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鐘樓下的海關博物館

文:葉倫會(海關博物館)

  臺北市塔城街十三號有座十八層的大樓,這棟大樓是關稅總局的辦公室,簡稱海關大樓,樓頂有個直徑五公尺,造價六十萬的大時鐘。這座時鐘不是臺北街頭造價最高的一座,卻是代表海關忠誠、榮譽、效率三項傳統之一的效率。

  一六八四年,清廷在中國沿海設立四個關,因為這四個關都位於海邊,故將四個關的首長命名為海關監督,海關就約定俗成的被喊了三百多年,縱使中正機場不靠海,也被叫做海關。現制海關成立於一八五四年,最初是由英國人創辦,典章制度或人事規章都參考英國的不成文法,海關關章雖然為不成文法,但海關的所有作為,都透過不同的資料記錄下來。海關為成立海關博物館的暖身動作之一,詹德和總局長指示筆者編寫中華民國海關簡史。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十四日,臺北市塔城街的海關大樓落成啟用,海關博物館也在這天開館,吸引許多觀眾前往參觀,海關博物館的五個陳列區,也分門別類的向遊客介紹每年為國家徵收數以千億為計算單位稅金的海關,為國家經建提供無數資金的貢獻,貨物通關展示區,陳列有清領時期到現在出入國境的護照,不同期間,海關計算稅金的工具,抄查船舶的工具或作業流程,每項都呈現海關求新求變,追求第一的觀念。

  徵稅與查緝走私是海關的兩大任務,而私梟甘冒風險從事走私,其主要誘因僅有高稅率和管制兩項,倘若稅率不高,又沒有管制,每個人都喜歡做個善良的好百姓。怎樣處理數以億計的走私貨物是門大學問,也是一般民眾疑問最多的地方。海關博物館以圖樣敘說處理貨物的方式,讓進出口貨物被海關沒入的人,不再擔心這些東西可能落入私口袋。查緝走私貨物區在被沒入的眾多貨物中精挑細選,展示具教育性、精緻性的部分,讓私梟體會海關查緝走私的專業能力,不敢輕易試法。也讓觀眾從陳列物品中,了解那些東西是管制物品,不可以任意攜帶入境。

  因為被沒入的東西不乏瀕臨絕種的野生動植物,如長達四公尺餘網蛇的蛇皮、臺灣黑熊、老虎、綠蠵龜、蝴蝶等的標本或虎骨,透過解說人員的生動解說,成為保護環境教育的生態教室,對地球維持多樣性生物的環境有直接或間接的助益,同時吸引來自各地喜愛觀看奇珍異物的朋友,特別是大臺北地區的學生。

  大概國小的學生,就知道燈塔的燈光是照亮行船人,協助船泊平安航向目的地的助航設備,但很少人知道臺灣三十四座燈塔都由海關經管。每座燈塔附近海域都布滿暗礁、砂灘、淺灘,容易發生船難,這些位於海岸、山岬或孤島的燈塔,不乏保持百年歷史者,除了要有可以防風、防震和防鹽份的建材外,平日好的保養與維護,缺一不可。海關博物館除了陳列臺灣的燈塔鳥瞰圖外,也展示不同燈塔的模型,燈塔必須具備的避雷針、燈泡等,至於一八六六年由大阪兵工廠製造的霧砲,也和早年在長江口警告來往船隻的警示鐘,在這兒訴說他的神勇故事,讓參觀的朋友,獲得知性之旅外,散布臺灣各地的燈塔也是學生最好的鄉土教材。

  臺灣今年加入WTO,再也無法自外於地球村的成長模式,而海關又是世界各國形式最為相近的政府機關,國際關務區陳列有各國海關的制服,六十餘國的通用貨幣,不論是海關制服,或各國的紙鈔,都顯示各國不同的文化特色,每件或每張都可以探討出許多故事。經由解說人員的講解,美麗的東西,往往最能淨化心靈。每張鈔票都有令人感動的故事,如波蘭以蕭邦為畫像的五千元,非洲安哥拉的一百萬紙鈔,日光燈底下坐著的不是國家元首,也不是建築師、文學家,或對國家有貢獻的其他偉人,而是一個小學生,似乎在告訴大家,改變貧窮最好的方法是讀書;其中另有全世界面值最大的鈔票,即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三年間,南斯拉夫內戰期間發行的五千億紙幣,讓觀眾認為不虛此行。

  海關大事記是國內博物館的特色之一,歷任海關首長中,有五位是外國人,而海關一百多年歷史中,保留許多足以引人注目的文物,如有兩位校長,記載上課科目,任課老師簽名的畢業證書,或其他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文物,每項都可以讓人驚艷。

  海關博物館的開放時間是星期六和星期日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其他上班時間,若是機關、學校、二十人以上的團體就可以預約,不論參觀或導覽,全部免費,若你還有興趣參加附近的古蹟巡禮,每個月第三個星期日上午八時至十二時,也有大稻埕逍遙遊,不但免費,也請第一流的導覽老師,最可貴的部分,一樣免收費用,而且辦了一百二十餘次了,可以電話預約(霞海城隍廟:02-25586146)。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