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閱讀同學會─會稽國中 打造知識書海

文:潘云薇 照片提供:會稽國中

  各位同學,每天至少要花30分鐘閱讀好書。」桃園縣會稽國中校長張賜光總是在學校朝會時間不斷提醒學生閱讀的重要性。

  翻閱會稽國中在推廣閱讀上的得獎紀錄,從學生、老師到學校,99年桃園縣國語文競賽國語演說第二名、國語朗讀第三名、99年度桃園縣「閱讀桃花源」評鑑國中組特優、99年桃園縣閱讀磐石學校特優…,密密麻麻布滿3張A4紙,看了令人目瞪口呆。

  在訪談過程中,張校長推廣閱讀的決心又再次湧現,屢次叮嚀:「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基本態度,無論以後想做什麼,閱讀都是終身受用的學習方式。」可見學校重視閱讀教育的程度,不在話下。

扭轉先天條件不佳的劣勢

圖書館夜間開放給社區居民使用。  會稽國中位於桃園市區邊陲地帶,學區範圍較一般市區學校小,附近多為老舊平房社區,加上少子化趨勢,學生人數並不多。且經過教育優先區調查,發現學校學生來自外配、低收入戶、單親、隔代教養的家庭,竟高達26%,幾乎每4人就有1人來自弱勢家庭。父母為了家計忙於工作,家庭教育未能有效彰顯,更遑論陪小孩共讀書籍。在先天條件不佳的狀況下,如何扭轉窘迫的頹勢,教務主任蕭娟娟指出,93年設校之初,學校教師就已達成共識,期盼以閱讀教育重新建立學生的閱讀習慣,並培養正確的閱讀價值觀,營造出人文的書香氛圍。

  閱讀是科學的基礎,少了閱讀,即無法了解文字組合的內涵,更別說是學習高深的知識。要落實學校閱讀永續經營教育,必須透過大量、多樣性的閱讀,學生才能在知識中不斷成長。

豐富資源 典藏書籍

  而設置完善的硬體設施,也就成為推動閱讀的基本條件。因此,會稽國中在正式招收第一屆學生之前,學校全體教師和社區家長志工便利用暑假期間整理圖書館,建立3,000餘冊的資料,讓學生在開學第2週就有圖書可借,創下新設學校不可能達到的任務,充分展現會稽國中推動閱讀的決心。

  6年下來,為了豐富圖書館閱讀資源,學校持續投入大筆經費添購新書,至今,館藏書量已有26,000冊,與全校770位左右的學生人數相比,書生比高達34:1,藏書量可說是相當豐富。剛從國小升上國中的凌采薇與徐敏嘉不約而同地說:「圖書館藏書很多,且符合國中年齡層閱讀的深度,不自覺就愛上讀書。」

  為保持書籍的流通度,學校也在校園角落處設置流浪書之家,圖書館內過期的書刊、企業捐贈的二手書、老師或學生家中讀過的書籍都可放置於角落書櫃,讓更多人不必透過借閱,便能輕鬆遨遊書海,自由取閱書刊。

多元教育 激發閱讀興趣

  面對教科書無法傳達的知識,學校也以「閱讀越精彩」作為閱讀教育計畫主軸,設計出一連串適合國中生的閱讀課程及活動,增加學生閱讀意願。

  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每2個禮拜舉辦一次的說書時間。學校教師會鼓勵語文競賽選手或表達能力佳的人,先與老師討論過說書內容後,再以學生的語言,將好書分享給大家。第一位上台說書的7年級生洪寬自信的說:「透過說書的訓練,讓我有機會把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介紹給大家,膽量變大,口才也更有條理了。」

  另一個學生的最愛,則是「閱讀越精彩」摸彩時間。「接下來,抽出來的特獎得主是…」蕭主任回憶,學生總是充滿期待的眼神,但這可不是平白無故就可參加的活動。各領域的老師會訂定10本閱讀書目,並建置書籍學習單,學生可自行借取,在閱讀完畢後填寫學習單,經由該領域教師審核認證通過,證明學生確實讀懂書籍內容,才能參加摸彩活動。

