借圖書區、網路e樂園、圖書資訊研習室、書香教室、參考工具書區、好書交換分享區、新到圖書區、休閒閱報區、自修室、多功能教室、魔法故事屋。工作人員除了櫃檯服務、管理書籍之外,還時常策辦各種成長課程與活動,另外,左營分館主題典藏為「旅遊」,相關資源的彙整都必須仰賴人力才能進行,如此多樣態的空間與形式,專職人員根本無力消化,必須運用志工協力才能正常運作。

連續三年 評比第一名

  過去,在高雄市立圖書館評比中,左營圖書館總是吊車尾,但自從2006年開始正式編制小志工後,連著3年的評比,左營分館都拿到第一名。

  目前高雄市所有圖書館,僅左營分館有國小志工配置,對左營分館而言,小志工實在是太好用了,他們像螞蟻雄兵似的,整車的書籍一下子功夫就能上架完畢,小孩眼力佳、手腳快,將編了碼的書籍歸位是輕而易舉的事,既然小志工這麼能幹,為何多數的圖書館卻鮮少運用?

  就大家所知,一般志工雖非為了報酬,但自由意志的背後可能有很多動機;至於小志工,背後的因素則較為單純,大多是父母親的建議、同儕拉攏,但讓活潑好動的孩子甘於在一個固定的環境中持續奉獻心力卻非易事。這正是大多圖書館無法執行小志工編制的主因。

  目前左營圖書館的固定服務志工人數如下:成人志工/56人、學生志工/89人、小志工/33人,小學生比例將近全志工人數的五分之一,但這不包含免費課程回饋的小志工。

  以寒假而言,左營圖書館開辦6個成長課程,每一班約20個學生,總共有120人,這些免費上課的學生每週必須回饋圖書館2小時的義務工作,如此計算起來,小志工的人數配比其實是占了最多數。

  除此之外,平均每年有100多場次的學校參訪,參訪的學生在老師帶領下,除了導覽認識圖書館和閱讀之外,約莫會有半個小時的時間讓孩子們體驗擔任志工的工作,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左營圖書館是由這些孩子們撐起的一片天。

小志工專業架式。小志工專業架式。志工天使是左營圖書館的主要生力軍。

各路英雄組成精銳部隊

  螞蟻雄兵力量大,但若管理不當,不僅無法匯聚力量,反倒可能淪為一場浩劫。因此,我們不得不對負責左營分館的黃愫姬主任刮目相看。

  台灣大學圖書資訊系畢業的黃愫姬具備了做事嚴謹條理分明的理智,又兼具了溫柔婉約的性格,因此管理這群調皮好動的孩子,黃愫姬顯得遊刃有餘。

  「沒有人願意被純粹利用」這是黃愫姬的想法,所以黃愫姬不把這些孩子當作是圖書館生力軍,而是把他們當作是自己的孩子般看待,讓這些孩子在圖書館中學習、成長、被關愛、被呵護、被重視、被鼓勵…,當孩子身心靈充足後,自然會樂意展現能力,轉化為圖書館的主力,這就是黃愫姬採取的方式。

  目前擔任小志工的孩子們,各有各的背景與故事,有些人來自富裕的家庭、有些是弱勢家庭的孩子、有些是新移民的第二代、有些人害羞畏縮、有些人太過自我為中心、有些人過於躁動、有些人是資優生、有些人手腳笨拙、有些人表現慾強、有些人堅毅負責、有些人好玩心重…,順著這些孩子不同的特性,黃愫姬派遣不同的工作,逐漸修正他們偏離常軌的表現,再施予同樣的養分(愛、關懷)滋潤,各路英雄在團體中享受真摯與奉獻的喜悅。

志工天使感情好。小志工抽空享受閱讀之美。志工天使被分派不同的工作。

「教育與感恩」的落實

  2005年,左營圖書館完成空間改善工程,開放的空間擴增了3倍,有位熱心的民眾有意捐款贊助開辦課程活動,黃愫姬因而提出「教育與感恩」的想法。

  2006年起左營圖書館開辦「多元閱讀營隊」,3個月一期,分為春、秋季班,也有夏令營和冬令營。以招收國小學員為主,低收入戶及圖書館志工優先報名,想參加的學童須加入志工行列,每星期服務1或2小時。這項結合學習與志工服務的「多元閱讀營隊」,利用捐款開辦免費的藝文課程,讓弱勢家庭的孩子有機會站上相同的起跑點,同時也讓圖書館多了一批小志工,解決人力不足的困窘。多元閱讀營隊的學員志工利用空閒時間協助整理書刊,小學三年級以下的學員則由家長代為服務。

  這些市面上學費昂貴的才藝課程,家長繳了錢孩子未必用心上課,但在圖書館開辦的課程,雖然免費,卻必須相對有所奉獻,孩子們因而能夠懷抱嚴謹的心上課。

  很多被要求回饋當志工的學生愛上這個環境,主動要求成為正式的小志工團員。黃愫姬鼓勵孩子體驗多元的生活,不希望孩子整天待在圖書館中,因此正式編制的小志工每週僅排班2小時,若分派的工作提早完成,則可以任意在館內進行閱讀或休息。

黃愫姬主任隨機教導小志工。小志工眼明手快。多元閱讀營隊的學員結合學習與志工服務。

小志工一家和樂融融

  礙於館方經費有限,無法公費提供餐飲給小志工,因此黃主任常自掏腰包買食材在休息室親自料理給孩子吃。午餐時間大夥一起共享簡單烹煮的水餃或火鍋,其他職員也不時自費買點心飲料給小志工們吃,像是一家人似的和樂融融。

  為了宣揚孩子的奉獻精神,黃愫姬每年會將小志工服務時數行文到學校,讓校方知道學生在校外的優秀表現。之外,館方也有所謂的「龍虎排行榜」,每半年公布一次小志工執勤時數排行。

  目前最資深的小志工是外號「巧克力」的王姿玲同學,從國小五年級就愛上圖書館,在左營圖書館當志工近4年,如今已經是國中二年級生了,從「小志工」晉級到「學生志工」,每年服務時間都超過500小時以上。許多新加入的成人志工都還得接受王姿玲的指導。

  小志工團隊中,有很多兄弟姊妹檔,還有3對雙胞胎,有更多的是來自一胎化的家庭。近年來台灣家庭崇尚少子,這些孩子無福享受手足之情,但來到左營圖書館,所有小志工成為一家人,再也沒有孤單的落寞。

  左營圖書館也偶爾辦理戶外活動,讓小志工們參與館外戲劇演出,或者舉行烤肉聯誼,志工家族們可以彼此感情交流。

  「付出的本身就是收穫」,左營圖書館讓小志工們徹底領略了這句話的真實!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