  目前,由7年級生郭俐伶拔得頭籌,在短短半學期內,拿到4次認證,抽到2次大獎。她說:「透過學習單的認證,讓我更認真去思考書籍的內容價值。而我最喜歡閱讀繪本,在表現手法上不但文圖並茂,繪本要說明的道理也相當簡潔明確,像是綜合領域教學計畫的繪本《我很特別》,透過木匠與木偶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不要盲目聽信他人的評價,迷失自己的人生方向。」

共讀經典 大家一起來

  還有像是心得寫作、國文學習步道等,學校的閱讀教育可說是五花八門,其中,晨光共讀是會稽國中正在推動的班級閱讀,每週一早自習配合78箱班級書箱或國語日報,進行全班共讀。目前已有不少班級加入晨光共讀時間,蕭主任期許將來全校都能運用美好的早晨時間,全班同學一起用20到30分鐘的時間閱讀好書。

  此外,學校也積極推動經典閱讀,透過老師有計畫的導讀方式,挑選20本好書納入課程核心,提供學生學習經典文學的機會,使其認識、欣賞文學之美,厚植語文根基,並培養創作、反思的能力。蕭主任表示,升學主義掛帥,雖然多數的閱讀推動都集中在7、8年級,但適合9年級生閱讀的好書,如《小王子》,學校依然會推薦給學生閱讀。

推廣閱讀 人力不可或缺

  在圖書館的行政管理上,學校在93年創校開學前,早已吸引一批熱心的志工家長進駐圖書館。多年來,不論是在校或已畢業的學生家長,甚至還未進入國中就讀的學童家長,都紛紛參與學校服務工作。

  目前有19位志工媽媽,分2班制,加入圖書館借還及編碼等服務工作,替學校帶來許多貢獻,圖書館也得以正常運作。

  除了行政人員,要提供完整的閱讀教育,師資的培訓也顯得格外重要,學校以國文老師為主,其他教師為輔,邀請桃園縣閱讀輔導團體、中央閱讀輔導等單位,利用教師國文領域共同時間,訓練老師們閱讀導讀及推廣閱讀的能力。

  迄今11位國文老師,已有4位取得桃園縣初級閱讀認證指導老師的證照,會稽國中也會持續鼓勵學校的教職人員考取證照認證,持續精進閱讀教育。

好書與好厝邊分享

  為了讓更多人讀好書,會稽國中特別開放夜間圖書館,作為社區學習中心,讓附近居民也有機會共享社區資源。於每週三晚間,圖書館會以說故事的方式,進行兒童繪本導讀,吸引不少家長帶著小孩一起到圖書館閱讀。

  結合桃園縣閱讀協會,圖書館還會舉辦經典文學閱讀寫作研習營、說文解圖看知識繪本研習營、童詩創作研習營、故事志工培訓等活動,增加社區參與閱讀的意願。

讀好書也能參加摸彩得大獎。(潘云薇攝)閱讀好書大家一起來。(潘云薇攝)學生認真練習寫作。

努力付出 績效看得見

  會稽國中推廣閱讀教育,一再受到外界肯定,績效更是不容質疑,但今年閱讀磐石獎評鑑時,評審委員問蕭娟娟主任,基於升學壓力,國中推廣閱讀教育的學校並不多,你覺得會稽國中在閱讀教育上會做得好嗎?她卻回答:「我們並沒有做得很好,但閱讀是教育的根本,會稽國中相信只要鼓勵學生多閱讀,可能只是多認識一個辭彙,或真的從中領悟到做人的道理,不論多寡,一定會有收穫。」

  也許就是這股執著認真的傻勁,讓會稽國中的學生比其他只懂得埋首苦讀教科書的人,更能體認知識的價值性,未來在遇到問題時,也能學以致用,將其運用在生活課題上,用最寶貴的知識鎖鑰,開啟一扇人生大門。

讀者登入
回頂部